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它一直被奉为养生的金科玉律,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以此为标准来控制饮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c2c586c14f5a1a776c9dc2eda15163.jpg)
但最近,有医生提出,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八分饱”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我们一直以来的养生观念错了吗?今天,我们来聊聊老年人饮食的那些事~
为什么“八分饱”对老年人可能不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ca2498121f0982e8ba57ffdb7a3ca9.jpg)
“八分饱”的理念源于中医的“饮食有节”,强调适量饮食,避免过饱伤身。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单纯追求“八分饱”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反而影响健康。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40%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营养不良不仅会削弱免疫力,还可能引发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等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8574ef51a42df07bb4a65df3305aca.jpg)
老年人饮食的三大关键点
1. 营养密度比饭量更重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食物的营养密度比单纯的控制饭量更为重要。营养密度指的是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与其热量的比例。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热量需求降低,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并未减少,甚至可能增加。
建议:
-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蛋、豆制品、瘦肉等。
- 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量摄入坚果和全谷物,提供健康脂肪和膳食纤维。
2. 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中医认为,老年人的脾胃功能较弱,适合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会对脾胃造成刺激,影响消化吸收。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较弱,一次性进食过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因此,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同时保证营养的持续供应。
建议:
- 每天进食5-6次,每次少量,避免暴饮暴食。
- 早餐要丰富,午餐适量,晚餐清淡且不宜过晚。
- 可以在两餐之间加入健康小食,如酸奶、水果或坚果。
老年人饮食调理需注重以下几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e676bac193ba300a6049852778c6a5.jpg)
营养均衡: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食物多样化。
食物质地: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控制盐分与糖分: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减少糖分摄入,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
合理安排餐次: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彻底加热,保持餐具清洁。
按你说的都活千岁?
废话倒是不少。
一人一张嘴各扯各的蛋,——嘴巴是个交流器你们“医生”却随便把它用
别人说过无数遍了,没有一点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