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一到,学生们手捧新课本,对新的学期充满了期待。那么古人的课本长什么样呢?今日我们一起来看看《熹平石经》残石,了解汉朝人的课本到底什么样。
众所周知,汉代独尊儒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以传习儒家经典,汉代选拔人才亦注重其经学修养,但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术都还不发达,学生们只能通过传抄的方式获得经典文本,而在传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这对于准确理解经典、通晓圣贤之意带来了许多障碍。
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是我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它均用典雅的隶书撰写在书法史上亦极有价值。
汉灵帝时,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发现“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175年),他和其他关心此事的人向朝廷上奏,请求“正定六经文字”,获得汉灵帝同意。蔡邕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他亲自上阵,“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这批立于都城洛阳太学门外的石碑被称为《熹平石经》,是我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熹平石经》面向公众开放,史书记载石经落成后,前来抄经的学生络绎不绝,把街道都堵塞了。
《熹平石经》共计46碑,我们如今只能想象它完整立在洛阳太学门外的恢宏场面了,石经落成已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就要来临了,洛阳城池饱受战火,石经也残损严重,及至今日,我们只能见到一些残石,但即便是残石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那漂亮的隶书,被认为是汉代书法的高峰。
《熹平石经》开创了后世将儒家经典刻石传播的传统,在此之后,曹魏、唐朝、后蜀、北宋、南宋、清朝均刻立儒家石经,其中一些完整保留到了今天。大家可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看到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完成的《开成石经》,114块高两米的石经填满了整个展室,这是一座真正的“经典之林”。在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可以看到完整的《乾隆石经》,这时印刷术与造纸术已相当发达,学生们早已人手一套儒家经书,石经的课本功能不再显著,而越发彰显出接续传统、弘扬儒学的纪念碑功能。
从《熹平石经》到《乾隆石经》逾一千五百年,课本内容也在不断增加,《熹平石经》所刻的经典是《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及诠释《春秋》的《公羊传》,这些是“五经博士”传习的经典,此外《熹平石经》还刻写了《论语》,因此共计七种经典。到《开成石经》,又增加了《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尔雅》,总计十二种经典。到《乾隆石经》增加了《孟子》,总计十三种经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儒家十三经”。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