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进口关税

企业节约成本超1000万海南自贸港首艘“零关税”光租进口船舶落户

企业节约成本超1000万海南自贸港首艘“零关税”光租进口船舶落户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管理办法》,该轮可免征船舶租金的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大幅减轻运营压力,凸显海南自贸港对国际航运资源的吸引力。高效服务是此次登记的另...
果不其然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9月1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60天暂停键。这

果不其然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9月1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60天暂停键。这

果不其然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9月1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60天暂停键。这一决定,瞬间在国际粮食市场激起千层浪。这个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去年一口气吃进468万吨外米,相当于每天往国内倒1.3万吨,可即便如此,首都马尼拉的米价还是像坐了火箭,特级米每公斤直奔65比索(约合人民币8.5元),比越南同品质大米到岸价还高出三成。这就奇了怪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价格却不降反升,中间到底卡了什么“肠梗阻”?看看进口商的“骚操作”就明白了!菲律宾农业部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前十的大米进口商控制着36%的进口总量,这群人凑在一起很容易就形成价格同盟。就拿去年关税调整来说,政府为了平抑米价,特意把大米进口关税从35%降到15%,本以为能让消费者得点实惠,结果却成了进口商的"增收礼包"。众议员斯特拉・昆博在听证会上算过一笔账,关税下调后这些进口商足足多赚了130亿比索,可零售价不仅没降,反倒涨得更欢了。后来经过深入调查才知道,原来进口商们把省下的关税钱悄悄揣进自己腰包,反手还借着"进口成本下降"的由头,把更多大米囤在仓库里,等市场上供应稍微紧张点就立刻抬价,这波操作真是把"趁火打劫"玩得明明白白。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进口商对时间差的把控。去年九月港口滞留的那800个集装箱,明明早就办完清关手续,却硬是在码头躺了二十多天没人认领。港口管理局急得要翻倍收仓储费,农业部长亲自喊话让赶紧运走,可进口商们就是不为所动。后来大家才反应过来,那会儿正好赶上本地新米收获,农民们急着卖粮,他们就故意压着进口大米不投放市场,先把收购价砍到每公斤8到10比索,比12到14比索的生产成本还低,等把农民的血汗粮低价收得差不多了,再慢悠悠地把进口大米拉出来卖高价。这种操作可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早在2016到2018年,就有进口商通过操控国家粮食局的进口许可证大发横财,当时菲律宾粮食局把本应用来支持农民的采购资金拿去还贷款,结果让这些商人钻了空子。首席主席乔伊・萨尔塞达算过,那段时间消费者每买一公斤大米就得多花8比索,整个国家的经济损失高达886亿比索。虽然2019年大米关税法废除了许可证制度,但这些人的操控手段反而更隐蔽了。去年政府宣布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说要释放储备粮平抑价格,可市场上该涨还是涨,后来才发现好多储备粮根本没流向零售市场,全被中间商截胡转去做期货交易了。关税优惠这块肥肉自然也少不了被啃几口。按照规定,进口商本该把15%的关税优惠让渡给消费者,可实际情况是,越南大米运到马尼拉的到岸价明明只有50比索一公斤,经过进口商的手一转,到超市货架上就变成了65比索。这中间15比索的差价,比关税下调省下的钱还多。更蹊跷的是,每当有新的进口政策要出台,总有消息灵通的进口商提前动手。就像这次9月1日暂停进口的消息一出,六月份就有进口商疯狂进货,把本该三季度进的货提前塞满仓库,等禁令生效后就开始宣称"供应紧张",顺势把价格再抬一截。有批发商透露,光是这波提前囤货,有的进口商就赚了平时半年的利润。面对这些猫腻,监管部门的反应总是慢半拍。虽然港口管理局说要公布滞留集装箱的货主名单,农业部也喊着要调查价格操纵,但真正被处罚的案例少得可怜。就比如2018年,就曝出粮食局内部有20亿比索的贿赂丑闻,最后也不了了之。就像萨尔塞达在听证会上说的,农业领域最大的价格操纵案至今没有结果,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进口商们,在听证会上对着"囤积居奇"的指控连连否认,转头继续该囤囤该涨涨。这种"监管小皮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状态,反倒让更多人觉得这行有利可图,纷纷加入分蛋糕的队伍。现在总统下令暂停进口60天,说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可谁知道会不会变成进口商新一轮操作的开始。毕竟历史经验摆在那儿,每当政策有风吹草动,总能有人从中找到套利空间。仓库里的大米会过期,港口的集装箱会生锈,但账本上的利润永远新鲜。马尼拉的消费者们看着超市里的价签叹气,农民们在田埂上盘算着微薄的收入,而那些掌握着进口渠道的大佬们,大概正在研究下一个60天该怎么把"暂停键"变成"赚钱键"吧。毕竟在这场大米游戏里,掌握供应链的人永远有办法让自己成为赢家,哪怕代价是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2019年那次让步,中国把关税成本自己扛,结果美国立刻把清单从500亿加到200

