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金正恩

朝鲜驱逐舰下水发生“重大事故”金正恩判定责任人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观摩了下水仪式,提出严厉指责,称该事故为“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重大事故、犯罪行为”。报道说,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操作不慎,没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结果,船尾部分的...
比较遗憾。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了,但出现指挥和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了比较大

比较遗憾。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了,但出现指挥和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了比较大

比较遗憾。朝鲜5000吨级驱逐舰下水了,但出现指挥和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了比较大的事故。具体原因是,驱逐舰下水时,指挥人员不熟练,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底盘移动平行度要求。驱逐舰下水时,船台底盘移动平行度未能保证,导致船尾部分先脱离搁浅,部分船底破空,船体失衡。还有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船体失衡情况,导致船首部分也脱离船台。金正恩出席了此次仪式并在现场视察了仪式过程中的所有事故问题。由此可见,朝鲜在大型舰艇下水技术上仍然存在比较大的缺陷。不过朝鲜海军总体来说今年进步也很大。前不久下水的“崔贤”号驱逐舰,仅用了400多天就建造完成,并且还多次进行了各种武器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下水仪式出现的问题确实比较遗憾,我们可以看作是事故,也可以看作是改进的机会,只要朝鲜能够深入调查,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就有可能在今后的大型舰艇下水技术上,以及今后的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5月2

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5月2

朝鲜海军发生重大事故,新建驱逐舰下水失败,金正恩目睹全程,当场气坏了!5月21日,朝鲜的又一艘5000吨级新造驱逐舰下水,金正恩现场观摩。结果,下水过程发生了严重事故。从朝中社的报道来看,朝方使用的应该是横向下水法(原理请看图2)。但船头和船尾的滑板的下滑速度不统一,船头慢船尾快,船头还在船台上的时候,承托船尾的滑板就已经先进水。最终,整艘船恐怕是斜着卡在了船台上,船底的一些位置还被磨出了洞。新船下水宣告失败。当然,由于没有现场画面,这个过程只是根据报道的推测。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海军,这都是极为重大的事故。金正恩还在现场目睹了全程后,当场下令,要求有关单位对这起“犯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同时他还指示船厂,无论如何也要在6月的朝鲜党中央委员会全会召开前,将驱逐舰修复,因为这不仅是单纯业务问题,还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不得不说,朝鲜的造舰速度确实是太快了,仿佛开了挂一样——4月25日才下水了第一艘新型驱逐舰,上个星期的卫星图片中,驱逐舰还没彻底完工,这个星期就下水了。照这个速度,如果新舰破损得不是很严重,那用一个星期修复好也不是没可能。只是下水失败后再修补的驱逐舰,其舰身强度可能会下降,不排除也会有一些隐疾,随着使用才会修建被发现。这对于想快速提升海军实力的朝鲜来说,可能会有不小的影响。图1为资料图。
此次俄罗斯隆重举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最令人意外的可能就是这个人了。

此次俄罗斯隆重举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最令人意外的可能就是这个人了。

此次俄罗斯隆重举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最令人意外的可能就是这个人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他竟然没有亲赴莫斯科,而是在国内访问俄罗斯驻平壤大使馆,以此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奇,要知道,俄乌冲突中,唯有朝鲜派出士兵帮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斗,可见俄朝关系的紧密程度。最关键的是,在这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实现了互访,而且还签署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中有一条为“共同防御条款”,此条款被认为是俄朝之间军事同盟国的关系。而在俄罗斯举行如此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下,金正恩竟然没有出席活动,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俄胜利日当天,金正恩携爱女访问俄大使馆

