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唯一地市代表发言温州都市圈规划改革经验走向全国

7月2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直接指导、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UP前沿论道”业务交流会在江苏南京举行。经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推荐,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会上作主旨发言,是7家受邀发言单位中唯一的地市级资规部门,温州规划改革经验走向全国。

“过去温州都市圈并不大,我们以规划引领、破局突围。”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瞿自杰以《温州都市圈规划演变与实践探索》为主题,生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温州都市圈规划演变的过程。

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从2003版总规首次提出温州都市区概念,到2011年确立打造浙江四大都市区之一的目标,再到当前推进浙南一体化、加快形成温州都市圈,温州始终发挥规划的龙头导向作用,创新全市域一体化规划管控机制,将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从全省第7位提升至第3位。

与此同时,温州深入开展空间重构“1820”行动,全国首创《建筑工程“第五立面”规划管理办法》《城市立体标高系统规划导则》等技术标准,创新提出分段分级分要素的《瓯江两岸景观风貌管控技术导则》,持续推动城市综合能级实现跃升。

在当前国家对行政区划调整收紧的背景下,温州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引领,围绕“跨界、提级、一体化”,通过体制不变、机制创新,出台中心城区一体化规划管理机制改革方案,建立规划编制、审查、执行、监督四张清单,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通过改革,温州规划中心城区面积由980平方公里拓展到2622平方公里,由原来4区扩大到4区2市1县,覆盖镇街由原来的39个拓展到76个,人口由原来300万承载力拓展到650万,推动温州都市区协同发展。与此同时,温州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将打造瓯江新城作为提升温州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能级的核心抓手,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级。

交通建设为温州都市圈发展注入新动能,温州以综合交通规划为引领,破解山、江、海阻隔,通过机场扩容、港口升级、铁路联网、轨道成网、高速加密等举措,推动温州进阶为海陆空铁轨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其中,高速方面,规划形成了“三环十二射”的综合高速网络;铁路方面构建“5321”高铁时空圈,即从温州出发5小时到北京、天津等京津冀城市群,3小时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群,2小时到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到杭州、福州,形成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体系,区域交通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区域一体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抓手。温州从沿江发展到跨江发展,从滨江城市到滨海城市,由密集城镇群向都市圈发展,接下来也将加快推进浙南一体化进程,努力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增长极和省域经济副中心,形成浙南闽北赣东区域的城市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