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迷雾一朝告解:“道可道,非常道”的密钥原来在这里!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3 00:51:38

《道德经》堪称一团迷雾,单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千年千人千解。今天的这篇文章想送给有缘人一把钥匙,帮助大家理解“道可道、非常道”的真义。而这把钥匙就是第25章“有物混成”:读懂了这一章,就可以说读懂了“道可道、非常道”;而理解了“道可道、非常道”,也就读懂了《道德经》。

《道德经》第25章既极为关键,又极具深度,因而难以轻易理解。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人对该章节的理解仍停留在文字表面,非常肤浅,甚至不客气地说,有的专家学者也基本靠“蒙”,非常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先圣老子。

在本文中,我将以全新的视角,结合生动的图文,对第25章进行全方位、深入的解读。我深信,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迅速而深刻地把握这一章节的精髓。

【本文比较长,请读者朋友耐心看完,保证你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如果看完后有收获,请关注并点赞,本人将持续输出更多更好的图文分享回报。】

一、要理解第25章,就要先知道《道德经》是讲什么的?

《道德经》开篇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12个字就是《道德经》的主题思想——

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遵循的,而人类遵循自然之道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之道却并非恒定;

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被人类认知表达为一定的认知逻辑,而人类根据自然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的认知逻辑也并非恒定。

那些把这句话理解成“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之类的解读可以休矣!

这简短的12个字里,包含了6个重要的概念:

“道(①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可道(②人类对宇宙自然运行之道进行探索和掌握的实践活动),非常道(③人类探索并掌握了宇宙自然运行之道后,形成的认知和实践之道);

名(④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中,天生自然的因果关系)可名(⑤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将宇宙自然中天生的因果关系进行归纳和演绎,形成可供利用的认知逻辑,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非常名(⑥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认知逻辑是与时俱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理解了以上《道德经》最重要的6个概念,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书的主题脉络——从第1章到第39章,重点围绕“道可道,非常道”展开论述,是《道德经》的认识论、认知论;而从第41章到81章,重点围绕“名可名,非常名”展开论述,是《道德经》的方法论、实践论;而第40章是从认知论到实践论的过渡章节。建议读者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来加深对《道德经》主题脉络的理解。

《道德经》主题脉络示意图

二、第25章在《道德经》中的定位

找准章节定位,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章节的主题。下面是第25章在《道德经》中的定位示意图:

第1章至39章,是讲“道可道,非常道”的,第41章至第81章,是讲“名可名,非常名”的,第40章是整部《道德经》的转折过渡章;而第25章,是前半部《道经》“道可道,非常道”的转折过渡章——第25章之前,讲的是“道可道”,即认知方法;第25章之后,讲的是“非常道”,即认知的结果。有兴趣的朋友按照这思路去梳理一下,看我讲的有没有道理?(当然,《道德经》的文字穿插性极强,大致是这个脉络,不可生搬硬套。)

知道了第25章的定位,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一章讲的就是【如何”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只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分析,就可以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那么,重头戏终于来了——

三、一张图,解锁全章所有神秘莫测的概念

我根据第25章的文字,绘了一张示意图,我相信,这张示意图一定会让不少朋友茅塞顿开——除非你铁了心要抱着你的旧思想不放!

下面我们把文字和示意图结合起来,详细分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这一章的主题是“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这第一句所描述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个“道①”,即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永恒法则。

♥本句的难点是“先天地生”和“可以为天地母”,我们先把这两句放下,等讲完整个章节后再来理解。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一句讲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可道”之“道②”。先给这个混成之物起个“名”,就叫做“道”,这个“道”指“道①”

那么“强为之名曰大”是什么意思呢?“强为之名曰大”中的“名”≠“吾不知其名”的“名”。“吾不知其名”的“名”就是指“名字”,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是一样的;而“强为之名曰大”的“名”指的是“名⑤和⑥”,意思是:我们人类并不知道这个叫做“道”的“混成之物”所有的因果逻辑关系,但我们还要正确地认知它,要长期与它打交道,怎么办,所以勉强地认为它的因果逻辑关系是“大”,包含了所有、一切、全部的因果逻辑关系。

所以,这句话是讲“可道”的,即我们怎样对“混成之物”产生认知的,并不是起个名字那么简单。传统解读说什么相当于“刘备字玄德”,这样解释很肤浅,而且很荒唐!

