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王超说:“环塔和内部测试相比,相当于一场小考试。”
这是不是说大话了?
王超此话当然是有底气的。因为环塔四千多公里的残酷赛程下来,Hi4的核心大件完好无损。
那是不是说,环塔测试的强度不敌车企内部测试呢?
我是这么理解的。
环塔测试的难点在于:
1、持续高烈度路况对结构件和三电系统的冲击累积,远不是实验室里跑几次坑洼模拟能对标的;
2、全天候运行对热管理系统的挑战极大,白天温差大、赛道尘土飞扬,对电机、电控、电池包的散热要求远高于日常道路使用;
3、测试不可控因素多,比如突发沙尘暴、地形突变、导航失误等,可能在同一段行程里制造出十几种故障场景;
4、整车稳定性和应变机制必须快速响应,比如底盘快速跳变后,悬挂系统的回弹节奏、电子系统是否误报警等。
车企测试其实也有侧重。一般而言,绝大部分车企测试更看重的是产品在中低强度下的使用寿命。比如说车门的开闭耐久,每次的开闭速度在0~1.5m/s(关闭速度会更快一点)。
这种测试的侧重点是次数,车门限位器需要经过80000次的开关测试,要求运行平稳、无卡滞现象,档位清晰、无撞击声和异常噪声,且不能出现严重异响、磨损、变形或断裂等异常情况。
那是不是说长城要被打脸了呢?
也不是啦。这就要提到过载测试/极端耐久测试了。这种测试的目的侧重于车型在极端环境下/工况的反应。还是拿车门开闭耐久举例,也有车企会计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用快得多的速度来开关门,看看门铰链、密封圈等会不会有异常。
一台车的设计寿命基本都在10万公里+,关键核心部件二三十万公里也有可能。从这点看,四千多公里的环塔确实不算长。
但也要注意了,环塔的烈度这么高。一般车企也不会考虑多频次的高强度测试,长城Hi4这种明显是品牌调性的原因,尤为关注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