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惠州殡葬服务免费项目及标准,进一步促进惠州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均等化。
殡葬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秉持普惠均等、方便可及的原则,不断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公开透明、服务优质、便民高效的殡葬服务,从基本服务到生态安葬,从户籍居民到外来群体,政策覆盖面广、保障力度大,真正实现“逝有所安、民有所惠”。
明确八项殡葬服务免费项目及标准
用制度保障群众“身后事”,是推动殡葬工作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通知》明确了惠州殡葬服务免费项目及标准,其中免费项目共计8项:遗体接运(普通殡葬专用车,城区内)、遗体包裹、遗体消毒、遗体存放(冷藏防腐3天以内)、告别厅租用(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骨灰盒(盅)(标准型)、遗体火化费(普通火化炉,含骨灰清理、包装)、骨灰寄存费(10年以内)或生态葬(海葬、树葬)。
上述服务项目由惠州市各殡仪馆免费提供,财政按照不高于1780元/具据实补贴。在上述服务范围内(不限项目种类)的办丧费用合计低于1780元的,财政按照实际消费金额予以补贴;在上述服务范围内(不限项目种类)的办丧费用合计超出1780元的,财政按照1780元予以补贴。报销方式明确,本市户籍居民在异地火化的,报销受理机构明确为:属地有殡仪馆的,到殡仪馆办理;属地没有殡仪馆的,到属地民政部门办理。
《通知》要求,各殡仪馆的服务凭证要直观呈现群众实质享受殡葬基本服务免费的项目,让丧属清楚其享受殡葬基本服务的具体项目及费用标准。基于基本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原则,各县(区)要统一按照不高于1780元/具标准据实报销。非惠州市户籍人员按照逝者生前常住地确认所属县(区),无法确认常住地的按照死亡地确认所属县(区)。各县(区)应将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惠民殡葬服务不分户籍
事实上,从2018年起,惠州已经实行殡葬8项基本服务免费政策。“群众到我市各殡仪馆办丧,以上8项基本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分户籍,人人平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与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介绍,此次《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基本服务费用管理,同时将生态葬(树葬、海葬)纳入免费项目。
市民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累计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约2.17亿元,惠及12.18万人,共有2667例群众免费办丧。其中,对低保户、困难户、低收入家庭的基本殡葬费用实施全免。2024年以来,惠州市殡仪馆为184名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服务。
此外,我市进一步推进惠民殡葬服务,2024年11月份以来,全市殡仪馆共取消收费项目146项,下调殡葬用品价格192项(下调幅度最高达70%),下架群众需求少且性价比不高的丧葬用品品类4个,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2025年1至5月全市殡葬服务平均价格2766元/例,比去年同期的3560元/例下降22.3%,有效减轻了群众治丧负担,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和均等化。
殡葬服务,与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殡仪馆升级改造力度,如市殡仪馆全面优化馆容馆貌,馆区主干道及重点场所设置清晰指引牌,加强了馆区绿化,改造了丧属休息等候区等,给群众办丧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建立“亲情服务队”,在业务区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殡仪社工+心理咨询服务小组,开设心理舒缓室,免费为办丧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工作;设立“爱心服务窗口”,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关心和照顾,让殡仪服务更具人文关怀;配备殡仪服务专员主动服务,全程陪同丧户办丧;搭建了24小时“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殡仪服务咨询和办理服务,家属只需打一个电话,全部后事均可交由市殡仪馆办理,让家属省时、省心、省力,办好逝者的“身后事”。
一项项便利暖心的服务措施,切切实实让群众感到贴心。2024年10月以来,全市4个殡仪馆对15000多单群众办丧业务进行服务质量满意度回访,满意度达到99.6%。(惠州日报马海菊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