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宋代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唐代的模式。唐代的考试制度已然较为完备和成熟,为宋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尽管宋代考试制度的整体框架与唐代相似,但其细节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出入。这些出入或许体现在考试的科目设置、选拔标准的侧重点、考试的流程安排等方面。不过,鉴于其对于整体制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为了避免过于繁琐的阐述,我们可以暂且将这些细微的差异略去不讲。
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的是,宋代科举所带来的影响,却与唐代有着显著的不同。唐代的科举为社会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得更加活跃。但在宋代,科举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由于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科举在宋代备受重视,录取的人数大幅增加。这不仅为国家输送了众多的文官,还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例如,在许多地方,无论家境贫富,都以培养子弟读书应考为荣。而且,宋代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方针对于宋代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文化角度来看,宋代科举的兴盛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峰,众多文人墨客通过科举崭露头角,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要说的是,在唐代,门第势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在那个时候推行考试制度,参与应考的人员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门第世家的子弟。这些门第子弟成长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政治氛围的家庭环境之中。在家庭内部,他们接受着良好的家教熏染,耳濡目染之下,很早就知晓了许多政治方面的典故和规则。所以,一旦步入仕途从政,他们相对而言更具应对之法,处理事务也更为得心应手。
如此发展累积到晚唐时期,曾经显赫一时的大门第逐渐走向堕落和衰败。此时参与应考的人员,大多数变成了那些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这些穷书生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除却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应考的科目上,专心钻研文选诗赋,或是埋头苦记经籍内容之外,国家并未针对他们提供系统的、全面的教育。曾经在门第世家中传承的家训也不复存在,对于政治传统方面的知识更是茫然无知。正因如此,“进士轻薄”这句话,成为了晚唐时期广为流传的一句流行语。
这种状况因循延续到了宋代,除了吕家、韩家等少数几个家庭还保留着一定的门第传统之外,其余的门第传统几乎完全消失殆尽。来自农村的子弟、出身贫寒的白屋书生,以及地处偏远地区的考童,突然间科举中试,得以进入仕途。然而,由于他们缺乏长期的政治熏陶和实践经验,对于实际的政治事务自然不免感到生疏和难以适应。至于个人的学识修养方面,也是一切都无从谈起。比如说,在处理具体政务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官场规则和政治策略的不熟悉而出现失误;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时,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见识和判断力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在唐代的考试中,存在着公卷和通榜这样独特的制度。所谓“公卷”,指的是考生将自己平日里的诗文创作成果,在到达中央之时,广泛地呈送给政府中那些擅长文章且富有学问的前辈大僚进行阅览审看。这些前辈们,在阅读了考生平日的作品之后,会率先对其进行赞扬和评定等级。在正式考试之前,早已有许多具有才华的考生,凭借着自身优秀的平日作品获得了客观的认可和一定的地位。
“通榜”则是指在考试结束出榜之时,依据社会以及政府中先辈们的舆论来选拔那些知名之士,并非仅仅凭借考试那一日的短暂表现来决定取舍。甚至有的主考官表现得极为谦逊,由于他们不了解这一次考场中的学术公众评价,不敢自行确定榜单,而请求他人代为确定榜次;更有甚者,请求应考之人代为定榜,而应考之人竟然还将自己定为榜首状元。然而,在当时这样的情况反而成为了令人称赞的美谈,并不被视为舞弊行为。
原本,考试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倘若能够清晰地理解此项制度的主要精神与本原意义,又何必将精力过多地耗费在细枝末节的计较之上呢?但总有一些人,想要利用这一制度的宽松之处来进行作弊。于是,为了防范作弊行为,政府不得不将这一制度严密化。这是所有制度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况。然而,当制度逐步严密化时,有时反而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而仅仅专注于防止弊端的产生。
宋代的考试制度,相比唐代要严格得多。在那时,出现了糊名之制,所凭借的真真切切就是考试成绩。实际上,考试成绩仅仅反映的是考试那一日的短暂表现。所以,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主考官一心想要录取他平日里最为得意的门生,然而由于实行了糊名制度,始终寻觅不出该考生的试卷,最终导致该考生名落孙山。像这样的情况,考试的防范制度虽然严格了,但有时反而难以选拔到真正具有才华的人才。
例如,在宋代的某次科举考试中,一位才华横溢的考生因为字迹不够优美,或者在答题时某个观点与主流稍有偏差,就可能被糊名制度所埋没,尽管他在平日里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学和深刻的见解。这种情况无疑是对人才的一种损失,也让人们对过于严格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反思。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个时代的考试制度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但如何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真正选拔到有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始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再者,唐代的考试工作主要在礼部进行,而考试通过后的人员分发任用则由吏部负责。在唐代,礼部考试中及第的考生,未必能够立即获得任用的机会。正因如此,他们当中仍有许多人会经过各衙门长官的辟署,在幕府中担任僚吏。通过这样的经历,他们能够事先对政事有一番切实的实习和了解。在幕府的工作中,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实际的政务处理,积累经验,熟悉官场的运作规则,为日后正式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宋代,由于经历了五代时期长期的黑暗与混乱,社会风气败坏,人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朝廷刻意采取奖励文学的政策,对科举极为重视。只要考生在科举中及第,就能获得不错的官职。然而,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宋代没有能够像唐代那样,还能保留得住两汉以来的一些切实历练的优良传统和美好意旨。
在两汉时期,官员的选拔和培养注重实际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基层的工作历练来提升官员的素质和能力。而唐代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种传统,让及第的考生有机会在幕府中实习政事。但宋代过于看重科举成绩,导致一些新及第的官员缺乏实际的政务经验和历练,在处理复杂的政事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在宋代的某些地方,新上任的官员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在应对自然灾害、税收管理等具体政务时,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或执行不力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政务的顺利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治理效能。
以上所提及的种种情况,皆属于宋代考试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总而言之,在宋代,考试制度的地位愈发重要,其规则也愈发严密。然而,尽管如此,它却并非更具实际成效。
