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管宏业 王珊珊
2025年开年不足两个月,车市却增加了更多五味杂陈的气息。
好的一面是:大家不再一股脑卷价格,火力在更多维度扩撒开来;令人头疼的一面是:卷的本质并没有变,落点却更加多元、杀伤半径愈发扩散——上半场电气化竞争还没有分出子丑寅卯,下半场智能化已经迫不及待上车。包括“智驾平权”,包括DeepSeek全场景浸入,都预示了2025年注定不一般。

然而,新科技、新物种愈是狂飙猛进,合资汽车企业就愈显得寂寥:转型慢了半拍,销量滑了下来,人还在C位,但话筒已不在手里……
如何在大变局中赢得生存,进入2025年,合资车企又能否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站稳一席之地?
刚刚过去的1月份车市揭开了答案的一角。
经历了创纪录的12月份,今年1月车市陡然下滑。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既没有上半场之利,也没有下半场之先的一汽-大众,却打出了不一样的开门红。
1月份,一汽-大众全品牌终端销售整车140,400辆,终端零售份额为7.4%,环比增长1.4个百分点;燃油车销量为135,413,行业排名第一,燃油车市场份额12.2%,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迎来强势开局。
这其中, 大众品牌1月终端零售交付整车77,030辆,市场份额环比增长0.7个百分点;燃油车销售76,093辆,市场份额达6.9%,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

话筒不在手里,人缘何仍在C位?
不要错估了燃油车的必要性
无论体量规模还是消费需求,燃油车绝不可忽视。
2024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2289.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1089.9万辆,燃油车零售量为1199.5万辆,占比约52.4%,仍然占据大头。
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对燃油车有着深厚情感和依赖,更不用说,在中国广袤多元的用车环境中,燃油车依然具有无可替代性。

从一汽-大众销量中可充分显示出这一点。在燃油车领域,一汽大众销量为135,413辆,行业排名第一,燃油车市场份额达12.2%,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0.8%。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一汽大众燃油车仍能保持如此出色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其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口碑和技术底蕴,另一方面也与其精准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布局密不可分。
在多个细分市场,大众品牌稳固了第一。速腾1月销量25,745辆,细分市场份额达10.3%,单月销量、份额稳居A级三厢燃油车细分市场第一;高尔夫1月销量2,301辆,细分市场份额高达38.3%,成为A级两厢燃油车细分市场销量、份额双冠军;迈腾1月销量16,247辆,以9.1%的份额位居B级三厢燃油车细分市场Top3;高端中型SUV探岳1月销量14,682辆,同比劲增25.5%。这些主力车型的出色表现,是一汽大众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不要低估了传统车企变革的效果
1月份销量逆势飘红,既源于燃油车坚韧,也凸显出全体系变革的初步成果。
2024岁末,一汽-大众加快了新一轮调整的步伐。陈彬以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的身份兼任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合资公司一把手“高配”的背后,不仅意味着强化集团战略执行,更有利于整合集团内外资源,提升决策效率与质量,进而加速合资公司转型。

▲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彬
事实上,陈彬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即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所有变革的出发点在于:快鱼吃慢鱼,效率定生死。
这和以往一汽-大众以往的“稳健”形成强烈反差,通过全体系转变思想、凝心聚力,以“陈彬速度”破局开新,提振信心。
围绕这一共识,一系列从市场端、管理端、销售端、渠道端的变革由此拉开。1月6日,大众品牌经销商合作伙伴大会召开;1月9日,供应合作伙伴大会举办;1月15日,一汽-大众召开营销领域干部调整宣布会,对营销体系核心关键岗位30人次进行调整。这也是一汽-大众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的人事变动。

搭好了顶层设计,更聚焦细微之处,在终端颗粒上将变革贯彻到位。春节期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开启全渠道攻势,线上多管齐下,开启“营销不打烊”;线下各地经销商积极响应,“服务不打烊”。
功夫到了家,效果自然不错。2月第一周,大众品牌延续了1月的好势头,终端上限份额继续逆势增长,其中燃油车上险份额更是大幅上涨,达到了8.4%(同比1月保险份额7.1%,增长了1.3个百分点)。
人汽观察:

都说百万辆的企业变革犹如大象转身,速度总是慢半拍。但过去两个月的一汽-大众告诉我们:
只要人到位了,思想转过来了,大象也能快速转身,翩翩起舞。
在笔者看来,传统头部车企的能力值就像海绵里的水,体系力愈是完备,“挤一挤”的效果就越是明显。
对于国内最大的合资车企一汽-大众而言,人们从不曾质疑它的底蕴与体系力。只不过在大变革时代,用户对产品和服务有了新的需求,市场变奏后呈现新的特点与规则。

如何激发出新的能力值?唯有进行彻底意识的转变、唯有直面客户的能力,构建起“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的新能力。
在笔者看来,一汽-大众1月份“开门红”的意义不止于一时一事,它的更深寓意在于:不必过度纠结所谓的上半场、下半场,传统头部企业,特别是部分失去自信的合资企业而言,只要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危机感和使命感中,坚持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汽-大众的“开门红”可以借鉴,亦可持续下去。
如果一汽大众的定价合适,销量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