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6月21日,四川达州,一男子是低保户,他突然发现,自己和妻子银行卡都被冻结,10000元余额被银行划走了,男子一查,自己竟然背了150万元贷款,拖欠银行利息16.89万,还被银行告到了法院,男子懵了,他啥也不知道,他仔细一想,十几年前,曾帮表弟签过字,可他想不明白,银行咋能给低保户放贷150万?
据红星新闻6月21日报道,四川达州宣汉县的向先生(化名),本靠着低保维持生活,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安稳,可一场“百万贷款旋涡”,把他的生活搅了个天翻地覆。
向先生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作为低保户银行账户会突然被冻结,辛苦攒下的1万多元存款也被划走。
一查才知道,自己竟背负着150万元的巨额贷款,连拖欠的利息都有16.89万,还因此成了银行起诉的对象。
而这事儿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当时表弟余某某找他帮忙,说“筹钱做项目”,念及亲情的向先生没多思量就在一些资料文件上签了字,2013年、2014年、2015年,他都去过银行签字可那时他根本不清楚签的资料内容,更没料到这会给自己埋下天大的“雷”。
直到2024年11月,发现银行卡被冻结,向先生才惊觉自己卷入了百万贷款纠纷,更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2014年9月就纳入城市低保E类保障范围一直领低保过日子,银行咋就给他放贷150万?
借据里说贷款用于超市“采购货物”,可向先生和妻子对此完全不知情,妻子也满是委屈好好的日子,突然因为这笔莫名的贷款陷入困境,账户被冻、存款被划,未来的生活都没了着落。
而表弟余某某后来承认,向先生只是签字,贷的150万实际是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用,余某某想找他们说清楚,可对方电话不接,担保公司也早已没了经营迹象,这让向先生的处境更显被动,仿佛被人推着陷入这债务泥沼却找不到源头解决。
而银行回应,目前没规定不能给低保户放贷,称向先生的事法院已判决,建议走法律途径。
可向先生实在想不明白,“难道仅凭一次签字,就能把150万这么大一笔钱放出去?这中间的审核环节,到底是怎么走过场的?”他觉得自己稀里糊涂背上巨额债务,可法院判决已下不知道咋办才好。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也炸了锅。有人怒怼:“银行放贷审核这么儿戏?低保户哪有能力还150万,这不是明摆着有问题!”
还有人感慨:“亲情有时候真坑人,签字这事可不能随便干!”老话说“签字画押,驷马难追”,可向先生这字签得稀里糊涂,代价却大到难以承受。
然而从法律层面看,只要贷款人有民事行为能力,银行审核资料看还款能力,有担保公司担保可能放高额贷款,但向先生这情况,审核环节到底咋通过的,确实让人存疑。
而且低保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申请贷款,可要是提交虚假资料,说不定就涉及诈骗,可向先生一家看起来就是被牵连的“冤大头” 。
或许向先生的遭遇,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签字这事儿千万不能马虎,不管多亲近的人求助,涉及金融、债务相关的签字必须把内容弄清楚,不然很可能像向先生这样,莫名其妙背巨债。
如今向先生夫妻俩还陷在这“贷款旋涡”里,不知道后续咋挣脱,希望这事能有合理解决也盼着银行、监管部门能好好查查当初的审核漏洞,别让类似的“糊涂债”,再坑了普通人。
对此大家觉得,向先生的冤屈能得到伸张不?欢迎说说看法。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报道于 202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