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何以中国,何以文明:历史地理如何形塑中华文明

之前分享过许宏老师的著作《何以中国》,这本由葛剑雄教授所著的书也名为《何以中国》,两本书都旨在对华夏文明和中国起源与发展

之前分享过许宏老师的著作《何以中国》,这本由葛剑雄教授所著的书也名为《何以中国》,两本书都旨在对华夏文明和中国起源与发展进行溯源。

不同的是,前者聚焦于公元2000年前的中原文化变迁;后者则以中国历史地理为核心,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历史地理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历史发展演进历程。

可以说,围绕着中华文明历史,一个是讲述点,一个是扩展到面,由此对中华文明历史形成一种立体的观察和剖析,可以配合一起阅读。

葛剑雄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门生,其研究方向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那么这与历史或考古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历代地理环境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类社会有着复杂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之广,但自古以来,中国的疆域产生过许多变化,华夏大地的山川河流对中华文明的发轫和发展演变都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比如,为什么早在四五千年前,在山西襄汾陶寺、河南偃师二里头、浙江余杭良渚等地就出现了多处人类聚落和都邑,诞生出中华文明?

为什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区形成一系列中心性的文明聚落?为什么有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文明阶段?

为什么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会从北到南转移或延伸,从黄河流域跨越到长江流域?及至到海洋文化又是如何发展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形态有什么不同的发展?

诸如此类课题,可以看到,这些文明历史的变迁都与地理环境有着深切的关联。

纵观世界文明历史就会发现,凡是有两河的流域,因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都早早地诞生了人类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对于中国,或者说东亚地区来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是影响中华文明历史起源和发展的两大重要区域。

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使得中原地区形成成熟的文明形态,这里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使得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长盛不衰。

同时,因为中国处于东亚大陆,与其他地区有着高山荒原等地理障碍,也使得中华文明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严重冲击和破坏,可以保持独立发展,但也曾经因为封闭而缺乏对外交流和发展。

可以说,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发展出独有的特点和韧性,在数千年来没有中断过,这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葛老师的这本文集写得通俗易懂,风趣生动,阅读轻松,讲述的主题内容广泛,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多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