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斋在《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中有这样一句话: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1. 胃气弱则百病生
病理表现:胃气虚弱可致纳差、脘痞、呃逆,甚则土虚木乘(脾虚肝旺)引发腹痛泄泻,或子病及母(脾胃虚累及心肺)出现气短、心悸等。
治疗原则:首重顾护胃气,即使治他病,亦需避免攻伐太过。如《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临床常用四君子汤、异功散等健脾和胃。
2. 脾阴足而万邪息
病理表现:脾阴不足可致运化迟滞(如食后腹胀、大便燥结)、虚热内生(如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湿浊黏滞(因阴液不足,水湿不得化津,反成痰湿)。
治疗原则:滋养脾阴而非单纯滋阴,需配伍健脾之品(如参苓白术散去燥烈之品,加石斛、山药),体现以通为补与行气化湿的思路,避免滋腻碍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