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出于安全考虑,伊朗通信部技术发展办公室主任哈桑·梅萨米,日前对伊朗政府高层和军方

出于安全考虑,伊朗通信部技术发展办公室主任哈桑·梅萨米,日前对伊朗政府高层和军方高层发出了警告,要求他们停止使用美国即时网络通讯软件WhatsApp。 6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代号“崛起的雄狮”的空袭,不仅炸了核设施,还对通信网络动手脚。伊朗网络安全指挥部发现,以色列通过网络攻击干扰了国家电视台信号,还让两家银行服务中断。 这种情况下,哈桑・梅萨米坐不住了。他在技术评估报告里明确指出,WhatsApp这类美国软件的服务器不受伊朗控制,数据传输路径可能被第三方监控。尤其是政府官员讨论军事部署或核设施维护的内容,很容易被美国或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截获。 其实伊朗早有前车之鉴。2019年伊朗爆发全国性抗议时,社交媒体上突然涌现大量煽动性信息,后来调查发现是境外势力通过Telegram和WhatsApp操控舆论。 那次事件后,伊朗政府开始限制部分社交媒体,但普通民众使用WhatsApp的习惯一时难改。可官员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聊天记录可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哈桑・梅萨米在内部讲话中举了个例子:以色列摩萨德曾通过监控某国官员的WhatsApp通话,提前掌握了军事调动计划,最终导致关键设施被摧毁。他强调,伊朗不能重蹈覆辙。 伊朗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根据伊朗情报部门的监测,以色列摩萨德近年来频繁针对伊朗官员实施网络钓鱼攻击。他们会伪装成伊朗国内的合法机构,通过WhatsApp发送带有恶意链接的文件,一旦点击,手机就会被植入间谍软件。 更隐蔽的是,以色列还开发了针对WhatsApp的零日漏洞攻击工具,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通话记录和位置信息。这些技术手段让伊朗通信部门如临大敌。 为了彻底切断风险,伊朗网络安全指挥部在冲突期间直接禁止官员使用手机和其他通信设备,甚至对全国互联网实施临时管制。国家电视台也配合发声,公开呼吁民众卸载WhatsApp,理由是“该软件收集用户信息并发送给以色列”。虽然WhatsApp官方否认了这一指控,但伊朗政府显然更相信自己的情报分析。 那官员们不用WhatsApp,用什么呢?伊朗其实一直在推动国产通信系统的研发。早在2019年,伊朗国防工业就推出了名为Sepehr-110的战术通信系统,号称能抵御黑客攻击和电磁干扰。 这套系统被安装在军队的装甲车和指挥中心,支持语音、图像和文件的安全传输。不过这套系统主要服务于军事用途,普通官员还需要更便捷的替代方案。 这时候,Telegram成了折中选择。这款软件虽然也是外国公司开发的,但它提供端对端加密功能,且在伊朗有大量用户基础。 伊朗政府一方面鼓励官员使用Telegram的加密聊天功能,另一方面也在推动本土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比如Soroush和Gap这两款应用,虽然用户量不及WhatsApp,但服务器位于伊朗境内,政府能更好地监控数据安全。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Telegram的服务器在海外,理论上仍存在被美国政府施压要求提供数据的风险。而本土应用的功能和稳定性又不如国际软件,很多官员私下里还是习惯用WhatsApp处理紧急事务。哈桑・梅萨米在报告中无奈地提到,这种现象,让通信安全形同虚设。 更严峻的是,伊朗的网络基础设施本身就存在短板。以色列的空袭不仅摧毁了部分通信基站,还干扰了卫星信号,导致全国大面积断网。这种情况下,官员们不得不依赖传统通信方式,效率大打折扣。 哈桑・梅萨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隐晦地表示,这种“双重标准”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既不能完全脱离国际通信网络,又要确保核心机密不被泄露。 从长远来看,伊朗要彻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还得在技术自主上下功夫。2025年6月,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赛义德・萨塔尔・哈希米宣布,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国产操作系统和加密算法。他在声明中提到,伊朗已经掌握了抵御网络攻击的关键技术,未来将逐步替换掉所有外国通信设备。 但现实总是比计划更复杂。国际制裁导致伊朗难以获得先进的芯片和软件技术,国产系统的性能和兼容性都存在问题。比如Sepehr-110虽然安全性高,但操作界面复杂,基层官兵需要长时间培训才能熟练使用。而官员们习惯了WhatsApp的便捷,对新系统的抵触情绪也不小。 哈桑・梅萨米在内部备忘录里坦言,改变需要时间。他建议分阶段推进:首先强制官员使用Telegram的加密聊天,同时逐步替换成国产软件;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培训,让官员们意识到信息泄露的后果;最后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民众监督官员的通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