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父亲讲故事的开场白,永远是这句话:“人有多大命,鳖有多大洞”! 而他最常讲的一

父亲讲故事的开场白,永远是这句话:“人有多大命,鳖有多大洞”! 而他最常讲的一个故事,就是《板车夫过桥》。我们都不知听了多少回了,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我回老家又听他讲了一遍。不过,我永远是摆出好像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样子,既表现得兴致盎然,又让他感觉到他的故事确实教育并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个故事很简单: 有几名板车夫,在丹江码头替人装卸运送货物,把货物从货场拉到码头,或从码头拉到货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年拉到中年,又从中年眼看就要步入老年,却仍然是一贫如洗…… 当地的土地爷都看不下去了,和土地奶奶商量,打算接济他们一下。于是,准备了一百两银子,放在他们每日都要经过的一座小桥的中央,希望他们捡到银子后分一分,从此不再饱受辛苦,能够富富足足地度过晚年。 一大早,土地爷就把装有一百两银子的褡裢放在了桥的中间位置。 这几名板车伙计拉着车慢慢地过来了,到了桥头,其中领头的老张停下来招呼大家歇一歇,并提议:我们拉一了一辈子板车了,今天咱们设个擂台,比一比谁拉板车的技术好,怎么样? 几个兄弟伙计一听来了劲,赶紧问,怎么打擂么? 老张说:我们都把眼睛蒙上,谁能顺利把车子拉过这座桥,谁就获胜! 于是几个伙计兄弟全都把眼睛蒙上。你想呀,都是拉了一辈子的技术,蒙着眼拉过这座桥,简直就跟玩似的。 他们一个接一个,小心翼翼却又充满自信地踏上小桥。脚步稳稳地挪动,车轮轱辘辘地转动,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记忆,都顺利地通过了小桥。可谁也没有发现,那放在桥中央的一百两银子,被他们的车轮碾过,被他们的脚步踢开,静静地躺在原地,直到夕阳西下,又被土地爷收了回去。 土地奶奶问土地爷:“咱们好心帮他们,怎么就没一个人发现银子呢?” 土地爷叹了口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他们一心只想着拉车、比试,眼里心里都只有板车和技术,根本没留意脚下,就算财富摆在眼前,也注定与他们无缘。”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总要总结一下他的心得体会:“做人啊,要知道自己的命,有些东西,不属于自己的,强求也没用!”最后采取前后呼应的修辞手法再强调一下他的主题思想:“人有多大命,鳖有多大洞”啊! 如今父亲已经离去多年,但那句 “人有多大命,鳖有多大洞” 却真的像是刻在我的“三观”里。我爷爷好像也是这样的“三观”,以后我还要写写我爷爷的事。要说我们世代受穷,应该对金钱有渴望才对,可是我却是始终很淡然,上班的时候坦然地挣自己应得的工资,从没有想着要投机取巧;只想着干好自己的工作,从没有想着通过巴结谁而能被提拔,反而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赏识。父亲的“三观”让我懂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不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得失,或许才是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