尽管宋代政府长年累月地大力提倡科举考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使得社会学术的氛围得以重新活跃起来。在这种学术氛围的影响下,众多学子投身于学问的钻研之中,各类学术流派和思想学说纷纷涌现。例如,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多学者相互交流、切磋,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讨风气。
但与此同时,也正因考试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于是有许多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试图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现行的考试制度虽然在形式上趋于完善和严格,但在选拔人才的实际效果上却不尽如人意。这些人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领域,有的是在朝为官的大臣,有的是在野的学者,还有的是满怀报国之志的学子。他们基于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和建议。有的主张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对实际政务处理能力的考察;有的提议改进选拔机制,避免单纯以考试成绩定终身;还有的呼吁加强对考生品德和综合素质的考量。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有一种想法是试图通过学校教育来替代考试。这一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要知道,考试的作用仅仅在于选拔人才,然而在培养人才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回顾历史,在两汉时期设有太学,在唐代存在着门第教育,这些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然后政府的考试才有了可供选择的对象。
宋代的人们相当渴望积极地兴办教育,这种想法和努力确实是值得肯定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兴办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成的事情。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规划、充足的资源投入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兴办学校需要建造合适的校舍,聘请优秀的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而且,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例如,培养一位优秀的教师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验;建设一所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传承。
在宋代,尽管人们有着强烈的兴办教育的意愿,但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财政资金的紧张可能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社会观念的束缚可能限制教育的普及程度。所以说,兴办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到显著的成效。
其次,还有一种尝试是想要对考试内容进行变革,不再考查诗赋,而是改为考查经义。这一层的用意也是相当深远的。试想,若人人都只是学习诗赋,沉浸于风花雪月的描绘之中,用这样的标准来为政府寻觅和挑选人才,终究不是一种稳妥恰当的办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改革之后的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所得远远无法弥补所失。考查经义的方式反而还不如考查诗赋。王荆公(王安石)为此不禁叹息道:“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转变秀才为学究。”
在这一变革当中,其中的利弊得失有着复杂的缘由。比如说,诗赋虽然看似偏向于文学艺术的表达,但它能够考察考生的才情、想象力和文字驾驭能力;而经义的考查则可能会陷入对经典的刻板解读和死记硬背,限制了考生的思维和创新。再者,诗赋的评判标准相对较为灵活和主观,能够给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经义的评判则可能因观点的单一性和权威性而显得较为僵化。但关于这里面具体的之所以然,在当下这个时刻就不打算详细地阐述说明了。
基于上述的种种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项制度的施行必然需要其他相关情况的相互配合与支撑。倘若其他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此项制度所能发挥的功效以及其自身的性能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
就拿考试制度来说,它无疑是中国政治制度当中一项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制度存在。并且,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历经了长达一千多年以上的漫长时期。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它不断地有改革,不断地有演变。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深入思考,不断探索,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对考试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在某些时期,为了选拔更具实际才能的官员,考试内容会增加对政务处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在另一些时期,为了确保公平公正,考试的程序和监督机制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正是因为无数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的积累,考试制度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和演进。这绝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凝聚了无数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一直到了晚清时期,西方国家的人们仍然知晓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弥补他们政党选举制度所存在的偏颇和缺陷。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考试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和遗憾的是,我们对于以往那在历史上有着千年以上深厚根基的考试制度,竟然毫不犹豫地、一股脑地将其彻底抛弃了,不再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连一丝一毫顾惜的余地都没有留下。这着实是一件令人感到极为惊诧和奇怪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是,孙中山先生以其卓越的见识和高远的目光,重新将这一制度提出,并将其列为五权之一。这就好比珍贵的宝物被丢弃在泥土之中,而后又被重新捡起。
但是,我们对于此制度在历史上历经千年来的长期演变过程,依然大多没有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似乎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始终仅仅是我们独有的黑暗专制政治之下的一种愚弄民众的手段和策略。而如今再来推行考试制度,却被认为是另外一回事,总是好像不愿意与历史传统下的考试制度产生任何的关联。
实际上,这纯粹是我们所抱有的一种固执的成见,而非基于客观事实和真理的判断。可惜的是,在我这一番简短的讲演当中,对于这一制度也无法再单独地进行更为详尽和全面的阐述说明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的考试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和价值。例如,它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竞争机会,使得出身贫寒的有识之士能够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获得晋升的途径。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考试制度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
我们应当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为当今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全盘否定,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