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运载火箭

可复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项目在湖南株洲开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9月17日,可复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南株洲经开区举行,标志着湖南首个火箭研发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填补了当地产业链在火箭领域的空白。据介绍,宇石空间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9月16日9时6分,我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9月16日9时6分,我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9月16日9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5次飞行。(李国利王晨宇)​​​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摧毁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梦舟飞船、揽月着陆器和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这标志着全球登月竞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正按计划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各种大型试验已经完成,包括飞船综合空投试验、着陆器两舱分离试验、火箭芯一级三机动力系统试车等。梦舟载人飞船,原名新一代载人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主要用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登月任务可搭载3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揽月着陆器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揽月着陆器、梦舟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登月这件事,从技术上看已经不是问题了。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是苏联月球2号于1959年9月硬着陆月球。美国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成功软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历史上最早登陆月球的人类。美国在1972年12月发射阿波罗17号,执行迄今为止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这么多年过去了,登月技术早就成熟了。是各国现在重新开始登月计划,情况变得有趣起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宣布,其"月球25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失联,初步推测该探测器进入了非预先规划的轨道并撞上了月球表面。该探测器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11日被送入月球轨道,本有希望抢在印度的"月船3号"之前登陆月球南极地区。这同时也是俄罗斯47年来首次执行登月任务。47年没碰过登月,手生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则宣布,该国"月船3号"着陆器将于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左右着陆月球。印度确实成功了,"月船3号"被视为该系列政策执行以来的首次重大任务。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印度在全球私人航天发射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2%提高五倍。这就是经济账。2023年4月,世界首个民间企业挑战登陆月球,日本私人航天公司Ispace的"月兔-R"月球着陆器试图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坠毁。承载着美国五十多年来首次登月愿景的"游隼"月球着陆器,在发射升空不到24小时后,因故障导致推进剂出现"严重泄漏"宣告任务失败。看起来大家都在抢时间。到目前为止,只有苏联、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和日本成功把探测器送到月球表面,其中仅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表面。现在的登月竞赛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美苏争霸,现在是多国参与。技术门槛降低了,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都比几十年前强太多。是成本还是很高,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才行。月球南极成了香饽饽,那里有水冰资源。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就是火箭燃料。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从月球发射火箭到深空比从地球发射容易得多。所以月球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阳系的中转站。还有就是月球背面,那里受地球无线电干扰小,特别适合建射电望远镜。月球上的氦-3资源也很诱人,虽然现在核聚变技术还没成熟,是将来可能有用。各国登月计划背后还有科技实力展示的考虑。能登月的国家,航天技术肯定不差。航天技术涉及材料、动力、控制、通信等各个方面,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印度登月成功后,国际地位确实有所提升。当然,登月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在进入休眠状态后,"月船3号"未能被唤醒。月球表面环境恶劣,温差巨大,设备要能承受极端条件。通信延迟也是问题,地球到月球的信号传输需要1.3秒,实时控制很困难。所以登月器必须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各国现在都在投入大量资源搞登月,说明大家都看到了月球的价值。不只是科学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月球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新大陆,谁先占住了有利位置,将来就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争着登月的根本原因。信息源:《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正全面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中国政府网

四川“资阳造”第三枚运载火箭精确送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

2025年9月5日19时39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简称“星河动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顺利将开运一号、智星一号、云遥一号27星共三颗卫星及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精确送入预定太阳同步...
九月5日19时3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第21次执行任务,成

九月5日19时3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第21次执行任务,成

九月5日19时3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第21次执行任务,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驭星三号08星和云遥一号27星送入预定轨道!在夕阳的映照下火箭直指苍穹,难得一见,给地球上的人们留下了一幅绝美画面!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火箭发射失利:15天就找到了原因】8月15日9时17分,蓝箭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火箭发射失利:15天就找到了原因】8月15日9时17分,蓝箭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火箭发射失利:15天就找到了原因】8月15日9时17分,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失利,而在仅仅半个月后,官方就完成了故障归零。当时,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起飞,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二级点火后各系统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火箭起飞后258秒,二级伺服供电母线电压异常下降,火箭姿态失稳,箭上自主安控系统实施自毁,飞行试验任务失利。故障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归零工作组,对遥三飞行试验任务失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调查,组织开展飞行遥测数据分析、试验仿真和故障排查验证试验。归零工作全程透明,不留风险和疑点,过程中向上级监督管理单位、任务客户及重要相关方持续报告归零工作进展情况。经过飞行遥测数据分析、详细的仿真计算、严格的故障排查试验,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飞行失利定位于二级执行回路驱动器高功率450V直流供电母线在火箭二级飞行的低气压环境下出现电弧放电短路,导致控制执行机构故障,造成飞行失利。8月30日下午,蓝箭航天组织召开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飞行故障归零评审会,经评委专家质询评议,一致认为:问题定位准确、机理清楚、完成了故障复现,改进措施有效,并进行了举一反三,可以归零。

蓝箭航天发布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飞行失利原因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怡鹤)9月5日,蓝箭航天发布了关于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的归零情况说明。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于2025年8月15日9时17分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起飞,火箭一级飞行正常...
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这是马斯克的新一代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回收海上基地的画

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这是马斯克的新一代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回收海上基地的画

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这是马斯克的新一代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回收海上基地的画面。太震撼了,感觉不像是人类的科技。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这是马斯克的新一代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回收海上基地的画 来源:趣逗萌宝...
鹤壁市淇滨区:河南天章运载火箭制造项目“后羿”摇篮 主体完工

鹤壁市淇滨区:河南天章运载火箭制造项目“后羿”摇篮 主体完工

长147米、宽69米,平均高度超30米…近日,来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的河南天章运载火箭制造项目,一处硕大的钢结构厂房映入眼帘。进入厂房,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装运轨道的铺设工作。“8月中旬项目的总装测试主体厂房已经完工...
【火箭也能漂移,确实牛!】八月26日3时08分,长八甲运载火箭(CZ-

【火箭也能漂移,确实牛!】八月26日3时08分,长八甲运载火箭(CZ-

【火箭也能漂移,确实牛!】八月26日3时08分,长八甲运载火箭(CZ-8A)在海南商发场一号工位点火升空。火箭成功将互联网第10组卫星送入低轨轨道,整个发射流程圆满顺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射模式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消除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及风险,CZ-8A团队重构了火箭发射流程,他们抛弃了传统发射模式里的所有手动环节,此次发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自动化。基于全流程自动化技术,CZ-8A团队首创了火箭起飞后主动漂移技术,即通过软件算法使火箭起飞后、朝着远离塔架方向平稳地漂移,从而降低撞塔的风险。说起来简单,但科技人员背后要经过无数次的海量仿真分析与计算,从而保证即使在有一定偏差的情况,火箭也能自动纠偏并顺利地飞岀发射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