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练拳不敢造次,生怕越雷池一步。其实大可不必,意念紧,心就拘束。气血不通,筋骨不得滋养,周身就不通透。规矩不是死的,打拳因人而异。练拳之人常陷入误区,以为死守规矩便是正道。
实则不然,王羲之的字与黄庭坚的字各有千秋,拳法亦是如此。真正的功夫不在于形似,而在于能否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规矩是根本,但绝非枷锁。
千人一面的拳法只是空架子,唯有万法归宗,方能证得大道。符合规矩,持守住根本。拳是什么?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就无所谓对错。千人一面,不叫拳。万法归宗,方证道。

不合时宜的事,不要做。态度决定事态走向。承前启后是宗师,城狐社鼠是小人。都道,成者为王败者寇。我说,浅水难放搁浅的龙。痴人前不可说梦,达人前不可言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初来乍到,要先懂规矩。资历深厚,也不要倚老卖老。越有功夫,越要藏。忍不住,就走泄。楚弓楚得,不为一己私利,民族为大。拳达八方,才是一代豪杰。敢犯天下之大不韪,不是莽夫,就是枭雄。
没入门,废寝忘食;拳上道,朗朗乾坤。拳法之妙,在于中线。得中线者得势,失中线者失机。太极拳看似柔和,实则暗藏杀伐,胜负往往就在一步之间,谁能抢占对方中线,谁就能掌控全局。

踏中夺位,太极拳技法。意为,步占人中,夺人体位。太极拳步法,有独到之处,虽不多见蹿蹦跳跃,但步步为营是一定的。打拳,开始非常关键。一步就放在要害上,基本就结束了。
武人,没有不守中的。一旦失中,想翻盘,谈何容易。为何老强调,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你不练己中,就摸不到人中。踏中夺位,练拳出脚先定中轴,自己稳固了,才有资格夺位。正位,都在重心线上。
谁占了这条线,谁就得先机。初学之时,需懂规矩;功夫深厚时,更要懂得藏锋。楚弓楚得,不为私利,民族为大。拳达八方,方显豪杰本色。敢犯天下之大不韪者,非莽夫即枭雄。

未入门时,废寝忘食;拳上道后,朗朗乾坤。与人交手时,一步踏在对方中线上,上掤下衬,夺其位而逼其让。对方一旦失位,需立即跟进,占得先机。步法之精髓,尽在于此。
占中即得势,得势则出手硬气,招招顺遂;反之,若被人占中,则处处受制,劲路被封。练拳先练大形。大形能夺位,空间能制胜。所谓"得理不让人,占中吃死牛",即是此理。
破绽何在?让你失中的便是破绽。高手过招,不急于出手,而是先观其动态,一旦发现破绽,便如鹰隼扑兔,一步踏中,封死所有变化。许多人练拳时,步子到位而人未到,此为大忌。

对方若迅速换胯,反而会抢占你的中线。拳架练什么?练的是空间。用拳打人是拳,用空间制人亦是拳。出腿时需留意落脚点,中线是否与腿的方向一致。若不一致,便是歪斜。
斜能打正,歪则必败。踏中的本事若没有,周身劲力也难以整饬。因为你不在该在的地方。练拳不走样,中线不失位,此拳方能练下去。学会踏中,便能夺人位;夺人位,便能制人先机。

拳法如人生,中线即正道。守得住中线,才守得住根本;夺得了中线,才夺得了先机。浅水难养真龙,唯有中线通透,方能纵横捭阖。中线之争,胜负一念。得中者王,失中者寇。拳法如此,人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