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作为战俘交换,或是接

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作为战俘交换,或是接受俄军的审判供述其所犯下的罪行。   如今俄军手里被俘的女兵越来越多的现象,恰是证明这场持续三年多的战争正在把乌克兰最后的人力储备榨干。乌克兰原本4000万的人口如今流失超1000万,适龄男性伤亡超21万,87%的动员率让这个国家几乎找不到健康的青壮年男子。于是我们看到征兵站外拄着拐杖的残疾人、艾滋病患者排成长队,更残酷的是,越来越多年轻女性被塞进军装,她们中有人战前还在学校教书,有人刚当上母亲,现在却要喝着伏特加壮胆冲向俄军坦克。   乌军女兵数量从战前占比3%飙升至17%,现役7万人中有5500人直接参与一线作战。在苏梅前线,37名被俘女兵的战术背包里除了弹药,还塞满了空酒瓶——审讯记录显示她们每次冲锋前必须灌下200毫升烈酒才能压制恐惧。更悲惨的是监狱里的女囚犯,2800人被编入死亡率83%的"斯卡拉"突击团,在波克罗夫斯克的战斗中,一支10人女囚小队被全歼,她们生前签的合同里写着"后勤工作",实际却被送上自杀式冲锋。这些画面撕开了乌克兰最残酷的真相:当国家把囚犯、病人和醉醺醺的女性推上战场时,它的战争潜力还剩多少?   西方援助的减少让局势雪上加霜。德国三年半仅提供658枚防空导弹,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库存需8年才能回补。乌军阵地上经常只剩7枚反坦克导弹,士兵们用3D打印机改装民用无人机作战。俄军则抓住机会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7月9日单日发射728架无人机加13枚导弹,乌军雷达屏幕上的光点密度"超过星空"。这种不对等的消耗让基辅不得不采取更极端的征兵手段,2025年新修订的《兵役法》甚至允许征召结核病愈者,有位截肢者拄拐排队参军的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引发哗然。   被俘女兵的命运折射出战争的荒诞。俄方将她们包装成"揭露真相"的工具,要求供述"罪行"的做法引发争议。而乌克兰政府拒绝接收俄方移交的6000具阵亡士兵遗体,生怕国际社会看清真实伤亡数字。更讽刺的是,当西方媒体聚焦女兵遭遇时,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些女性多数是被谎言骗上战场的,合同中的模糊条款让她们以为从事后勤,最终却被推入绞肉机般的突击任务。有位被俘女无人机操作员的供词令人心碎:"指挥官说只要会玩手机游戏就能胜任,可他们没告诉我,每次出击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战争机器的齿轮正碾碎乌克兰这个国家的未来。2024年乌克兰新生儿17.6万,死亡人数却达49.5万,死亡率是出生率的近3倍。逃离的650万难民带走最后的人口活力,留下满目疮痍的村庄和孤儿院。俄罗斯《消息报》称乌军损失是俄军两倍,虽然具体数字成谜,但前线传回的影像说明一切:防雨布下凝固的血迹、不合脚的军靴、散落的突击步枪,以及越来越多女性面孔。当泽连斯基还在呼吁国际援助时,普通乌克兰人早已精疲力尽——基辅街头随处可见的征兵海报上,"保卫祖国"的标语被涂改成"逃命去吧",这或许才是最真实的民意表达。   这些被酒精和谎言送上战场的女兵,不过是政治博弈中最微不足道的筹码。俄方用她们制造舆论攻势,乌政府靠她们填补兵力缺口,西方媒体拿她们煽情炒作,却没人问过:当战争需要女性用伏特加麻痹神经、用身体阻挡炮弹时,所谓的"胜利"还有什么意义?在哈尔科夫某战地医院,一位失去双腿的女兵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他们告诉我这是卫国战争,可我的国家...到底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或许比任何军事分析都更直指这场冲突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