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末茶:
刘颖在用末茶点茶。
西晋杜育“焕如积雪”。南朝陶弘景“茗有饽”。到明代文必正“浅瓯吹雪试新茶”。这种饮用茶汤表面沫饽的饮茶习俗流传千年。而这种沫饽产生,离不开一种茶品:末茶。
末茶:是各种形状的干茶在外力作用下成为粉末状态的一种茶品。
末茶的生产最早见于陆羽《茶经》:“末之上者,其屑如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碧粉飘尘,非末也”。当时还是粗颗粒的。
生产的方法有人工粉碎和天然风化。
人工粉碎:有捣臼,碾子,石磨等工具以及茶叶加工过程自然破碎。
天然粉碎:存放久了天然风化成茶叶碎片使叶脉与碎末子分离。
加工末茶的原料有:
饼茶,在唐宋时翻采用蒸茶制团工艺,用捣碎或研碎。
散茶,用石磨磨碎。
饮茶千年,其茶叶经历了原叶,粉碎磨细,恢复原叶的过程。其原理是:茶叶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水浸出物析出的速度越快。当茶粉细度达到接触到水就能析出其内含物时,注汤击拂乳成花就成了自然。这个时期就在二宋时期,当时的茶粉磨得有多细,姚国坤,程启坤二位老师,用放大镜细数四川绢筛孔目,数的结果是最大为三百目。
明代史学家邱濬对唐宋末茶生产历史作了一个言简意骇的陈述:“茶有末茶,叶茶……唐宋用茶,皆为细末,制为饼片,临用而碾之,唐卢仝诗所谓首阅月团,宋范仲淹诗所谓碾畔尘飞者是也,元志也有末茶之说,今世惟闽广间用末茶。而叶茶之用,遍于中国,而外夷亦然,世不复知有末茶也”。
近年来,随着点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各地正在恢复末茶生产。在古代末茶生产的基础上,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加工天然蒸青超细微粉体。
现代末茶大体上具有六大特点:
1,超细微粒径中值为3—10微米。
2,原色,原味,原质。
3,清香,清口,略带青(草)气。
4,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含量比较高。
5,兼具吸湿性和吸味性。
6,系绿色食品,符合环保潮流。
二,关于抹茶:
唐宋时期,也就是日本的平安时代(794年- 1185年),日本曾多次派僧人来中国学习,茶也就是这一时期东渡,开启了日本的饮茶文化。最初被带回国内的茶叶是非常珍贵的,一度是作为药用。
由于茶叶珍贵,会非常小心用布包好,放入瓷陶容器中精心保存,片状的茶叶当时叫“薄茶”,也舍不得研磨成粉饮用。
第二年新茶出来后,陈茶作为新茶茶包周围的填充物被保存起来,年复一年,薄茶随着年份长久而得以自然风化,茶叶的叶柄叶脉和叶肉分离与叶肉碎裂,产生了一种新的茶叶产品:抹茶。
抹茶的制作是十分繁琐且细致的,尤其是在切茶工艺中,需除去了茶叶的叶柄与叶脉。所以日本在末茶的末字上加了提手旁,以区别中国末茶,以表示又添加了劳动而成品。
九宇董俊杰慱士团队在南宋斗茶賽场。
三,末茶与抹茶的异同
末茶:以茶叶整叶粉碎的末子称之谓“末茶”。
抹茶:剔除茶叶叶柄与叶脉粉碎的末子称之谓“抹茶”。
茶叶中叶柄和叶脉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占茶叶中15%左右的纤维素经改性后转化成为多糖类,在仿宋点茶中会增加其沫饽的粘稠,使沫饽发立。多糖会使沫饽口感更丰富。这也是宋代点茶点到最后会“乳雾汹涌,溢盏而起”的原因之一。
而剔除叶柄和叶脉后的茶末,茶氨酸茶蛋白等茶叶有效物质单位浓度提高,其滋味的鲜爽表现得尤为出色,但击拂沫饽的产生和发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末茶与抹茶,都是东方文明的结晶。
茶,伴随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走进文世界,茶叶与人类的生存文明共生。
茶,也必将伴随人类走向未来,茶叶与人类发展文明共舞。
参考资料:
《中国茶经》陈宗懋主编
《日本抹茶文化的前世今生》小川老师
《点茶~南宋皇城根下的文化记忆》阮浩耕、彭克荣主编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