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炒饭时,用凉一点的剩米饭不容易结块;吃凉馒头,总得多嚼几下才咽得下去。这些日常小细节告诉我们:食物的冷热,口感大不同!对糖尿病人来说,热饭与凉饭,血糖反应大不同!
这里所说的食物冷热,主要是指淀粉类主食比如米饭、面条、馒头等等,和根茎类蔬菜比如土豆、红薯、南瓜、山药等等,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热乎乎吃下去时,较高的温度会让淀粉发生“糊化反应”,好比淀粉在热水里“舒展开”了,更容易被胃肠里的消化酶“抓住”并分解成糖,糖分吸收加快,餐后血糖自然“蹭蹭”往上窜得又快又高。
如果放凉一点再吃,冷却的过程会让糊化的淀粉结构“回生”,变成了一种叫做“抗性淀粉”的东西。它就像穿上了“防消化盔甲”,不那么容易被消化酶分解,糖分被吸收的速度自然会变慢,进入血液的速度平缓下来,餐后血糖便不会升得那么高了。
别小看这个细节!实际测量发现,相比趁热吃,把饭放凉一点再吃,餐后血糖水平可以降低 1-2 mmol/L,这个降幅对于日常血糖管理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小投入,大回报”。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吃凉饭,有一个小窍门是做熟后放凉,吃之前再加热到适口的温度,总结一下就是“煮熟放凉温着吃,血糖平稳更安心”。你学会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防病养生知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