2019年那次让步,中国把关税成本自己扛,结果美国立刻把清单从500亿加到200

2019年那次让步,中国把关税成本自己扛,结果美国立刻把清单从500亿加到2000亿,还把华为、中兴、中芯挨个拉黑。信源:财经网2019年以来的中美冲突,其核心并非关于贸易逆差的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关于未来全球体系“规则制定权”的深度博弈。看似围绕关税的反复拉锯,实则掩盖了美国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系统性阻击。冲突的开端似乎充满了传统贸易谈判的色彩。中方曾主动展现出合作的姿态,试图通过让步来缓和紧张局势。为了平衡贸易,中方承诺采购价值12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并大规模扩大了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采购量直接翻倍。在具体产业领域,中方也采取了实际行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5%大幅降至15%,为美国车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金融业的大门被进一步推开,医疗器械的关税也得到削减。为了表示诚意,甚至连对美国猪肉的报复性关税也予以减免。然而,这些让步并未换来对等的缓和,反而像是为对方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精确的坐标。每一次善意的释放,都迅速招致了更深层次的打击。这种模式清晰地表明,关税与采购清单只是一个表面工具。美方的真正目标,是透过谈判过程,精确识别出中国“2025制造强国”规划中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当中国降低医疗器械关税时,美方却反手将关键的医疗设备零件关税提升至30%,精准扼制本土产业链的成长。这种策略的运用,揭示了其真实意图并非追求简单的贸易平衡。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科技霸权地位,意图将中国永久性地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加工环节。随着冲突的深入,美国真正具备杀伤力的武器库被逐一揭开。关税只是序幕,而将全球经济架构转变为不对称的打击工具,才是其真正的优势所在。首先是金融霸权。华尔街通过美元的发行与回流,周期性地收割全球优质资产。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定价权的掌控。中国光伏板产量占全球的80%,锂电池产量占70%,但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大宗工业品的期货定价权却由芝加哥或伦敦的交易所牢牢掌控。这种局面导致了生产端付出巨大努力,而利润大头却被金融端收割的现象。一个iPhone的利润分配案例就直观地说明了这点:中国工人仅获得约8美元的报酬,而苹果公司则能获利150美元。第二个武器是供应链节点的控制。通过对关键技术环节的垄断,美国可以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荷兰的阿斯麦公司被禁止向中芯国际出售先进的EUV光刻机,直接影响了其7纳米及以下工艺的研发进程。同时,利用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代工领域的地位,切断了对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等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生产支持。谷歌则通过限制GMS服务,严重打击了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这些做法,与历史上针对日本东芝和法国阿尔斯通的策略如出一辙。第三个武器是技术标准的垄断。实体清单的本质,就是利用美国主导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体系,将特定企业排除在全球合作网络之外。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将难以获得含有美国技术的零部件、软件或服务,使其沦为技术孤岛。这个名单的规模从最初的几百家,迅速增至约1200家中国企业。面对这种系统性的压力,中国的回应也超越了简单的“以牙还牙”。其长期策略,是致力于构建一套独立且具备吸引力的反制规则体系,从根本上瓦解对方的优势。技术规则的重构是这一切的核心。只有掌握了自主可控的“硬通货”,才能摆脱被动。长江存储成功量产232层NAND芯片,直接导致三星固态硬盘价格大幅下降40%。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算力被认为超越了英伟达的A100。即便在制裁重压之下,华为依然能够生产出完全“去美化”的5G基站。这些技术突破的涟漪效应,甚至能直接传导至资本市场。当中芯国际传出7纳米产线开始处理晶圆的消息后,纳斯达克半导体指数单日应声下跌5%。软件生态的建设同样关键。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在重重封锁中逆势生长,装机量已超过7亿台,为构建独立于安卓和iOS之外的第三极奠定了基础。市场规则的重构,则是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引力场。传统的“市场换技术”逻辑被逆转。特斯拉为了顺利进入并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需要向宁德时代转让部分电池技术。波音公司为了保住巨额订单,也不得不向中国商飞开放关键的适航认证数据。在区域层面,中国主导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试图建立一套以务实合作为导向的新型多边贸易规则。金融规则的重构,则是在尝试撼动对方霸权的根基。通过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例如与沙特进行石油贸易、与巴西进行铁矿石贸易时使用本币,逐步削弱“美元-石油-芯片”这个霸权三角的稳定性。回看这场漫长的博弈,胜负的关键已不在于关税清单上增减的数字,而在于谁能成功构建并推广一套更具韧性和吸引力的全球经济与技术运行规则。
美国突然对我们放软话了!8月25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国不会因