俄胜利日当天,金正恩携爱女访问俄大使馆

【#金正恩访问俄罗斯驻朝鲜使馆#】#金正恩胜利日对俄最新表态#据韩联社5月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9日访问俄罗斯驻平壤大使馆,以纪念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并承诺稳定发展与莫斯科的关系。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9日上午在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陪同下访问了俄罗斯大使馆,向俄罗斯领导人和俄罗斯人民致以祝愿的问候。朝中社报道,在大使馆发表祝贺讲话时,金正恩谈及苏联军队和人民战胜法西斯主义的胜利之日的重大影响,阐述了朝鲜要“不断巩固发展朝俄关系的悠久传统……和战无不胜的同盟关系”的坚定立场。朝中社报道称,金正恩对大使馆的访问清楚地展示了朝鲜通过朝俄友谊巩固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强烈意志,并特别指出两国关系已经升级为“百年大计之战略关系”。朝中社还说,“平壤和莫斯科始终站在一起”。(编译/曹卫国)#普京与多位朝鲜将军握手拥抱#
难怪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没有亲自去参加莫斯科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原来朝鲜有更重要的事要

难怪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没有亲自去参加莫斯科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原来朝鲜有更重要的事要

难怪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没有亲自去参加莫斯科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原来朝鲜有更重要的事要办。金正恩亲自指挥了平壤进行了导弹部队和远程炮兵的演习。不过,金正恩到俄罗斯驻平壤大使馆进行祝贺,并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和朝鲜将永远在一起。俄乌冲突后,朝鲜加强了和俄罗斯的合作,用炮弹换粮食,换取俄罗斯的军工技术,朝鲜派兵入俄罗斯收回被乌克兰占领的库尔斯克。
今天莫斯科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活动上少了一个最不应该缺席的国家领导

今天莫斯科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活动上少了一个最不应该缺席的国家领导

今天莫斯科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活动上少了一个最不应该缺席的国家领导人!这个人就是朝鲜的领导金正恩!朝鲜是俄乌战争中唯一出兵帮忙俄罗斯的国家,俄罗斯与朝鲜如今是过命的交情,按道理金正恩不应该缺席如此重要的外交场合:首先,朝鲜与俄罗斯国土接壤,无需要绕行他国,不存在安全问题。其次,朝鲜出兵帮助俄罗斯收复库尔斯克,已经彻底得罪西方国家,不存在惧怕西方国家报复的问题。最后,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金正恩的身体或许存在健康问题,不想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见面被识破。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正恩在一次讲话中给出了答案,他说:“美方仍在坚持错误的判断和行为,继续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但朝鲜的主要敌人是战争本身,而非美韩等特定国家或势力。”朝鲜被美韩制裁了20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按常理来说,敌人不就是天天制裁自己、搞军演吓唬自己的美韩吗?可金正恩偏不这么说,他说真正的敌人是战争本身。这话乍一听有点绕,其实背后藏着朝鲜满满的辛酸和智慧。咱先说说历史那道坎。1950年的朝鲜战争,把半岛炸得稀巴烂,经济直接回到解放前,无数家庭骨肉分离。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几万英烈也长眠在那里,战争的创伤刻进了朝鲜人的骨子里。金正恩没事就带人去看战争遗址,看着墙上的子弹孔、地里的哑弹,谁能不害怕战争?在朝鲜人心里,战争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可怕,这是刻在集体记忆里的恐惧。再看现实压力,美韩制裁就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割着朝鲜的经济。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总不能说是政府没本事吧?金正恩把敌人说成战争,一下子就把锅甩给了抽象的战争威胁。你想啊,美韩天天搞军演,这不就是战争风险吗?日子紧巴巴不是政府无能,是战争恶魔在捣乱,这样既能在国际上博点同情,又能给国内一个交代,缓解执政压力,一举两得。从朝鲜的主体思想来说,他们讲究政治自主、经济自立、国防自卫。要是直接把美韩定义为敌人,相当于承认自己处于被动防御的位置,跟“自主”的原则有点冲突。但把敌人说成战争,那就不一样了。我发展核武、搞导弹,不是针对谁,是为了防止战争,是“以战止战”,完全符合主体思想里的国防自卫。而且在外交上也有弹性,一边喊着要自卫,一边说可以对话,进可攻退可守,灵活得很。还有外交策略上的考量。朝鲜被美日韩军事包围,实力又悬殊,就像穷人家里放菜刀,发展核武器是自保的无奈选择。把战争说成敌人,既能保持威慑力,让美韩不敢轻举妄动,又留了一条后路。要是美韩愿意解除制裁、停止军演,朝鲜随时可以坐下来谈,不会把话说死。同时,以和平捍卫者的形象在国际上活动,更容易获得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毕竟谁不讨厌战争呢?说白了,金正恩这是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智慧。把敌人从具体的国家变成抽象的战争,既能利用历史记忆凝聚人心,又能为现实困境找借口,还符合本国的意识形态,同时在外交上留足了弹性。这不是认怂,而是一种高明的话语策略,把战略被动转化成了道义主动。不过,这招能不能成,还得看美韩的反应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但不管怎么说,朝鲜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也算是一种生存的本事了。
金正恩这回可能真的笑不出来了!刚刚圆满落幕的崔贤号驱逐舰下水庆典,却意外引来了外

