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12月,夏威劝白崇禧:“健公,去台湾九死一生。”见白崇禧执意要去,夏威

1949年12月,夏威劝白崇禧:“健公,去台湾九死一生。”见白崇禧执意要去,夏威无奈去了香港,两人分道扬镳,再未见面。 夏威是广西容县人,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新桂系的“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是该校的学生。 陆小毕业后,夏威考入了保定军校,与白崇禧、黄绍竑同为三期步兵科,三人以同学、老乡之情谊,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保定军校毕业后,白崇禧、黄绍竑、夏威被分配到桂军陆荣廷部的马晓军营任排长,三人很得马晓军信任。马晓军升任团长后,三人先后被提拔为营长。 1921年,桂军内斗,马晓军被抓捕。白崇禧等人接过部队指挥权后,决定讨伐陆荣廷。白崇禧召集骨干军官开会,说:“中山先生倡导的,或许是条明路。” 夏威猛地一拍桌子:“我早受够了这些军阀的鸟气,若要起事,算我一个。” 黄绍竑却皱着眉头:“但沈鸿英、陆荣廷势力庞大,贸然行动,我们能有几分胜算?” 白崇禧眼神坚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下局势,唯有主动出击,才能破局!” 就这样,三人歃血为盟,之后又与李宗仁联合,在1924年趁着广西军阀陆荣廷、沈鸿英交战之际,果断出击,各个击破,完成了对旧桂系的取代。 夏威靠着战功,在北伐后期,成为继李宗仁之后,桂系头号主力第七军的第二任军长。 本来,夏威在新桂系的地位,仅在“三巨头”之下,但在1929年的“蒋桂之战”中,他成了承担战败的替罪羊。 蒋桂战争前夕,夏威突患喉病,躺在病榻上的他将指挥权交给李明瑞时。 有亲信劝说:“军长,这临战换将,怕是不妥。” 夏威艰难开口:“我这副嗓子,连命令都喊不出来,难道要让士兵们看笑话?裕生(李明瑞的字)也是一员虎将,定不会误事。” 亲信说:“可是我听到一些风声,说蒋介石正在派人策反他。” 话未说完,就被夏威打断:“够了,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蒋策反的人多了,这是惯用的伎俩” 亲信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蒋桂之战打响后,老蒋下令免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本兼职务,调集刘峙、顾祝同、朱绍良、蒋鼎文、胡宗南等将领率十几万“中央军”杀向被桂系控制的湖北。 尚未交火,桂军将领李明瑞、杨腾辉通电支持老蒋,赣军朱培德部也趁机由江西攻入湖北,桂军全线溃败,丢失了湖北。 战后,夏威遭到众人指责,黄绍竑拍桌怒斥:“夏威,你识人不明,让我们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夏威面色惨白,看向白崇禧,白崇禧低头不语。会后,羞于见人的夏威,跑去香港当了寓公。 1931年仲夏,新桂系重新掌控局面。白崇禧将一摞军官名单推给李宗仁:“如今各师缺员三成,连个像样的参谋长都找不出。” 黄绍竑抿着浓茶说:“所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白崇禧敲了敲名单,说:“当务之急是重建15军,我想让煦苍(夏威字)回来。” 黄旭初皱眉说:“他在香港醉生梦死两年了,怕是骨头都软了。” 李宗仁笑着说:“当年龙潭战役,要不是煦苍连夜率部驰援,我们哪有今天?” 白崇禧说:“那就派人去香港,就说我们在南宁恭候他回来。” 香港公寓内,夏威盯着白崇禧派来的副官递上的请柬,沉默不语,副官说:“白副总司令说了,若你觉得难堪,他愿亲来香港请你。” 夏威说:“我是心中有愧,怎敢让健公亲自登门,我这就回去。” 为了让夏威重掌部队,在15军组建后,白崇禧兼任军长,让夏威以副军长的身份,实际主持军务。过了段时间,见桂系对夏威回来的争议声没那么大了,白崇禧便让他正式担任军长。 夏威在北伐时,表现还是不错的,但因蒋桂之战的“丢分”,桂系骨干们对他不放心,因此之后,夏威基本没去一线带兵打仗。在抗战爆发后,桂军出省作战时,夏威留守广西,先后担任广西留守主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务。 1948年,在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夏威取代李品仙出任安徽省主席,安徽对桂系而言,重要性仅次于广西。安徽解放后,夏威以华中军政副长官的身份,充当白崇禧的副手。 1949年7月,白崇禧率桂军主力退入湖南,夏威建议不要和解放军作战,马上往广西转移。 白崇禧不以为然的说:“我们手握二十万大军,岂能未战先怯?” 夏威说:“健公,你说我怯懦。可你看看这战报,真要去打,可有一分的胜算?” 衡阳战役中,桂系主力被打残,之后一败再败,到了12月,白崇禧乘坐军舰,带着夏威、李品仙等少数人,乘军舰逃到了海南。 老蒋得知后,抛出“国防部长”的诱饵,让白崇禧到台湾来。夏威劝道:“老蒋邀你去台湾,不过是想借桂系招牌装点门面。你若去了,不过是第二个张学良。” 白崇禧的喉结滚动两下,最终别开脸:“危难之际,岂能作壁上观?” 夏威望着这位共事二十余年的老长官,心情复杂。在白崇禧去台湾时,夏威选择去了香港。 1975年的香港街头,82岁的夏威拄着拐杖过马路,突然,一辆轿车冲向人行道,夏威被撞身死,而他的老长官白崇禧,已在九年前离奇的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