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北魏权臣高澄郊游,遇到了一个漂亮尼姑,就强行连夜逼她一起谈佛法,然后带回宫中,生

北魏权臣高澄郊游,遇到了一个漂亮尼姑,就强行连夜逼她一起谈佛法,然后带回宫中,生了个孩子,就是世间第一美男子高长恭。   高澄的仪仗正碾过新绿的草地,他勒住马缰,目光被不远处河畔洗衣的尼姑攫住。   “那是谁?” 高澄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从快步上前打探,回报:“回大将军,是附近感化寺的智贤尼师。”   高澄翻身下马,径直走到智贤面前。智贤慌忙起身合掌:“贫尼见过大将军。” 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抖,露出的脖颈在僧衣领口若隐若现。   “佛法精深,想必尼师很擅长夜谈?” 高澄捏住她的下巴迫使她抬头,指尖的玉扳指硌得她生疼,“今晚随我回府,好好为我讲经。”   智贤浑身一僵,脸色霎时惨白:“大将军恕罪,贫尼已受戒出家,不敢破戒。”   “本将军的话就是戒律。” 高澄冷笑一声,对随从使个眼色,“请尼师上车。”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不顾智贤的挣扎将她架进了随行的马车。 当夜的大将军府灯火通明,智贤被安置在偏院的客房里。 高澄推门而入时,她正蜷缩在床角,双手紧紧攥着褪色的僧衣。“别害怕” :他放缓了语气,在她身边坐下,“只要你听话,我不会亏待你。” 智贤抬起泪眼:“大将军放我回去吧,佛法讲究清心寡欲,我……”   “佛法也讲顺应天意。” 高澄打断她的话,指尖拂过她的脸颊,“你我相遇便是天意,何必执着于空门?”   那一夜,偏院的烛火直到天明才熄灭。智贤被留在了将军府,没有名分,甚至不能与其他姬妾同桌吃饭。   三个月后,智贤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当她怯生生地告诉高澄时,这个权倾朝野的男人只是淡淡点头:“好好养着,若是男孩,自有你的好处。”   永安三年的冬夜,智贤在产房里痛得几乎晕厥,生下了一个男孩。智贤虚弱地笑了,伸手抚摸孩子柔软的胎发,轻声说:“娘叫你长恭,愿你一生平安顺遂。”   高长恭满月时,高澄派人送来一块玉佩,却始终未曾露面。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府邸里,高长恭的童年过得异常安静。别的公子有母亲带着参加家宴,他只能跟着母亲在偏院读书写字;别的孩子能骑在父亲肩头玩耍,他每次远远看见高澄的身影,都要被老仆赶紧拉到柱子后躲藏。   十三岁那年,高长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彼时高澄已进位齐王,正召集子弟们商议要事。他站在人群末尾,忽然被点名:“你就是高长恭?” 他紧张得手心冒汗,低头行礼:“是。”   高澄上下打量他片刻,眉头微蹙:“都长这么大了,明日开始跟着兄长们一起习武。” 这是父亲对他说的唯一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十六岁那年,高澄遇刺身亡,朝野震动。高长恭跟着人群跪在灵堂外,看着大哥高洋继承爵位,心中五味杂陈。   智贤拉着他的手低声说:“记住,我们只求平安。” 可他望着灵堂里摇曳的烛火,第一次生出了建功立业的念头。   真正让高长恭崭露头角的是河清三年的邙山之战。   当时北周大军围困洛阳,齐军连番受挫,主将斛律光一筹莫展。年仅二十二岁的高长恭主动请缨:“末将愿带五百骑兵冲破敌阵!”   斛律光看着眼前这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犹豫道:“周军十万,你这是自寻死路。”   高长恭摘下头盔,露出俊美无俦的面容,朗声道:“正因敌军势大,才需出奇制胜!” 他转身戴上早已备好的狰狞面具,跨上战马,“众将士随我冲锋,后退者斩!”   五百骑兵如利刃般插入周军阵营,高长恭挥舞长槊,面具上的獠牙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周军士兵从未见过如此勇猛的将领,纷纷溃退。当他冲到洛阳城下时,城上的齐军竟认不出他来。   “我是兰陵王高长恭!” 他摘下头盔,露出那张足以令女子自愧不如的脸庞。邙山之战成为北齐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   有人不解为何战功赫赫的高长恭未能继承帝位,其实答案早在天保元年就已注定。   当年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建立北齐,作为长子的他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顺理成章。而高长恭不仅排行老六,更因母亲身份低微,从未被纳入皇位继承人的考量范围。   但兰陵王的声望却让继位的后主高纬心生忌惮。   武平四年的一次宴会上,高纬看着《兰陵王入阵曲》的表演,看似随意地问:“六叔冲锋陷阵时,难道不怕有闪失吗?”   高长恭酒意上涌,脱口而出:“国事就是家事,臣从未想过安危。”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果然看见高纬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可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疯狂生长。   武平五年五月,高纬派使者送来一杯毒酒。高长恭看着那杯泛着诡异光泽的鸩酒,对妻子郑氏说:“我忠心事主,从未有过二心,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   郑氏泪流满面:“王爷快去求见陛下,当面解释啊!”   高长恭惨然一笑:“陛下既然赐酒,怎会再见我?” 他想起邙山之战的硝烟,想起《兰陵王入阵曲》的激昂,想起母亲临终前 “平安顺遂” 的嘱托,终究是没能如愿。   “娘,孩儿来陪您了。” 一饮而尽,毒酒灼烧着喉咙,剧痛迅速蔓延全身。   这位年仅三十三岁的战神,就这样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帝王手中。   消息传到军营,将士们自发罢战三日,用头盔盛满酒水,朝着邺城的方向祭奠。洛阳的百姓更是哭声震天,将《兰陵王入阵曲》改编成哀乐,在街巷间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