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如果你是刘封,关羽命令你去支援襄樊,你会去吗?傻子才不去,而刘封就是个傻子。

如果你是刘封,关羽命令你去支援襄樊,你会去吗?傻子才不去,而刘封就是个傻子。 但凡有点脑子、懂点利害的人,铁定麻溜地去!而且必须全力以赴赶过去! 为啥说“傻子才不去”?因为不去,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是葬送了自己和蜀汉的一大片基业。 可历史上,刘封(和搭档孟达)还真就选了那条死路——没去。最后他和孟达都付出了惨痛代价,也加速了关羽的败亡。 刘封和孟达给关羽的回话大概是:上庸郡这一片(包括房陵、上庸、西城)刚被咱硬打下来不久,人心浮动,地方豪强(申耽、申仪兄弟)还有很大势力,咱们要是把主要兵力都抽走去支援你,万一后面有人造反或者出乱子,那可兜不住啊!所以实在没法分兵给你。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对吧?新占的地盘确实需要稳固。但这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完全是避重就轻的托词。 关羽的处境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 襄樊前线那是什么情况?关羽是拿自己的主力在跟曹操的头号大将曹仁死磕,同时还要抵挡曹操从北方不断派来的精锐援军(于禁、庞德的七军,徐晃的生力军)。 这场仗已经不是普通的攻城掠地,是蜀汉在北线发动的一次倾尽全力的战略进攻!打好了,有可能彻底改变北方形势,震动中原。关羽已经“威震华夏”,逼得曹操想迁都避其锋芒了。 但同时,他的处境也很危险——兵力损耗严重,士兵疲惫,战线拉长补给困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盟友东吴在背后捅刀子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吕蒙装病,陆逊装嫩麻痹关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攻城战,而是决定蜀汉北方战略命运,甚至关羽军团生死存亡的关头!上庸那点压力,能和这里比吗? 上庸三郡是山区,刘封和孟达手里有兵,加上降将申耽、申仪的配合。就算主力一部分去支援关羽,留一部分守军,加上本地豪强的支持,只要操作得当,短时间内稳住局面并非不可能。 襄樊离上庸并不算太远,真要全力去救,并非做不到。况且,刘备集团内部可以协调,而不是直接“拒绝”。关键是:如果关羽那边崩了,上庸这三郡飞地,瞬间就会被曹魏或东吴吃掉,你守得住才怪!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去?这是要命的战略短视!关二爷孤军奋战,得不到有力增援(无论是生力军还是物资),终在魏吴夹击下兵败身死。荆州重地彻底丢失。这是蜀汉遭遇的最大战略灾难! 丢的不仅仅是土地、军队、主帅,更是诸葛亮隆中对里最关键的一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北伐东路支点! 荆州一丢,蜀汉声势大挫,曹魏和刚刚得势的东吴,都会立刻对蜀汉剩下的地盘虎视眈眈。刘封和孟达孤悬上庸,被敌国完全包围。 以他俩手里的力量,根本守不住。申耽兄弟这些人见风使舵,一看蜀汉不行了,肯定立刻翻脸。最后结果是:东三郡得而复失,两人要么像历史上那样狼狈逃回成都(没脸回去),要么被曹魏或东吴干掉、俘虏。 刘封见死不救,导致集团核心大将关羽阵亡、战略要地荆州丢失,这个责任是谁的?刘封和孟达作为不听号令、贻误战机的“罪魁祸首”(至少是重要推手),能有好下场吗? 刘备追究责任,赐死刘封(尽管还有其他原因),逼反孟达,就是这个道理。 反观,如果刘封去了,情况会完全不同。刘封和孟达手里的兵力虽然不会太多,但那是生力军!在关羽军疲惫、捉襟见肘的时候,哪怕是几千几千地投入战场,都能起到雪中送炭、扭转局部态势的效果。关羽这种神将级别的统帅,拿到生力军,很可能发挥出超强作用。 徐晃刚率援军抵达战场,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有生力军加入,关羽有可能在局部顶住甚至击退徐晃,稳住阵脚。 如果刘封军能及时填补关羽军后方的漏洞,加强对于东吴方向的警戒,或许能让关羽更早警觉吕蒙的白衣渡江偷袭,增加反应时间。 刘封也可以分担主力一部分防区或攻坚任务,让关羽能腾出手来应对关键方向。最不济,也能加强关羽营垒的防御深度,使曹操军难以在短时间突破防线,为等待川中援兵(虽然刘备当时在汉中不一定能及时来)赢得宝贵时间。关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兵力耗尽。生力军的加入,直接提供了续命的机会。 只要关羽不败、荆州核心不丢,整个蜀汉的隆中战略就不会被打断! 而且,让刘封去支援关羽,这简直是送上门的泼天大功!想想看:关羽军危在旦夕之际,刘封(和孟达)力挽狂澜、雪中送炭,帮助战神关羽稳定局势甚至反败为胜(至少避免了最坏结局)。 这份功劳有多大?直接关系到蜀汉国运!救下关羽和荆州,刘封在蜀汉的地位将火箭般蹿升!但刘封偏偏选择了最差的选项--抗命不从,拒绝救援关羽,从而也为以后败亡埋下了伏笔。所以,刘封是个地道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