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上QQ或是去聊天室,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你是否经常会待在电视机前一整天,其实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你是否经常设定电视的定时关闭,只是为了在有声音的状态中睡眠?
看着身边的他,你是否越来越不想说话,陌生得就像你们从来就不识,尽管他曾经是你贴心的“另一半”?
曾经有一个网站做过一项关于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调查,在“你认为自孤独吗”这一选项里,参加调查的女性有80%都选择了“是”。
女人的多愁善感使得她们比男人更容易陷入孤独,感知孤独。有人说“孤独的滋味的确很苦,像一杯不放糖的咖啡。”的确,当孤独以强大的态袭来时,没有人可以分担,没有人可以给予安慰,一切仍需要靠自己去抚,靠时间去冲淡。
其实,孤独也是女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要遭遇的一种体验,当你孤独时,要学会品味孤独,这是最重要的。
在纷繁芜杂的世俗里活着,人有时候是需要孤独的。这种孤独不是无奈,不是无助,而是繁华的境界里所缺少的一种淡定的情调,它没有杂乱无章的声响,没有肆意张扬的色调,它以一种安静的色彩让所有的事物趋于沉稳和静默,让人看清事情的趋向,变得不再浮躁、迷茫。
说得具体一点,比如,在夜里,一个人独处一隅,泡一杯清茶,守一盏昏灯,或听一段音乐,或捧一本诗书,任思绪在寂静的孤独里漫游,那些遗落或沉淀了的往事都以一种宁静的方式一一浮出,身心便会获得透彻的慰藉,灵魂也会变得更加沉静。这时的孤独绝对不是寂寥与落寞,而是一种惬意和享受。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然而,生命原是一次孤独的旅行,虽然在不同的阶段会相遇不同的人或事,他们或许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或许会并肩同行,但最终还是要走散的,唯有学会在孤独中冷静地走路,才不会迷失方向,半途而废。
品味孤独,最重要的是尝试与自己相处。这时,你应该明确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音乐还是写作?外出散步还是瑜伽?整理衣柜还是擦地板?或者你可以尝试着做那些从前没有时间做的事,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你的孤独感。
品味孤独,内心的充足始终是必要的。不论你是因为失恋而感到孤独,还是因为前程未卜而感到孤独,都不要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你仍然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物件,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
与孤独相守,它可以让人清醒,也让人怀旧和感恩。在深夜,当一切都归于沉寂后,孤独就像黑暗里的一盏灯火,让你感到别样深度的温暖,让你想起家乡、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时,一滴泪水可以酿成蜜汁,一声叹可以谱成曲子。在孤独里沉默,一切思想都是自由无形的,它可以是一只鸟,随意飞翔;也可以是一朵白莲,安静绽放。人只有在孤独时,才会让真正的安静下来,才会让理性的光泽洞穿黑夜的迷茫,找到光明的出路。
于孤独中静处,也许承担岁月在心灵和肉体上的划痕,有时会让人难忍受,却可以让人享受到别样的快乐,可以与自己无拘无束地对话,可以听心灵深处发出的呼声,更可以清晰地认识自己以及所拥有的一切,可以自己逐渐变得沉静乃至深刻,使性情变得稳重而不再浮夸,使灵魂变得丰而不再匮乏。
深味孤独,它不是无聊、寂寞,更不是空虚,而是一个可以安静梳理绪的地方。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有时间专心地思考;在静思时,才有机会入地感悟。一个拥有深刻灵魂的人,不管他的处境有多么孤独,他在精神却总是卓越超群的,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他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甚至做出卓越的成就。
托尔斯泰说:“在实际交往中,我们面对的是部分事物或特定的人群而处在孤独之时,我们将面对事物的整体和万物之源”。卡夫卡、牛顿、德、维特根斯坦、尼采和凡高他们都是自觉的孤独者,他们在孤独中思考奋斗,让自己与灵魂相遇,让灵魂与神秘、与宇宙等无限的苍穹之谜相遇最终促成了事业的成功。因而,一个人如果能够学会长时间忍受孤独,保愉悦的心情,冷静沉着,善思进取,那么便会逐渐向成功靠近。
然而,值得提醒的是,孤独,一点点就好,过多的孤独往往会给人的心带来危害,比如沮丧、失望、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人毕竟是群动物,我们需要在与周围的人的交流中,体会到快乐和温暖。因此,我们需要适时走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