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愁啊!”一位家长发文,称“儿子被一所民办本科录取,一年学费要2.6万元,觉得好贵,四年大学下来要20万,感觉压力很大。内心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读?” 面对这位家长的诉求,有网友说:“我儿子可能也民办本科,我这个老爸砸锅卖铁也要让他上学,复读一年要花好几万,还又大一岁,不如早一年上岸,就是比公办多花七八万块钱!” 还有网友则反驳道,“就怕读大学的终点是失业!这四年培养了很多坏习惯,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普通工作看不上,好工作找不到,在家考编考公又很难考不上!” 面对民办本科高昂学费与未来不确定性的双重困扰,周少觉得这位家长的纠结极具代表性。 一方面,民办本科虽学费不菲,但能让孩子获得本科学历,早一年进入社会积累经验,相比复读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或许是值得的投资;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学历贬值,民办本科的含金量与就业回报确实存疑。 然而,在周少看来,大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三观、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关键在于孩子入学后能否主动规划学业、积累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