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不适用于嫡长子继承制

不朝鸿 2025-01-07 19:56:08

西周的周天子,共12位,除了周孝王(夺了自己侄子的天子之位,不过最后还是还给自己的侄子,没有改变周天子的传承。)之外,都是嫡长子继承。总有些杠精会跳出来,说嫡长子继承制,从武王开始就是错的,武王是次子,真正的嫡长子是伯邑考云云。

首先要说的嫡长子继承制,创立者不是文王,也不是武王,而是周公旦。周公旦是辅佐的武王嫡长子成王没错,但是周公旦是在制度或者法律上,明确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个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文王传位到武王,武王传位到成王,都是没有疑问的,也没有明确的规则,只是周公旦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明确了此后的周天子传承规则。也就是说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规则,起点是周成王本人,而武王也不在这个规则之内,更何况武王的兄长伯邑考。

其次要说的是伯邑考本人。武王是嫡次子,肯定有兄长,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伯邑考是不是嫡长子的名字?这个名字其实是有些不符合周人的命名习惯,比如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等,但是这不是重点,伯邑考肯定是死在文王之前的,这个也是没有疑问的,所以武王在文王死的时候,是文王在世的最年长的嫡子,这一点也是没有疑问的。文王死的时候,没有嫡长子继承这一制度,而且处于讨伐商朝的关键时期,最合适的继承人毫无疑问是武王,事实也是证明了的。

再其次,伯邑考有没有后裔?周初的史官,相对来说是有节操的,没有这一方面的记载,也没有伯邑考多少岁死掉的记载。而且根据周人的传统,嫡子都是要分封的,文王武王都死掉之后,周公旦这个四哥,也没有亏待自己嫡亲的弟弟们,分封人人有份,而且还都不是小国。如果伯邑考有后裔,即使没有封到大国,也绝不会亏待,有分封必定有记载,没有记载,大概率是没有后裔可分封,没有后裔可分封,要么是死的早,要么是无后,不管是死的早,还是无后,其实都不符合继承条件。

再其次,周成王地位不可撼动,嫡长子继承制必须从周成王本人开始。周武王打败商朝,建立周朝,当了三年周天子,死掉了,死的时候年龄大约是五十四岁,成王未成年,大约小于十四岁,也就是武王大概四十岁的时候生的成王。武王四十岁的时候生的成王,之前没有儿子吗?答案肯定是有的,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晋叔虞是成王之弟,其他的应该是武王的其他儿子。再说成王之母是邑姜,邑姜之父是姜太公,那周天子必须是邑姜之子,邑姜之子成王和晋叔虞在武王之子里面并不年长,区别且尊贵于武王其他儿子的地方是姜太公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嫡子其实是给邑姜之子设定的,因为之前没有。同时周公后来的宗法制度规定同姓不婚,进一步确定了周天子和姜太公系的世代联姻。

以周公的功绩和能力,能够得到准天子的待遇而不能取彼而代之,可见武王一系与姜太公一系联姻的实力是压倒性的。所谓的嫡,其实从制度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实力来的,实力强的是嫡,实力弱的必须不是嫡。

总之,伯邑考不适用嫡长子继承制,因为这个制度是其死后才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专为周成王合法合规继承周天子之位制定的,而且伯邑考其本人也没有争夺嫡系的实力。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