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芯片

昊铂HL增程版来了。匹配60度的大电池拥有350km纯电续航、配备800V+5C

昊铂HL增程版来了。匹配60度的大电池拥有350km纯电续航、配备800V+5C

昊铂HL增程版来了。匹配60度的大电池拥有350km纯电续航、配备800V+5C超闪充、激光雷达、Orin-X芯片,5/6座可选。昊铂HL增程版是首款搭载广汽星源增程技术的车型,解决了亏电油耗高、亏电加速慢、亏电振动噪音大的行业三大痛点。这车你们觉得如何?​​​

卢特尼克证实美国政府寻求获得英特尔股份 称芯片生产不能依赖台湾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证实,美国政府正在与英特尔公司进行磋商,讨论持有该芯片制造商的部分股份,并将这一举措描述为将《芯片与科学法》拨款转换为股权。卢特尼克周二表示,尽管该计划可能会使联邦政府成为英特尔的...

调研速递|景嘉微接受长江证券等42家机构调研 聚焦经营、投资与芯片发展要点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芯片等领域,其中图形显控是核心与传统优势业务,而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则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在图形处理芯片设计方面,公司凭借近二十年技术沉淀,成功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国产7nm终于可以公开了!近日,华为Pura80系列通过HarmonyOS

国产7nm终于可以公开了!近日,华为Pura80系列通过HarmonyOS

国产7nm终于可以公开了!近日,华为Pura80系列通过HarmonyOS5.1.0.217版本更新,首次在“关于本机”页面公开显示麒麟芯片型号,标志着麒麟芯片正式结束五年“隐身期。其中Pura80Pro/Ultra搭载的麒麟9020芯片采用全自研“1+3+4”三丛集架构(1×2.5GHz泰山大核+3×2.15GHz中核+4×1.6GHz小核),集成Maleoon920GPU,实测单核1250分、多核4100分,性能逼近骁龙8Gen2。虽然还是DUV,但在面临被漂亮国全球围追堵截的环境下,硬生生把国产7nm半导体供应链搞出来,并能稳定供应及持续迭代,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种能力和精神,也只有中国才能做到。感谢上下游产业链接及各科研企业的辛苦付出,感谢华为胡杨精神!更让人兴奋的是,据说,华为麒麟处理器迎重大突破:国产N+3工艺即将上线,等效5nm制程!
赛微电子拟1.57亿元收购展诚科技56.24%股权 拓展和深化MEMS芯片相关领域

赛微电子拟1.57亿元收购展诚科技56.24%股权 拓展和深化MEMS芯片相关领域

赛微电子表示,公司与展诚科技均面向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服务,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MEMS芯片制造、芯片设计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依托展诚科技在芯片设计服务及EDA软件开发领域积累的产业资源,以“MEMS+”...
任正非评价余承东,“他就像一发炮弹,打哪儿我定,可是爆炸威力,他自己说了算!”

任正非评价余承东,“他就像一发炮弹,打哪儿我定,可是爆炸威力,他自己说了算!”

任正非评价余承东,“他就像一发炮弹,打哪儿我定,可是爆炸威力,他自己说了算!”1993年,24岁加入华为年轻的余承东,以清华硕士实习生身份,直接打电话给任正非,说一定要坚持在无线通讯上使用CDMA技术。出乎意料,任正非挂断电话。可是几天之后,作为一种拥有敏感技术嗅觉的大咖,任正非破例支持余承东。2010年,华为终端亏损20亿,所有人都认为应该砍研发、砍芯片项目,但是任正非一句“不准砍研发,亏钱也要做芯片!”2011年,他选择余承东做华为终端业务CEO。2012年,余承东主动砍掉3000万台运营商贴牌机,相当于自断财路,这时候他成了众矢之的,而任正非一句“不支持余承东就是不支持我!”于是经历风风雨雨,最终终端业务从亏损到2020年营收4830亿!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其实每次发布会中,看到余承东充满自信的“遥遥领先“,但背后,他更像一个爆破手,冲锋在前,一次次跌倒,一次次被扶起,然后继续冲刺,而短暂的胜利后,下一秒又投入到新的战斗。就如他说过的——“选择的这条路,不走到底,你就看不到尽头!”其实他的经历我们普通人根本“望尘莫及”,但同样,他的故事也应该激励我们,无论谁,其实都会面临很难的路,但是要咬牙迈过去,柳暗,花却明……
红米Note15Pro+详细配置汇总和对比竞品机型,给大家说一下结论性的东西吧:

红米Note15Pro+详细配置汇总和对比竞品机型,给大家说一下结论性的东西吧:

