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好的教学方式:以弟子为师
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杰出的贡献,被世人誉为“万世师表”:在《论语》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篇章:学习的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育的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因材施教: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而孔子能教3000弟子,教育出10哲72贤,有一点,是人们所不太熟悉、了解的,至少是大部分,特别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以弟子为师!
确切点,孔子鼓励自己的弟子的质疑精神,并不要求弟子完全听从自己传授的知识。这里,在《论语》中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孔子对其最钟爱的弟子——颜回的评价: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为什么说颜回不是能够帮助他的人?因为,颜回对于孔子说的话没有任何“不悦”——质疑。孔子为什么期望弟子质疑自己?第一 孔子的理念: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坚持: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他不会因为自己是师者,而装自己知道;第二 孔子的空杯心态: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因为孔子能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一直保持谦逊的心态,不断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第三 孔子学习的方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追随自己的弟子,就是孔子最好的“老师”——有一定的学问基础,有不同的人生阅历,有不同的秉性(仁、智、勇。。。。。),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所以,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那么孔子为什么后来又非常推荐这个弟子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而且,颜回死,孔子无比悲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因为,孔子发现: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亦足以发”这里的解释“却能发挥我所讲的”。个人的理解有点不同:孔子首先欣慰的是,颜回不是完全照搬他的知识,在学习后,会与同学们探讨孔子的教学内容,其次,真正关键的是,颜回做到了“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用现在的话说,叫“触类旁通”。因为颜回,不是死记硬背,会讨论辨析,更重要的是能举一反三,所以孔子才说“回也不愚”!
后世,因为腐儒,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些等级概念,孔子这种鼓励弟子质疑精神的教学方法,就渐渐不为大众所了解。但是,《论语》的记载一直都是在的,先贤中总有人能从这些“故纸堆”中,发现孔子教育的要义——鼓励弟子的质疑精神,去探索,去完善现有的认知。
所以,翻看历史,真正的贤者、智者、师者,恰恰,欣赏一些在“等级”教育思想中,任然拥有“质疑”精神的学生,并对其抱以极高的期望。
柳潜(1878—1930)时任湖南省立一中校长的符定一聘为国文教员。在教员的1912年(时年18岁)400多字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写了160多字的评语,其中有“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柳潜先生对教员的期望,从其中一个举动可见:从不对外借书给别人的柳先生,破例借给教员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让他阅读。
《论语》20篇492章,合计约16000字。
篇章的划分,十分不友好。
第一 一个篇,几十章,包含的若干主题;而, 同样的主题,分散在不同篇里面。
第二 缺乏递进:同样主题,也分主体思想、认知层次、案例分享。。。但是因为篇章的内容参差不齐,造成理解起来需要思维跳跃,无法由浅入深,对新手极其不友好;
建议有搞国学的,出一版优化版,便于对国学有兴趣的人,能由易到难,从学习方法、治家理国、礼等不同主体,更好的阅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