美国突然对我们放软话了!8月25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国不会因

美国突然对我们放软话了!8月25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国不会因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关系而对中国征收新的进口关税,因为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税率已经很高。很显然,我们现在对中国征收54%的进口关税,所以我们已经对中国实施了相当严厉的制裁。与此同时,万斯补充称,美国政府已与中国"各级政府"进行了多次讨论,试图让中国政府帮助结束乌克兰冲突。很显然,美国对印度加税,而再次表态不会对我们加税,其态度明显是对我们放软了。并且,万斯特意提到试图让中国政府帮助结束乌克兰冲突,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美国明显是有求于我们。当然,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让我们帮助结束俄乌战争,肯定不会是要求我们切断对俄贸易,而极有可能是美国希望我们在战后安全保障方面扮演一个角色,尽可能的拉近俄乌双方的立场。俄罗斯不允许欧洲及北约力量进入乌克兰,对此美国心知肚明。而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曾提及我们。因此,虽然现在乌克兰拒绝我们参与安全保障,但是美国却没有亮明立场。看得出来,美国的一个策略就是以关税去撬动我们去发挥影响力。不过,对于我们而言,关税是关税,政治是政治。美国希望我们帮忙,恐怕美国也得拿出实质性诚意。
就在刚刚印度突然宣布了8月20,印度突然宣布暂停征收11%棉花的进口关税到9

就在刚刚印度突然宣布了8月20,印度突然宣布暂停征收11%棉花的进口关税到9

就在刚刚印度突然宣布了8月20,印度突然宣布暂停征收11%棉花的进口关税到9月底,这下可让美国棉农乐开了花!作为全球第三大棉花出口国,印度每年要从美国进口价值2.34亿美元的棉花,这次关税豁免就像及时雨,既给了美国面子,又让本国纺织厂喘了口气。不过这事儿透着蹊跷,印度为啥突然对美国棉花"开绿灯"?是贸易谈判的筹码还是另有隐情?要我说啊,这招既解了国内纺织业的燃眉之急,又给美国递了橄榄枝,可谓一箭双雕。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关税优惠的红利能不能落到纺织工人口袋里,还得打个问号。各位老铁,你们觉得印度这波操作是真大方还是另有所图?快来评论区唠唠!印度暂停棉花关税国际贸易那些事儿印度棉花价格美国对印度关税印度提高关税
100%关税砸向中国的电车涨价一倍,谁来买单?加拿大把进口关税直接翻倍。

100%关税砸向中国的电车涨价一倍,谁来买单?加拿大把进口关税直接翻倍。

加拿大把进口关税直接翻倍。过去二十多万就能开回家的国产电动SUV,一夜之间涨到四十万。钱包最疼的是华人买家,评论区全是退订截图。很多人以为只是贵点车,其实不是。中国电车出口量全球第一,突然少了一个大客户,工厂订单...

美国开征黄金进口关税,国际金价应声巨震创十年新高

美国近期关于黄金进口关税的政策变动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核心信息及影响如下: 一、政策核心内容 征税对象与税率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7月31日文件中明确,将1公斤和100盎司金条纳入需缴纳关税的进口商品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