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开始迎接第一个客人,第一位外国友人抵达北京机场,此时距阅兵还有7天
9.3大阅兵,开始迎接第一个客人,第一位外国友人抵达北京机场,此时距阅兵还有7天之久,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据媒体报道,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携太后莫尼列于8.23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启了对东方大国的访问之旅。先说说这“提前10天”有多不一般。你想,不管是国内的大型活动,还是国际上的重要仪式,客人大多都是临近日子才会到,顶多提前两三天,哪有提前10天的?尤其是王室出行,每一步安排都经过深思熟虑,绝不会临时起意。柬埔寨王室这波操作,明摆着是把“重视”两个字刻在了行动上。你可能不知道,柬埔寨跟中国的交情,早就是“过命”的程度了。早在上世纪,柬埔寨遇到难处的时候,是中国伸手帮的忙:修公路、建医院,连老百姓吃饭的问题,都帮着搞农业合作解决。后来西港经济特区开建,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带着资金进去,不光让当地多了几千个工作岗位,还让不少柬埔寨人从“靠天吃饭”变成了“按月拿工资”,月薪比之前翻了两倍都多。反过来,中国有重要事的时候,柬埔寨也从没掉过链子。之前国际上有人拿南海问题做文章,东盟会议上不少国家不敢说话,柬埔寨直接站出来:“中国不是威胁,咱们要靠合作过日子,不是靠吵架。”还有西方炒作“债务陷阱”的时候,莫尼列太后直接公开说:“柬埔寨跟中国合作,拿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没欠过什么‘冤枉债’。”这次国王和太后提前来,可不光是为了参加阅兵。看看现在的东盟局势—不少国家正犯愁呢:想跟中国合作搞发展,又怕被西方说三道四;想靠美国拿点短期好处,结果对方光画饼不兑现,基础设施建了一半就停了,老百姓的工作还是没着落。柬埔寨不一样,它是东盟里最早跟中国签“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之一,这些年的变化摆在那儿:中柬友谊大桥通车后,湄公河两岸的物流速度快了一半,当地商人把大米、水果运出去卖,赚的钱比以前多了三成;农业合作基地里,中国专家教柬埔寨农民种高产水稻,去年当地粮食产量涨了40%,老百姓的米缸都满了。国王和太后这趟来,除了参加阅兵相关的活动,肯定还会跟中方聊怎么把这些合作做得更实—比如再建几条跨境公路,让货物运输更方便;再搞几个职业培训学校。让柬埔寨年轻人学技术、好就业。这哪是“提前做客”?这是把“中柬合作”的下一步计划,跟9.3大阅兵的重视,绑在了一块儿。再说说9.3大阅兵的分量。有的国家嘴上喊着“跟中国关系好”,一到这种重要场合,要么找理由“没空来”,要么派个低级官员走个过场;有的更有意思,来了之后不聊合作,光想着蹭热度拍照片,转头就跟西方说“没站队”。但柬埔寨从不含糊。这次国王和太后提前10天来,没搞虚头巴脑的套路,而是带着“想干事”的心思来的—既要给9.3大阅兵撑场面,也要跟中国把合作的事儿聊透。这种“实打实”的态度,比任何客套话都管用。随着9.3大阅兵的日子越来越近,肯定还会有更多客人来北京。但柬埔寨这波“提前10天”的操作,已经成了最亮眼的“开场”。而对咱们来说,这提前10天落地的专机,不止是一场来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这份信任,比任何华丽的祝贺都珍贵,也给即将到来的9.3大阅兵,添上了最暖的一笔“真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