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财源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是很少有人被裁后,薪水变少了,心情却变得更好。
有原本在京东总部工作,是一名产品经理,年薪高达40万。
但是今年京东裁员较多,他也成为了被裁员的员工之一。
出人意料的是,他对此并不介意,反而表现出了释然。
“其实被裁也就意味着,我可以从大厂的高压生活中解脱出来,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没想到,一个月后,他就进入了本地的一家大型国企,担任部门经理,年薪虽然只有25万,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份工作吧,没有多余的绩效压力,上班时间基本保持在早9晚5,偶尔晚上加个班,也就7点下班。简直是躺着拿钱,太舒服了。”
看到他的选择,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大厂高薪背后是巨大的绩效压力
他在京东总部工作时,确实拿着高薪,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京东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文化,提倡快速的迭代和高效的执行力。
作为产品经理,他需要承担庞大的业务指标压力,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
“每天都是早9晚9甚至10点下班,经常周末都要去公司加班。只要有一个指标没完成,领导就会进行批评辅导。”他回忆起在京东的经历,“那时候完全把工作视为生活的全部,根本没有时间管理个人的生活。”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让他经常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
高薪带来的,是他不得不用极大的努力来维持这份工作。
这种压力让他在京东呆了三年后,已经感到相当疲惫。
二、国企工作轻松,重回工作生活平衡
相比之下,他现在的国企工作则轻松许多。
上班时间保持在8小时工作制,李磊有充足的时间处理私人生活。
即使偶尔需要加班,时间也很有限,完全不会影响生活作息。
“现在每天下班回家,我都有时间陪陪家人,锻炼身体。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全部,我重新找回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国企,他也没有太多的业务压力。
只需要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不用关注其他额外指标。
即使某项工作进度稍有延误,也不会受到来自领导的巨大压力。
这让他可以安心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不需要时刻提心吊胆。
三、国企环境更趋于稳定,大厂存在裁员风险
他选择到国企发展,也因为国企的工作更稳定。
他不希望再面临被裁的风险。
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裁员频繁,员工更容易成为裁员对象。
“在京东,每年都有裁员潮,而裁员的标准又很模糊。”他说,“今年我所在部门裁了30%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在国企,基本上是终身制工作,如果表现正常,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这对他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他不想再承担互联网企业随时面临裁员的风险,更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工作。
国企能够提供稳定的职业环境,这一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四、选择回归平稳生活,而非单纯追求高薪
他的选择代表了越来越多互联网从业者的转变。
在经历互联网公司的高强度工作后,他们开始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不是单纯追求高薪。
“我已经不想再去大厂了,那里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太极端。”
在国企保持一种稳定舒适的工作生活状态,这对很多人来说,比高薪更重要。
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如果未来生活发生变化,比如成家或者需要购房,很多人还是会考虑重新回到互联网公司谋求高薪。
但当前阶段,稳定和工作生活平衡是首要的。
每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追求是不同的。
我们都在努力寻找一种对自己来说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状态。
成功并不仅仅建立在高薪之上,更需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能够长期投入的工作。
好了,这次就和大家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