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允许还有人不了解什么是设计抄袭。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模块化设计越来越多见,设计是越来越雷同。
很遗憾,设计抄袭的界定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知识产权、创意表达和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所以不是我们看着像,他们就是抄袭。
比如说,汽车行业中存在一些通用的设计元素和功能需求,这些通常不被视为抄袭。例如“溜背”设计,这种空气动力学形状因功能需求而成为行业共用的设计语言。
再比如大嘴设计,现代汽车普遍追求凶脸设计,更大的进气格栅是主流方案,总不能允许你采用,不允许我采用吧?
不过原创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和独特性。如果一款汽车的设计在外观、功能布局或材料使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另一款汽车的设计与之高度相似,且缺乏明显的创新点,那么后者可能被视为抄袭。
再来一点,就要看车企有没有申请设计专利保护,如果一款汽车的设计在专利保护期内,未经许可复制该设计会构成侵权。当然了,图形这种东西千变万化,一点线条的改变也是变,一个凸起的增加也是增加。
所以在评估抄袭时,法院和专利局会考虑普通消费者是否会将两个设计混淆。如果消费者能够轻易区分两者,那么即使设计相似,也可能不构成抄袭。
我之前听到一个说法,说“某某车只是乍一看像保时捷,细节其实都不像”。你看,还真有消费者是能区分的。
总结:
1、功能性的设计,不算抄袭,或者很难认定抄袭。
2、没有申请专利的,很难界定,因为你没有专利保护。
3、消费者普遍能区别的,很难界定,或者起码要打很久官司才行。
所以,很多人说小米抄了保时捷、法拉利。但很遗憾,法律层面不算。。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