玩酷网

2012年,一名41岁陕西男子被撞身亡,警方在他破旧的衣服里,发现了一张被血浸染

2012年,一名41岁陕西男子被撞身亡,警方在他破旧的衣服里,发现了一张被血浸染了的纸条,上面记录的内容让警方惊讶,然而,随着男子身份的揭开,警方又不禁落泪。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2年8月的一个早晨,陕西蓝田的山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骑车的中年男子当场去世,现场散落着绘本、彩笔、小黑板等物品,混在破碎的摩托零件之间。   民警在清理遗物时,从他破旧的衣服口袋里翻出一张被血浸透的纸条,纸面上密密写着拼音卡片、儿童剪刀、彩色卡纸等学习用品的名字,字迹干净整齐,每一个字都像经过反复核对后才落笔。   这张纸条让人心里一紧,一个生活拮据的男人,为何会带着这样一份清单上路。   死者名叫李小棚,41岁,陕西蓝田县六郎关村人,警方在调查中逐渐了解到,他并不是普通的农民工,而是一名在山区执教二十多年的代课老师,这个名字在村子里曾被人寄予厚望,也承载了无数孩子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是村里第一个能走到这一步的学生,那时候,邻里都相信他会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但高三那年,父亲在砍柴时意外摔成瘫痪,家中为了治病欠下了几乎无法偿还的债务,面对病榻上的父亲和辛苦操持的母亲,他收起书本,放弃了高考,回到家中务农、打工。   离开校园后,他注意到村里很多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学校离得远,山路陡峭,来回十几里路让不少家庭放弃送孩子上学。   1990年,他找到村委会,争取到三间废弃的仓库,把土墙刷白,把旧门板刷黑当黑板,用砖头垫木板做课桌。   开学那天,七十多个山里娃挤进教室,有的已经十三岁才第一次坐进课堂,他是唯一的老师,月薪只有六块三毛钱,还不到两斤猪肉的价钱。   几年后,一场暴雨冲垮了教室,凌晨四点,他徒步六个小时赶到县城,蹲守在教育局门口三天,终于拿到四万元修缮资金,新教室建成的那天,孩子们围着刷了绿漆的窗户跳个不停。   可没多久,他被调到更偏远的教学点,那里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他又重复着同样的事:筹钱、修建、买书,直到条件稍微改善,又去下一个地方。   二十多年里,他参与修建了六所小学,没有一所是标准校舍,却都干净结实。   生活始终紧绷,妻子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照料,家里欠着债,母亲病故时花光积蓄。   他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裤子补了又补,但从不向外人诉苦,教学之外,他在周末和假期去工地搬砖、扛水泥,有时还在煤矿做夜班,把挣来的钱投入到学校和孩子身上。   2006年冬天,他在县城工地收工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鼓鼓的钱包,里面有四千多元现金和身份证。   当时他身无分文,借了三十元路费坐车到西安,把钱包交还给失主,面对酬谢,他只是摇头,坚持不收,这件事让他第一次出现在新闻里,人们知道了有这样一位教师。   2010年,他用好心人捐赠的四万多元,在镇上租了一套民房,开办了一所免费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他不仅教书,还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   房租、伙食、老师工资全都由他负担,为了维持运转,他在寒暑假和周末加倍打工,中午蹲在工地墙角啃冷馍,喝自来水解渴,从不舍得打车,全靠一辆摩托往返县城。   2012年暑假即将结束,他准备为幼儿园的新学期添置用品,他在纸条上逐项写下绘本、蜡笔、卡纸、小黑板等物品的名字,反复检查后才装进口袋。   事故发生那天,他刚从煤矿下完通宵夜班,没吃早饭就骑车去县城,返程的山路上,摩托被一辆货车撞击,他当场去世,课本和蜡笔散落在路面上,那张血迹斑斑的清单被民警小心收起。   他的离开让许多人落泪,后来统计,他教过的七十八名学生里,有十六人回到山区当了老师。   蓝田县教育局保存着他生前的七十八本备课笔记,最后一本停在2012年8月26日,上面写着下周的教学计划——教孩子们唱《小星星》,用彩色卡纸做手工。   他创办的幼儿园因政策停办后,县里将原有教师纳入培训项目,他们如今都成了骨干,以他名字设立的助学基金,一直资助山区的儿童早教项目。   那张被血浸透的纸条,如今安静地躺在档案柜里,字迹依旧清晰,像他的一生——质朴、坚韧、毫无保留地为孩子付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教育网——一个山村幼儿园园长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