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丨医声老何
编辑丨医声老何
提起药物性肝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药。中药是不是罪魁祸首?其实,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才是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幕后黑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滥用对乙酰氨基酚引发的肝损伤远远高于中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退烧止痛药,很多人认为它无害,随意服用。而超过推荐剂量时,它对肝脏的损伤是致命的。在美国,每年有数千例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即便在中国,这一现象也不容忽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对乙酰氨基酚有如此高的风险,为什么还广泛使用?原因在于它的短期疗效好,且副作用在推荐剂量下相对较低。而问题出在,人们往往不注意剂量控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导致肝脏不堪重负。
相比之下,中药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上常常被妖魔化。大多数中药在合理使用下是安全的。当然,任何药物,包括中药,滥用或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肝脏问题。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身体的整体状态,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在西医看来,药物性肝病的主要机制是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直接攻击肝细胞。而中医则认为,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再加上药物毒性,肝脏便会失去自我调节功能。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可以互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性肝病的成因。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后,体内的一种叫谷胱甘肽的物质会迅速耗竭。谷胱甘肽是肝脏解毒的重要成分,一旦它耗尽,毒性代谢产物就会直接伤害肝细胞。这一机制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与此相对,中药中的某些成分,确实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引发肝损伤,但这通常是由个体差异或滥用引起的。例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确实存在肝毒性风险,但这种药物早已被严格限制使用。中医师在开方时也会特别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避免对肝脏的伤害。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病时,西医倾向于通过药物辅助肝脏代谢有害物质,中医则注重疏肝理气、养肝护肝。比如在急性肝损伤时,西医会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来补充谷胱甘肽,而中医则可能会使用茵陈、柴胡等药物来疏肝利胆,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这与人们对药物的滥用以及缺乏药物知识密切相关。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药多吃点效果更好”,殊不知这正是导致肝脏损伤的根源所在。
从临床统计来看,对乙酰氨基酚引发的肝衰竭比例远远高于中药。而很多人对这一点并不知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对药物性肝病有一个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中药虽有个别案例被报道为导致肝损伤,但这些案例往往缺乏关键的科学证据支持,或者是由于药物滥用、过量使用导致。实际上,合理使用中药时,肝损伤风险是非常低的。相比之下,西药,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往往因为不经意的过量服用而引发严重的肝脏问题。
现代医学强调精准医疗,要关注药物的疗效,还要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在有肝病史或长期服药的患者中,需要更加小心。
许多患者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往往会忽视其他同时服用的药物是否含有同样的成分。这就导致了无意中的药物过量,最终引发肝损伤。我们必须强调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总结来看,药物性肝病的真正风险往往被误解。中药并非罪魁祸首,相反,很多西药,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才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肝脏的关键在于科学用药,避免滥用或过量。
对于药物性肝病的预防,中西医结合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西医通过现代药理学手段帮助肝脏解毒,而中医则通过调节肝脏功能,帮助机体恢复平衡。两者结合,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最后,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正确认识药物性肝病,从源头上防止肝损伤,才能真正做到未病先防,健康长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