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大唐早期的名将有多猛?三千人敢冲可汗牙帐,雪地里追着敌人砍千里 贞观四年正月

大唐早期的名将有多猛?三千人敢冲可汗牙帐,雪地里追着敌人砍千里 贞观四年正月,阴山脚下的突厥王庭正飘着雪。颉利可汗端着酒杯笑谈:"唐朝小儿刚坐稳皇位,粮草辎重至少半个月才到,来,再喝一杯!" 帐外风雪里,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不是突厥骑兵的散漫踏雪声,像闷雷滚过雪地。帐帘被猛地掀开,一群裹着雪的唐军冲进来,领头将官举矛吼:"颉利,还喝呢?李靖来了!" 这一天,距唐军从朔州出发,刚过七天。 要论大唐早期名将的猛,得先看他们面对的局面。李渊起兵时,天下乱成一锅粥,最吓人的是突厥——手握几十万骑兵,东起辽东西到里海,是东亚"大哥大"。连李渊都得偷偷送礼求别捅刀子,李世民刚登基那年,颉利甚至带十万骑兵冲到长安渭水边,逼得李世民签了"渭水之盟"(简单说就是唐朝送钱送粮换和平)。 但这群名将,就是来给大唐"硬腰杆"的。 先说说冲颉利牙帐的李靖。这哥们是个"狠人",贞观三年李世民决定算总账,派他北伐突厥。别人想稳扎稳打,李靖偏选了三千最能打的骑兵,带三天干粮和皮衣,从朔州出发沿阴山南麓摸向突厥牙帐。 正月的塞北,雪没膝盖。骑兵们白天躲山沟,晚上裹布掩马蹄,顶风雪赶了七天。离牙帐几十里时抓了个哨兵,才知颉利果然在喝酒庆祝,压根没设防。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幕:三千唐军冲进去时,颉利亲卫还在烤火,贵族酒杯摔了一地。颉利光脚从后帐翻马就逃,身边只剩几十人。 李靖没追,先清点战果:俘虏突厥王后、王子,五万部众,牛羊骆驼堆成山。接着派苏定方带两百骑兵追了三天三夜,在碛口堵住颉利,残兵冻得握不住刀,直接投降——曾经逼李世民低头的可汗,成了俘虏。 从渭水之盟到活捉颉利,大唐只用了三年,东突厥就这么被打没了。 大唐名将不是一个人猛,是一群人轮流"秀操作"。 跟李靖一起北伐的李绩(就是徐茂公),带东路军穿大漠。突厥人说"沙漠没水没草,唐军进来就是找死",李绩偏要进。士兵每人带皮囊装水,牵马探路,走了二十多天愣是穿过去,刚好堵在颉利逃跑的必经之路。颉利想求饶,李绩笑:"投降可以,可汗得跟我走。"最后又俘虏五万多人。 若说李靖、李绩靠谋略,秦叔宝、尉迟恭就是纯靠"猛"。 秦叔宝每次打硬仗,李世民说"敌军有嚣张将官,谁去斩了?"他翻身上马,提枪冲过去,史载"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之中",几百人拦不住。 尉迟恭更夸张,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被李元吉按在地上要被掐死,他提槊冲来,李元吉吓得就跑,被他一槊捅死。打窦建德时,他带两千人挑衅,冲到阵前指敌将:"我是尉迟恭,谁敢来打?"连挑三个后,十万敌军没人敢上前。 这群人凑一起,像把快刀:李靖、李绩运筹帷幄,秦叔宝、尉迟恭冲锋陷阵,再加上侯君集、程咬金等,不管西边吐谷浑还是北边薛延陀,谁不服就砍谁。 贞观年间大唐疆域推到漠北,靠的就是他们在雪地里追敌千里、沙漠里饮冰卧雪、万人阵中取上将首级的狠劲。 这种猛,不是匹夫之勇,是看透战场规律又敢豁出去的智慧。就像李靖夜袭时说的:"兵事贵速,迟疑一步,敌人就跑了。" 你觉得大唐还有哪个名将的故事最"猛"?评论区聊聊~ (参考史料:《旧唐书·李靖传》《新唐书·李绩传》《资治通鉴·唐纪》)大唐早期名将有多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