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风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改进作风也不能靠一时一事。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党的作风建设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时时学不释千万卷。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唯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坚定。年轻干部要有凿深井的学习劲头,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读本,通过“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读书班等形式,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破除思想“温差”,纠正认知“偏差”,改正行动“误差”。要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弄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处处省哪怕百般过。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年轻干部要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检视态度,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典型案例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既查涉及自身作风建设的个性问题,也查关乎党的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切实把阻碍党的建设、困扰群众生活、影响事业发展的问题症结找准查清。对发现的问题,要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能当下改的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倒排工期、持续攻坚。年轻干部应有“钉钉子”精神,在反复抓、抓反复中练就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
事事干莫问万里程。老百姓看党的作风建设好不好,不是看干部学了多少材料、开了多少会议、做了多少调研,而是看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实绩。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成效上。年轻干部须主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矛盾调解等阵地一线去,于艰苦环境中磨砺品质,在攻坚克难中积累本领,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方能在反复历练和复杂考验中树牢正确政绩观。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年轻干部要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拼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把“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切实用真抓实干的“好作风”换来群众满意的“好口碑”。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使命的“终身课题”。年轻干部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发扬勤学、律己、务实的“清正新风”,继续擦亮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作者:杨周萍、王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