金正恩这回可能真的笑不出来了!刚刚圆满落幕的崔贤号驱逐舰下水庆典,却意外引来了外

金正恩这回可能真的笑不出来了!刚刚圆满落幕的崔贤号驱逐舰下水庆典,却意外引来了外媒的密切关注。令人诧异的是,这艘崭新的战舰其烟囱竟被巧妙地隐藏于船体之内。最近,朝鲜那艘崭新的“崔贤号”驱逐舰可是赚足了眼球,刚搞完下水庆典,就引来外媒各种打量。其中最让人好奇的,就是它那被巧妙藏于船体之内的烟囱,这一设计直接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先得说说这“崔贤号”诞生的意义。朝鲜海军以往受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主要搞的是“空潜快”那一套,大多在近海活动,缺乏大中型战舰,在体系化海上作战能力和应对远距离作战需求上,一直存在短板。而“崔贤号”作为朝鲜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型现代化水面作战舰艇,排水量达到5000吨,这一出现,可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白,也让外界对朝鲜海军的固有看法有了改变的可能。再回来说说这隐藏式烟囱。咱们常见的舰艇烟囱,结构复杂得很。从燃机排气系统引出烟管,烟管再向上延伸出烟道,整个排烟通道里,还有除尘、降温、喷水、红外抑制等一堆附属设备,烟囱两侧往往还有燃气轮机进气道。可“崔贤号”倒好,把烟囱藏进船体,从外面压根看不到传统烟囱的那些部件。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一方面,从军事防御角度看,传统烟囱突出在外,是个明显的红外辐射源,容易被敌方红外探测设备捕捉到,从而暴露舰艇位置。把烟囱藏起来,能大幅降低舰艇的红外特征,就像给战舰披上了一件“隐身衣”,在战场上更难被敌人发现,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而且,没了烟囱这个“大累赘”,舰艇的整体隐身设计能做得更完善,上层建筑可以设计得更加流畅、简洁,进一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让敌方雷达更难探测到。另一方面,从舰艇内部空间利用来说,烟囱藏进船体,能让甲板以上的空间更规整。以前烟囱占地方,在布置其他武器装备和设施时,得各种迁就。现在没了这限制,就有更多空间可以灵活安排。像“崔贤号”装备了74个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分成好几个区块,有4种不同尺寸,还有主炮、近防炮、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等大量武器装备,把烟囱藏起来省出的空间,就能让这些装备布局更合理,发挥出更大的作战效能。不过,外媒也在猜测,这隐藏式烟囱是不是也带来一些问题呢?比如排烟效果会不会受影响?要是排烟不畅,可能会导致舰艇动力系统工作不正常,影响航速和续航能力。还有,把烟囱藏进船体,对舰艇的结构设计和建造工艺要求肯定更高,朝鲜在这方面能不能完全搞定,做到万无一失,也是大家关注的点。但不管怎么说,朝鲜在“崔贤号”上搞出这么个独特设计,展现出了他们在舰艇研发上的创新思路和大胆尝试。这也让全世界看到,朝鲜海军正在努力突破,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未来“崔贤号”在实战中能发挥出怎样的威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

