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泰军击毙一名柬军少将,帮佩通坦出了口恶气,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柬埔寨居然有超过3000名将军: 1993年,柬埔寨皇家武装部队正式成立,把之前内战时期分裂的几个武装派系捏合到一起,包括柬埔寨人民武装部队、红色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和奉辛比克党,这些派系之前打得不可开交。 合并时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政府使了个招,用高军衔换忠诚大手笔封将军,这招在当时确实稳住了局面,让国家慢慢稳定,但也让将军人数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1995年,政府又推了个“双赢政策”,通过和谈收编更多武装派系成员,直到1998年波尔布特去世,这期间不少叛军头头直接被封为高级军官,将军头衔成了政治妥协的筹码,军衔体系从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政治味儿。 柬埔寨人民党长期掌权,军队是他们稳固权力的重要支柱,为了让军方高层死心塌地,政府经常大批量晋升军衔。 2018年,短短两个月就提拔了300多军官,其中178人直接当上一星将军,还有仨人成了四星将军,这种“批量生产”将军的做法,被外界批评为政治收买,这不光是对军方忠诚的奖励,也是为了在政治局势紧张时稳住阵脚。 2018年大选前后,政府得确保军队站在自己这边,柬埔寨的军衔体系跟实际军事需求脱了节,很多将军不带兵干的是行政活儿,甚至有些只是“荣誉将军”,用来表彰政治盟友或地方大佬。 2018年晋升的几个四星将军,都是人民党中央委员会的新成员,军衔跟政治身份挂钩,军队更像政治工具,不是纯粹的作战力量。 柬埔寨的军队有陆军、海军、空军和宪兵,总兵力大概12.4万,陆军占大头,有7.5万到8.5万人,分为11个步兵师,相比之下泰国军队有36.1万人,装备和训练都甩柬埔寨几条街,可柬埔寨的将军数量却多得离谱,甚至超过不少大国,这么多将军,到底在干啥? 柬埔寨军队结构很分散,全国分六个军区,每个军区由少将领头配上准将参谋长,每个省还有上校管军事行动区,这种结构需要不少高级军官,但3000多将军还是太夸张了。 美国军队全球作战任务重得不得了,却严格控制将军人数保证指挥效率,柬埔寨的将军过剩,显然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打仗。 柬埔寨的“将军现象”也引发不少议论,2025年7月,泰柬边境冲突又把两国军事力量推到台前,泰国是美国盟友装备先进,空军在东南亚数一数二,柬埔寨则靠中国支持,军事现代化差一截,将军再多也没转化成实际战斗力。 过多的将军可能让指挥链乱套,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都受影响,这现象还反映了柬埔寨的国家治理逻辑,军队不光是国防力量,更是政治稳定的支柱。 将军头衔泛滥是政府用资源换忠诚的体现,但这也有隐患,军队内部可能因为资源分配不均闹矛盾,过多将军还可能拉低军队专业化水平,影响国际形象。 泰柬边境冲突,7月28日午夜达成了停火,但泰国指责柬埔寨违反协议,说明边境问题还远没解决,柬埔寨军队人数不算少,可装备老旧训练也不行,很难跟泰国抗衡。 柬埔寨的3000多将军看着挺唬人,其实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从历史整合到现代政治,这支军队背了太多非军事任务,泰柬冲突的背景下这数字让人惊讶,也让人思考柬埔寨的国家治理逻辑,将军多不等于军力强。 未来,柬埔寨得在军事现代化和政治稳定间找平衡,靠头衔堆砌可不行,得打造一支真能打仗的军队,这事咱们接着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