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真是下了血本,为了建中老铁路几乎把国库搬空了。中国见他们这么主动,哪能不给面子,农产品免税还不限量,95%的产品都能轻松进中国市场,还拉着老挝一起挖钾矿,讲究的就是一起发财。 凌晨三点,老挝万象的水果市场已经热闹起来。果农们把刚摘的山竹装进泡沫箱,箱子上印着 “中老铁路冷链专列” 的红色字样。 几个小时后,这些带着晨露的热带水果将被送上火车,两天后就会出现在昆明超市的货架上 —— 这在三年前,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谁能想到,为了这条 1035 公里的铁路,老挝几乎押上了全部家当。 总投资 59 亿美元,对 2023 年 GDP 才 138 亿美元的国家来说,30% 的出资比例像座大山。 当年老挝财政收入刚 28 亿美元,为了凑钱,不仅掏空国库,还背上了 138 亿美元外债,平均每个国民要扛 1700 多美元。 但老挝人心里跟明镜似的:不修路,永远是 “陆锁国” 的命。以前从万象运货到昆明,卡车得在盘山公路上颠三天三夜,运费比货值还高。 有个琅勃拉邦的咖啡农,曾眼睁睁看着两吨咖啡豆在运输中发霉,蹲在路边哭了一下午。 现在不一样了,火车跑起来,货运时间砍到 1 天,成本直接腰斩,昆明到万象的运费更是降了 40%。 通车三年,老挝段拉了 1074 万吨货,木薯干从每吨 700 元涨到 1200 元,农民们第一次尝到 “货能卖出去” 的甜头。 中国这边也拿出了实打实的诚意。 就说橡胶吧,以前要交 20% 的税,现在一分钱不用花,光 2025 年上半年就省了 1.32 亿元。 云南的水果商们像闻到蜜的蜜蜂,扎堆往老挝跑,有的直接在万象开了分公司,雇了 50 多个当地人建冷库,还送 10 个老挝学生去中国学农业技术。 中国企业带着技术过来,建起东南亚最大的钾肥厂,把原矿加工成每吨几千块的高纯度钾肥,利润翻了十倍。 2023 年,40 万吨钾肥顺着铁路运到中国,占全国进口量的十分之一,云南农民春耕再也不愁化肥断供。 这条铁路的能耐还在变大。2025 年上半年,光跨境货物就运了 304 万吨,同比涨了 9%。冷链专列从每天 1 列加到 4 列,50 吨老挝芒果 50 小时就到昆明,新鲜得像刚从树上摘的,价格比空运便宜三成。 现在不光是中老两国,泰国的榴莲、越南的火龙果也借着这条线往中国运,客货网络已经辐射到 19 个国家。 旅游也跟着火了,以前去琅勃拉邦得坐一天破巴士,现在火车 7 小时直达。 2023 年外国游客暴涨 164%,酒店房价翻了番,沿线村民在火车站摆个手工艺品摊,一天能赚以前一个月的钱,不少人买了摩托车,有的还开起了小餐馆。 2024 年,老挝旅游收入涨了三成,连带着 12 个东盟国家都沾了光。 通车三年,这条铁路已经成了 “多面手”。 单日最多送 10 万人次旅客,跨境货车从每天 2 列加到 18 列,拉过的商品超过 3000 种,从光伏板到电动车,从山竹到钾肥,啥都能运。 累计送了 4300 多万人次旅客,运了 4830 多万吨货,串起了 560 多个景点,36 万人坐着国际列车跨境游玩。 老挝的万象开发区来了 154 家企业,年产值超 20 亿美元,磨丁特区也签了 891 家公司,投了 10.4 亿美元。 当然,老挝的压力也不小。地下埋着 8000 万枚未爆弹,清理费花了一大笔;每年要还 13 亿美元外债,日均 356 万,铁路运营成本每年好几亿。 但 2024 年,老挝经常项目收支第一次从赤字变盈余,按这势头,10 年就能赚回全部投资。 清晨六点,第一班中老铁路列车鸣笛出发。 车窗映着老挝农民的笑脸,也映着中国西南的田野。 这条铁轨上跑的不只是货物,更是两个国家对好日子的盼头 —— 就像那些新鲜的山竹,只要路通了,甜日子总会来的。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