♥本句的难点是一前一后两个“名”,并非是一个意思——“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意思是给“混成之物”起个名就叫“道”;而“强为之名曰大”是在归纳、演绎“混成之物”的因果关系,对它产生认知逻辑,这个认知逻辑叫“大”。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大”是混成之物包容一切的因果关系,是人类对混成之物的“认知逻辑”。那么,这么“大”一个混成之物,我们怎样去进一步可道、可名呢?“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9个字就是可道、可名的具体方法。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最初的文字是“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参阅),这不就是大白话吗:这么“大”的混成之物,包含了世界寰宇——大曰寰,我们怎样去可道、可名呢?那就去“德”呀——寰曰德,象盲人摸象那样一点一点“德(得)”,慢慢地对它产生认知,形成我们人类自己的认知逻辑。那么怎样去“得(德)”呢——德曰反,以我们的认知思维能力对混成之物进行“反(馈)”,一代接一代积累,不就把“道可道,名可名”落到实处了吗?

♥本句的难点是文字,在流传过程中被改动,以致于我们无所适从。但从更早版本流传下来的“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来理解,就一目了然。但即使如此,也不应该把这句话理解成什么“道的运动状态”,这样理解就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我们人类在对混成之物“道①”这个认知对象,慢慢地反馈、慢慢地获得的历史长河中(可道之道②)中,慢慢形成了无数的“道”(非常道之道③),而在这些无数的“道③”中,有四个都有“大”的属性,即大道、天道、地道、人道,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四个包容万象的“认知逻辑系统”,简称为:道、天、地、人。

♥本句的难点是对“道、天、地、人”的理解,这“域中四大”并非是实在物,而是从“混成之物”中可道、可名出来的四大认知逻辑。这一点,我们单从文字表面的逻辑勾连就能推导出来,并不需要多费口舌进行辩论和辩解。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四句话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逻辑严密,揭示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这个章节主题跃然纸上、显而易见、一目了然。而传统的解读只能用支离破碎、前言不搭后语来形容。我们可以从下列图表中加深体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句在本章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进一步描述人类认知宇宙自然而形成的“四大逻辑系统”的主次关系;二是承上启下,相当于是第26章至第39章的一个总纲领,而第26章至第39章论述的正是各种各样的“非常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揭示的道理是:人类在构建社会文明逻辑(人之道)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对生存环境的认知逻辑(地之道);在构建对生存环境的认知逻辑时,首先要考虑对宇宙体系的认知逻辑(天之道);在构建对宇宙体系的认知逻辑时,首先要考虑最本源的“大道”,而大道的法则就是自然。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解决开头的遗留问题,那就是“先天地生”和“可以为天地母”应该怎样理解?如果读者朋友真正阅读了以上的分析,我觉得起初可能不理解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有物混成的“自然运行之道”,到“人类社会的治理实践之道”,是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道”中的四大逻辑系统:道、天、地、人。那么“混成之物”和“天、地”是什么关系呢?“天、地”是人类的“认知逻辑”,这些“认知逻辑”正是从“混成之物”中通过“道可道、名可名”而“生”的,它们难道不是地地道道的“母子关系”吗?

声明:如果觉得本人所讲有一定道理,请转载并广为传播。本人观点不设置版权,可根据个人需要随便引用。本人欢迎有理有据的探讨、批评和反驳,不太喜欢诸如“离题万里”“脱离本义”“气死老子”之类毫无建设性的武断指摘。

0 阅读:3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