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 半月板损伤后要不要手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们将对半月板撕裂类型及撕裂后的变化、损伤后康复方案的选择等逐一讲解[思考][思考]
【1.半月板撕裂类型】
——斜坡撕裂(图2)
——根部撕裂(图3)
——半月板撕裂类型及其特点描述汇总(图4)
【2.半月板胶原纤维方向】
半月板的胶原纤维有两种不同的纤维方向,它们交错排列。(图5)
环形状纤维(circumferential fibers)
辐射状纤维(radial fibers)
半月板胶原纤维分层(图6)
外层:表层网络(主要是随机纤维交织)
薄层:(主要是辐射状纤维)
中央层:(主要是环形状纤维)
接下来我们具体说明环形状纤维和辐射状纤维的作用:
01.环形状纤维作用——主要转换和分散轴向和压缩(↓)负荷,形成所谓的“环箍应力效应”,有助于半月板支撑和稳定关节,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关节运动和负重的压力(尤其是纵向垂直撕裂时)。图7
02.辐射状纤维作用——主要用于对抗胶原束的纵向剪切力,从而保持半月板的整体结构完整性。
*研究表明(图8):半月板的内部三分之一可能在处理轴向压缩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外部的三分之二则主要对抗放射状张力。
【3.半月板撕裂后的环箍应力效应】
不同撕裂情况下,前述环箍应力效应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纵向垂直撕裂的情况下,环箍张张应力效应保留且环形状纤维完好,抗轴向压缩力正常;
——放射状撕裂的情况下,环形状纤维会被破坏,箍张应力效应会解除,抗轴向压缩力下降。
(图9是纵向垂直撕裂)
【基础研究理论指导下的康复假设结论】
纵向垂直撕裂的情况下,如果进行修复手术,因为环形向纤维完好,环箍张应力效应保留,所以半月板修复部位可以安全地通过早期术后负重和ROM不受限制来处理;
辐射状撕裂的情况下,因为在轴向负荷下会发生位移,解除环箍张应力效应,所以需要更加保守的方法,术后采取无负重的策略并限制ROM。#运动康复##健闻登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