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答案很简单

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答案很简单。因为嬴政之前的秦王,大多都没想过灭六国,统一天下。 咱先从秦国的家底说起,秦国地处西陲,原本就是个被中原诸侯看不起的“乡下穷亲戚”,秦孝公继位时,秦国被魏国压得抬不起头,河西之地被抢走不说,还差点被六国联手瓜分。 这时候的秦国,满脑子想的都是“活下去”,哪敢奢谈统一?商鞅变法确实让秦国富国强兵,但那时候的目标也就是“别被欺负”,最多再抢点地盘壮大自己,就像一个穷小子突然中了彩票,第一反应肯定是先吃饱穿暖,而不是想着直接买下整个县城。 到了秦惠文王,秦国开始有点家底了,这时候的秦王想的是啥?扩张!扩张!再扩张!今天打魏国,明天揍楚国,后天又和齐国眉来眼去。 但这些都是“零敲碎打”的买卖,根本没想过要把六国全灭了,就像一个暴发户,今天买块地,明天开个店,看着挺风光,其实心里根本没规划过要当首富。 秦惠文王甚至还干过借道韩魏去打齐国这种蠢事,结果被齐国揍得鼻青脸肿,只能灰溜溜地求和,这哪是要统一天下的架势?分明就是个没头苍蝇乱撞!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最长,这老爷子确实厉害,把赵国打得元气大伤,还灭了东周,但他的目标也就是“当霸主”,而不是“统一天下”,他重用范雎,搞“远交近攻”,说白了就是今天拉拢这个,明天敲打那个,让六国互相掐架,自己坐收渔利。 这种策略虽然能占便宜,但根本没想过要彻底消灭哪个国家,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今天赚点小钱,明天占点小便宜,却从来没想过要垄断整个市场。 直到嬴政继位,情况才彻底改变,这小伙子一上台就喊出“灭诸侯,成帝业”的口号,把统一当成了终极目标,他不像前面几位秦王那样“小打小闹”,而是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战略:先灭韩赵,再破楚魏,最后收拾齐燕。 这种“一口吃成胖子”的决心,才是统一的关键,就像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不再满足于开几家分店,而是要收购整个行业,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有人可能会说,秦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嬴政,其他国家也会完成统一,这纯属扯淡!如果没有嬴政的雄才大略,秦国可能还在和六国玩“过家家”,前面五代秦王虽然打下了基础,但他们的目标都是“称霸”,而不是“统一”。 就像一群工匠,前面五代都在盖房子的各个部分,却没人想着要把房子盖完,直到嬴政来了才说:“别盖了,咱们直接建个摩天大楼!” 还有人说,秦国统一靠的是商鞅变法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没错,但商鞅变法的目标是富国强兵,而不是统一六国。 秦国的军事实力确实强大,但前面几位秦王只会用它来“打架”,而不是“灭国”,就像一个人有一身好武艺,前面几位秦王只会用它来街头斗殴,直到嬴政才用它来打天下。 总的来说,秦国统一耗时163年,根本原因就是嬴政之前的秦王大多没有统一的野心,他们满足于“称霸”,满足于“占便宜”,却没想过要彻底改变战国的格局。 直到嬴政继位,才把统一当成了终极目标,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前五代人163年都没完成的大业,这就像一场接力赛,前面五代人都在慢跑,直到嬴政才开始冲刺,最终冲过了终点线。 所以说,秦国统一的关键,不是前面五代人的积累,而是嬴政的雄才大略和统一野心,如果没有嬴政,秦国可能还在和六国玩“过家家”,中国历史也会彻底改写。

评论列表

国家公民
国家公民 5
2025-07-08 00:42
秦所封之地地处戎狄交汇之处,可以说要么打戎狄求存,要么灭国。说白点就是那块地方本不是周朝的,秦国在哪里的使命就是对付戎狄替周朝守边疆的。所以你可以看到秦以武立国,秦因为长期战争,所以对人才的渴求远超他国。商鞅变法前的秦国很穷,变法后秦国的国力才真正的开始腾飞,有了争霸得本钱,再到李冰去秦国修渠之后,秦国才真正成为了产粮大国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而这个时间正好就是秦王嬴政的时期。所以秦国是依靠五代的努力才打造出了秦国统一的实力。统一中国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2
2025-07-09 00:01
始皇帝童年吃过的苦多,才知道天将降大任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