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次,冯唐组了个10人的饭局,一大早就叫主厨备好新鲜海鲜,可开席前2小时,10个

一次,冯唐组了个10人的饭局,一大早就叫主厨备好新鲜海鲜,可开席前2小时,10个人中就有6个人说不来了。冯唐不声不响正常开席吃饭,直到散席后做了件事,让失约的6人后悔不已。 冯唐,本名张海鹏,1971年5月13日生在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技术员,母亲梁桂兰是蒙古族后裔,性格豪爽,父亲张耀宗是华侨,话少但手艺好,家里饭菜总是热乎乎的。冯唐从小脑子灵,记忆力像照相机,读书时桌子上堆满课本,抽屉里却塞着《金瓶梅》这类禁书。他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成绩拔尖,高三拒绝保送北京医科大学,硬是考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到1998年,他在协和读临床医学博士,专攻妇科肿瘤,期间托福考了满分,英语天赋让人咋舌。 1998年,冯唐去美国埃默里大学读MBA,2000年毕业后加入麦肯锡咨询公司。白天他在办公室写PPT,晚上窝在出租屋写小说《万物生长》。6年时间,他从基层爬到全球董事合伙人,年薪百万,速度快得像开了挂。2005年,他的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拿了青年作家奖,文坛地位稳了。2009年回国,他加入华润集团,2011年当上华润医疗CEO,带着团队跟几十家公立医院谈合作,硬是把华润医疗推到新高度。2014年,他离开华润,次年加入中信资本,专注医疗投资,买了后海的四合院,生活滋润,经常跟罗永浩这种朋友喝酒聊天。 冯唐这人,身上标签多得数不过来:医学博士、作家、麦肯锡合伙人、古器物收藏爱好者。每回跨界,他都能混得风生水起,靠的是对行业的敏感和执行力。他在《有本事》里总结的“不着急、不要脸、不害怕”,就是他成功的秘诀。他为人特立独行,讲原则,重诚信,讨厌浪费时间在没意义的人际关系上。这性格,在他组织的那个饭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冯唐有回组织了个10人饭局,挑了个秋天的日子,在北京后海一家高档海鲜餐厅。他早早联系了10个朋友,有商界的,也有文艺圈的,想着聚一块聊聊合作,顺便叙旧。大家一开始都答应的好好的,他还特意提前两天跟餐厅主厨敲定菜单,要了澳洲龙虾、北海道海胆、挪威三文鱼,食材得是当天空运来的,讲究得很。他甚至从自己酒窖拿了几瓶82年拉菲,准备给饭局添点档次。 饭局当天,冯唐早早到餐厅,检查布置,确认一切妥当。可开席前两小时,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先是一个投资人说有会,紧接着一个编辑说要出差,后面又来了几个,理由五花八门:加班、堵车、身体不舒服,啥都有。6个人接连爽约,10人饭局只剩4人到场。餐厅主厨急了,跑过来说食材都备好了,10人份的量,现在人少了,剩下一半得浪费,餐厅亏本。冯唐没多说,直接拍板:按原计划做,4人吃多少上多少,剩下的菜送给餐厅其他客人,账他全付。主厨愣了下,立马去厨房忙活。 饭局照常开,4个到场的朋友坐一块,菜一道道上来,龙虾、海胆、三文鱼,样样新鲜,酒也开了,气氛热闹。冯唐跟大家聊得开心,压根没提爽约的事。饭局快结束时,服务员把多余的菜分给餐厅其他桌的客人,有对小情侣得了盘三文鱼刺身,高兴得直点头,还有个老大爷吃了送的海胆,特意过来敬酒。整个餐厅因为这意外的分享,多了几分热闹。 这事表面看挺简单,但细想有意思。冯唐没因为6个人爽约就取消饭局,也没抱怨,而是把事情处理得漂亮。他花了钱,没让食材浪费,还让其他客人得了实惠,餐厅主厨都对他竖大拇指。这顿饭局,表面是吃喝,实际上是个照妖镜,把人的品性照得清清楚楚。冯唐的做法,不声不响,但透着股讲究。 饭局结束后,冯唐没声张,回家后打开手机通讯录,把6个爽约的人挨个拉黑删了,动作干净利落。这事很快在圈子里传开,有人通过朋友想联系他解释,可压根找不到人。那6个人具体是谁,没人细说,但这事成了冯唐圈子里的谈资。有人觉得他小题大做,生意场上哪能这么较真;也有人说他做得对,失信的人不值得浪费时间。 冯唐的生活没受这事影响。2015年,他在中信资本做高级董事总经理,专注医疗投资,办公室里堆满行业报告,桌上摆着清代玉佛,工作忙碌又充实。2018年,他出了《有本事》,把20年职场经验写成书,讲怎么做事做人。书一出,卖得火爆,发布会挤满了人,读者排队找他签名。2023年,他搞了个“成事不二堂”,开商学讲座,讲堂里听众坐得满满当当,讲完掌声不断。他的书法展在798艺术区办得风风火火,写的“稳赢”两个字,墨迹苍劲,引得不少人拍照。他的陶艺展也开了,亲手做的青釉茶盏被藏家抢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