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 著
正如《易经》的“综卦”所揭示的道理一样,因观察者所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自然就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所以,当前的人们要想更深入全面的学习把握老子《道德经》的精妙,必须要在思想境界和视角格局上达到老子应有的高度和层次,当代的普通人如何能达到他应有的高度和层次呢?
当代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边界思维”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所谓“边界思维”,就是说在一个体系内或者维度下的真理,到了另一个体系或者其他维度下可能就是彻底的谬误或者自相矛盾,即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的领域范围和因素条件,超出这一范畴可能就会残缺不全甚至是自相矛盾,考虑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遵循“边界思维”这一重要法则,首先要了解和清楚这个问题的边界在哪里,否则就是聪明如牛顿和爱因斯坦之类的大科学家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比如牛顿在宏观经典力学方面的三大定律在当时几乎覆盖了整个宇宙,被当时的人们奉若神明,认为它们是无缝的,无懈可击的。然而到了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人们才赫然发现真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而精密,仅靠牛顿宏观世界的真理始终无法解释处于宏观世界和超宏观世界重叠区域的问题,于是人们逐渐接纳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及至波尔发现波粒二象性及量子力学理论而震惊世界的时候,连爱因斯坦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我的理论和实践验证,明明都是准确无误,行之有效的,为什么面对新的领域就无所适从甚至是自相矛盾呢?
天圆地方,盲人摸象的必然结果
其实这个道理跟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盲人摸象”,是一样的道理,因为生理的缺陷,盲人只能通过触摸的方式去认知现实。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描述出不一样的大象,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种片面感知世界的方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导致结论与现实相差很远,但就他们具体掌握的局部状况而言又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每个盲人都抓住了事实的一小部分,但没有人掌握全部的情况。每个盲人对于大象的认知也都局限在他自己真实体验的那部分,他们都没能做到站在更高的视角和维度把大家的体验从事实中抽离出来,因此而各执一端,无法统一。我们在理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最肤浅的层次上,认为它是用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以偏概全的人。
但其实,这个故事有个更深层次的辩证哲学含义,那就是: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其实都是世界真相和世界全貌的“盲人”。我们普通人在认知现实世界本源的时候,虽然没有生理缺陷,但因为思维格局和视角立场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而科学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科学家犹如天赋异禀而又训练专业的运动员,在其较强综合天赋的前提下,再借助专业训练的手法或者高级设备的辅助,赶在了认知世界这个赛跑队伍的最前沿,但就当时而言,他们也并没有掌握“边界思维”的自然法则及其重要意义,更不敢像哲学家那样大胆的想象或者猜测世界有多少重维度。比如,古人就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把“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理所当然地看作当时亘古不破的真理,为什么人们常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和过程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仍然处于当下人类认知的共同层次上,无法跳出当下时代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因此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也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和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牛顿发明宏观世界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正当其时,数据完备,条件成熟,波尔发现量子力学理论亦是如此,他们都没有错,也都很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光荣使命,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最好证明。科学和哲学研究向来讲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牛顿和爱因斯坦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发现世间万物“动起来”的现象则没有问题,而要搞清楚宇宙这“最初的一击”,则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在里面。因为当时的科技手段和观测技术根本无法提供更纵深和完备的现实数据,量变无法达到质变,精准的建模能力和精密的逻辑运算能力就无用武之地,在面对如此高深的问题时他们仍然如盲人摸象里的盲人一样,无法准确的判断事物的整体结构和本源,但这也是那个必须经过的积累量变过程。
虽然单个盲人都没有说出整体的大象,但就大象整体来说某个盲人还是掌握了大象的局部现实,若能用更多的时间摸索出更大区域,或者是再有个总体统筹的盲人把大家的结论都汇总整理在一起,再按大致方位按搭积木的方式画出来,也就出现了大象的雏形结构,类似于科学家模拟的数学模型结构,也许这个方法和建起来的模型对于明眼人看大象或者所谓的上帝看世界仍然不尽完备,但这才是人类认知世界应有的方式,以“盲人摸象”的方法科学探索感知世界,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逻辑哲学的思考世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这也正是牛顿说出“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真正原因所在,然而,巨人的肩膀亦有其高度的上限,也不可能无限拔高。因此,牛顿不明白相对论的精髓,爱因斯坦亦对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将信将疑,都是一个合理的存在。因为,不是他们不足够聪明,也不是他们的科研逻辑不够完备,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局限性和科技手段发展水平,限定了他们在更高更深领域探索发现的高度,进而决定了他们所能看到的世界本源和事实真相有多大。所以,我们要想彻底领悟老子《道德经》的精妙,必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修养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视角格局,以期达到老子应有的高度和层次,和他在同一个视角下观察和讨论世界万物的全貌和本质,即在同一个边界内,同一个频道上观察和讨论同一个事物,比如古圣先贤都说“天圆地方”,而今天的普通人站在宇航员的视角亦都知道“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的近似球体“。
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球中
正如庄子在“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里所揭示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未知的领域,总会因为本身眼界和格局的差异,造成这样或那样的视觉盲区和盲点,而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眼界和格局,而不同的眼界和格局又最终决定了这个人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就像寓言里所诠释的那样,并不是小鸟比青蛙更高明,而是它飞的足够高,看得更加广阔和全面而已,也并不是青蛙视而不见,而是它所处的高度和井口的大小,综合决定了它的盲区和盲点必然存在。
井底的深度和井口的大小,决定了井底之蛙的视野
当然,光有平台和高度还远远不够,因为你如果对眼前的事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终究也是白搭功夫,因此,要想彻底领悟老子《道德经》的精妙,还要拥有《易经》层次“错综复杂”的综合辩证思维方式和“万变不离其宗”的易理知识。正如《易经》的“综卦”所揭示的道理,“屯”和“蒙”,“需”和“讼”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甚至是“泰”和“否”,“家人”和“睽”亦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但这在“正常的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很多人读了老子之后,就感觉是一头雾水,说的都是一些前后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东西,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对隐含在万事万物属性关系中的对立统一性即矛盾规律性不甚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但当前的哲学研究及科学事实已经证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圣人与一般普通人层次和学识的差距,其情形就如人类学习数学知识一样,一般普通人的心智水平还处在幼儿园数数的阶段,你偏要让他(她)去熟悉大学层次的函数微积分的知识,那不蒙顶才怪呢!
小朋友哭着喊着说,3*5太难了
但也唯有如此,也才能让人类真正领悟老子《道德经》的博大精深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哲学思想精髓。古人说“善易者不占”,其实“善易者更能解老”,魏晋时期的天才少年王弼既善于解易又善于解老,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因为任何人一旦站到了那个高度和层次,一旦掌握了《易经》对世间万物“错综复杂”、 “翻来覆去”的解析方式,于世间万物之理自然也可以像宇航员上下左右地观察地球一样,玩弄于股掌,了然于胸,进而达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至简至臻境界。因此,吾所独创的“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 哲学研究新体系则以《道德经》中所言的“有无”为本体论,因《易经》的阴阳太极为认识论,以五行生克为方法论,本书的解读也更多倾向于对《道德经》中关于“有无”、“无无”综合辩证关系的打开方式和战略研究方向的阐述,而较少兼顾《易经》和《道德经》中具体综合辩证关系案例的解读,那是我后续专门解读《易经》和《道德经》的时候所要重点阐述的问题。
那么历史上除了天才少年王弼既善于解易,又善于解老,通晓老子的核心精髓外,还有谁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和境界呢?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庄子的“鲲鹏”预言,是如何一举奠定了他,足可比肩老子的哲学研究新高度的。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万物必经的轮回之道:“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