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尾闾过电身法瞬变?惊炸劲终极奥义,不懂这三急永远打不出整劲!

功夫大,不一定就好,练武能得善终的是大福报。存在即是合理。看不懂,别轻易否定,换个角度去想想。所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

功夫大,不一定就好,练武能得善终的是大福报。存在即是合理。看不懂,别轻易否定,换个角度去想想。所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真和假,不会相隔万里,就隔着一张纸。什么叫真假难辨,假的比真的还像真的。师父教徒弟,留一手,徒弟就废了,差一句话,成色差多了。做人真诚一点,有好处。

既然是传拳,就别吝技。徒弟也要认真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功夫出不来。练武要持之以恒,功夫才能积淀。没有所谓的,练成了就不练了。任何一门东西,都是艺无止境,需要终身追求不懈。

所谓,生命不息,修行不止。人生本无意义,你赋予它意义,从此会与众不同。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好比知道拳在练什么,做到了然于胸。

练拳的人常有误区,以为手快就是功夫高,殊不知真正的劲力来自身上。手再快,若无身上支撑,不过是花架子。功夫的深浅,不在招式多寡,而在身上三处能否“急”起来,丹田、两肋、尾闾。这三处活了,拳劲才真,否则终是徒劳。

丹田急:劲力的发动机

常人打拳,手忙脚乱;高手过招,身上如电。差别何在?丹田的急缓。丹田是劲力的根,不会用丹田,拳脚再快也是无根之木。所谓“急丹田”,是指快速塌缩丹田,如同水泵抽水,一颤一劲。

初学一拳一颤,高手却能一拳三颤,甚至更多。贴身短打时,距离极近,唯有连续短促发力才能占上风。若只动手,不动丹田,劲力便散,打人如搔痒。

丹田急,身法才活。高手丹田如弹簧,高频振颤,带动周身。练拳时,手是枝叶,丹田才是主干。主干不动,枝叶再繁茂也是虚浮。许多人练拳多年,却只会用手,身上僵滞,就是因为没练出丹田的“急”。

两肋急:横劲撑竖力

光有丹田还不够,两肋若不会开合,劲力便缺了支撑。两肋如鱼鳃,能快速张开束紧,横劲才足。横劲是竖力的根基,无横不竖,无竖不横。许多人打拳直来直去,就是因为两肋不动,劲力单一。

两肋急,身上才整。整不是僵,而是活中有整,整中有活。练拳时,两肋要随丹田而动,开如弓张,合如箭发。横劲足了,打出去的拳才有穿透力。否则,光靠手臂之力,打人如推墙,费力不讨好。

尾闾急:身法的开关

身上要快,尾闾是关键。尾闾是身法的调节器,一念之间,身形可变。尾闾急,如过电,一念惊起,身形瞬变。实战中,能否由正门突转偏门,全看尾闾是否灵敏。尾闾活了,身法才奇正相生,让人捉摸不透。

尾闾急,身上才灵。许多人练拳,身形呆板,就是因为尾闾没练活。尾闾如舵,舵灵则船活,舵滞则船僵。练拳时,尾闾要随势而动,不可死守一处。身形变化,全在尾闾一念之间。

三急合一,功夫自成

丹田、两肋、尾闾,三处急,身上才真活。身上活了,手上自然不慢。许多人追求手快,却忽略了身上,结果越练越偏。手快不如身快,身快不如心快。心念一动,身上三处齐急,劲力自然透达。

打拳怕停,一停势就断。过招时,电光火石,哪有时间犹豫?身上若慢,手再快也是徒劳。老话说:“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进的是身,停的也是身。身上不停,手上才有用。

练武如修心,急的是身,沉的是意。身上急而不乱,手上快而不浮。功夫深了,自然明白:劲不在手,而在身;身不在形,而在意。

拳无真假,只在功夫深浅。身上三处活,假拳也成真;身上三处僵,真拳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