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正恩在一次讲话中给出了答案,他说:“美方仍在坚持错误的判断和行为,继续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但朝鲜的主要敌人是战争本身,而非美韩等特定国家或势力。”这句话背后,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压力。1950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半岛被硬生生切成两半,北方是社会主义阵营,南方是资本主义阵营。这种分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美苏冷战的产物。1953年的停战协定只是暂时停火,并没有签署和平条约,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朝鲜和韩国还处于战争状态。这种“未结束的战争”状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美国在韩国部署了大量军队,每年还搞大规模联合军演,比如“乙支自由之盾”演习,2024年甚至出动了200多架战机和核反应部队。这些演习在朝鲜看来,就是实实在在的战争预演。再加上美国对朝鲜的长期制裁,从1950年就开始的经济封锁,让朝鲜觉得自己时刻处于被包围的状态。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安全焦虑,让金正恩不得不把战争本身视为最大的威胁,而不是某个具体国家。美韩对朝鲜的制裁已经持续了20多年,涉及贸易、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联合国安理会的多项决议禁止朝鲜出口煤炭、纺织品、海产品等,直接切断了朝鲜的主要外汇来源。据韩国央行数据,2017年朝鲜GDP暴跌3.5%,是近十年来最大跌幅。制裁导致朝鲜国内物资短缺,工厂停工,甚至连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都难以进口。但更让朝鲜担忧的是军事上的压迫。美韩不仅在边境部署了先进武器,还频繁进行“斩首行动”模拟演习,比如2024年的“双龙”登陆训练,直接以进攻朝鲜为目标。这种“经济制裁+军事威慑”的组合拳,让朝鲜感到生存危机。金正恩明白,如果真的爆发战争,朝鲜的常规军力根本无法与美韩抗衡,所以他必须通过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来形成威慑,避免战争成为现实。金正恩上台后,加速推进核计划,从2006年到2017年进行了六次核试验,甚至试爆了氢弹。他的逻辑很简单:既然美韩的军事优势无法撼动,那就用核武器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朝鲜的核政策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自保,这一点在2022年写入宪法的《核武力政策法令》中体现得很清楚。但核武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金正恩更希望通过“以战止战”的策略,迫使美韩回到谈判桌前。他在2021年的讲话中强调,朝鲜的主要敌人是战争本身,而非美韩,其实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只要美韩停止军事挑衅,朝鲜愿意缓和局势。这种表述既保持了强硬姿态,又为外交留出了空间,和以色列的“以战求和”策略有些相似。面对美韩的压力,朝鲜近年来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2024年6月,普京访问朝鲜,双方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中包含军事互助条款。这意味着如果朝鲜遭受侵略,俄罗斯可能会提供援助。这种同盟关系让朝鲜在东北亚的博弈中多了一张底牌,也让美韩在采取行动时有所顾忌。同时,朝鲜也在试图分化美韩同盟。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趋于强硬,但朝鲜并没有一味对抗,而是通过释放“不针对韩国”的信号,试图减轻韩国的敌意。金正恩强调“同一民族不应相互动武”,其实是在利用韩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削弱美韩同盟的民意基础。长期的制裁让朝鲜经济举步维艰,但金正恩清楚,战争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朝鲜的农业依赖进口化肥和燃料,工业设备老化,一旦爆发战争,基础设施被毁,民生问题将彻底失控。2020年朝鲜GDP因疫情暴跌4.5%,这已经是自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这种情况下,避免战争、维持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金正恩把战争本身视为敌人,其实是一种务实的生存策略。他需要在美韩的压力下维持政权稳定,同时通过发展核武器和外交破局来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策略虽然充满风险,但对朝鲜来说,可能是唯一的出路。金正恩的这番话,是朝鲜半岛冷战遗产、美韩制裁、核威慑战略和经济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把战争本身定义为敌人,既是对历史创伤的回应,也是对现实威胁的应对,更是一种政治策略。在这个充满火药味的半岛上,金正恩试图用“以战止战”的逻辑,在钢丝上走出一条生存之路。但这条路能走多远,取决于美韩的态度,也取决于朝鲜能否在经济和外交上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