红米Note15Pro+详细配置汇总和对比竞品机型,给大家说一下结论性的东西吧:1、整体来说,红米Note15Pro+的配置相比前一代提升不算大,主要是形态、IP69K顶级防水的提升,整体个人感觉更多的是缝缝补补。2、骁龙7SGen4还是入门芯片,对性能不要有啥不切实际的期待。3、红米Turbo4Pro依旧是目前红米在1000-2000元这个市场最值得购买的机型。4、荣耀X70依旧是目前的外卖神机,8200毫安时是最大的特色。
重磅!一个小时前路透的一则报道:英伟达打算推出一款新的特供中国版GPU,采用单

重磅!一个小时前路透的一则报道:英伟达打算推出一款新的特供中国版GPU,采用单

重磅!一个小时前路透的一则报道:英伟达打算推出一款新的特供中国版GPU,采用单芯片设计,原始算力大约是目前性能最好的GPUB300的一半,比H20性能更好。新的GPU暂时命名为B30A,目标是最早下个月交付中国客户进行样品测试。
华为依旧是那个华为,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华为。8月15号华为Pura80系列在手机

华为依旧是那个华为,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华为。8月15号华为Pura80系列在手机

华为依旧是那个华为,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华为。8月15号华为Pura80系列在手机系统中公开了芯片型号Kirin9010S和Kirin9020,这意味着华为已经不再担心被卡脖子,大大方方展示了核心信息另外大家比较关心的荣耀Magic8系列同样得到了确认,据悉该系列一共有四款型号,新增Magic8mini以及Magic8Ultra。首发两款机型为Magic8、Magic8Pro,为首批搭载骁龙8Elite2的产品。现在基本确定荣耀Magic8系列会沿用3D人脸识别+3D超声波指纹识别的解锁方式,超大杯应会搭载完全体的AiMAGE,升级2亿长焦,用上定制OV超大底感觉下半年的手机市场又要热闹起来了
工信部要求阿里腾讯解释为何继续采购英伟达H20,2026年40%国产替代

工信部要求阿里腾讯解释为何继续采购英伟达H20,2026年40%国产替代

工信部要求阿里腾讯解释为何继续采购英伟达H20,2026年40%国产替代红线压境倒计时。据外媒报道,工信部点名阿里、腾讯,要求解释为何仍在采购英伟达H20芯片,这看似是一次常规的监管问询,实则撕开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深层裂痕。就在一个月前,央视新闻曝光英伟达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漏洞,而美国议员早在年初就呼吁对出口中国的芯片加装“追踪定位”功能。当一款芯片同时背负性能阉割、安全隐患和经济盘剥三重枷锁,这场“芯片换血”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关乎数据主权的生死竞速。要理解这场风波的复杂性,需从H20芯片的“特供”本质说起。这款由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芯片,表面上是美国放宽出口限制的“善意”,实则暗藏多重陷阱。性能上,其核心算力比国际版低了近一半,跑起主流AI大模型来如同负重前行;能效表现更是拉垮,同等工作量下耗电量比国内标准高一大截,既费电又不环保。更要命的是安全隐患。技术检测发现,H20的固件里藏着定期向外传输设备信息的程序,电源管理模块还留有远程关闭的后门,这恰好呼应了美国议员要求的“追踪定位”功能。这种“性能打折、安全埋雷、价格还不便宜”的操作,本质上是用技术霸权玩的一场“割韭菜”游戏。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腾讯的采购行为引发监管关注并不意外。作为国内云计算和AI领域的“数据中枢”,两家企业的服务器里跑着数亿用户的消费记录、社交信息,甚至部分政务和金融系统的数据,一旦芯片被远程动手脚,后果不堪设想。尽管企业可能觉得英伟达芯片用着顺手,毕竟其生态系统经过多年打磨,软件适配更成熟,但这种依赖正在悄悄变成技术枷锁。美国商务部还要求英伟达把H20在华销售额的15%上交,这种“技术抽成”不仅是赚钱,更是想通过利益捆绑让中国企业离不开它。工信部划定2026年40%国产替代的红线,正是要在这种捆绑中撕开一道口子。国产芯片在这几年的逆境里其实已经闯开了一条路。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思元590这些产品,性能已经能达到H20的八成以上,而且在政务云、智慧城市这些场景里用得越来越多。这场芯片之争的真正核心,是中美对算力生态话语权的争夺。美国能在芯片领域“卡脖子”,不光是技术强,更因为它攥着从芯片设计到软件适配的全链条生态。英伟达的CUDA平台搞了20年,全球AI开发者都习惯用它,换生态就像换操作系统一样麻烦。但中国有个大优势,应用场景多。阿里的电商推荐、腾讯的游戏引擎、字节跳动的短视频算法,这些全球领先的业务需求,完全能成为国产芯片的“练兵场”。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普及带火了京东方屏幕和华为芯片,现在AI和云计算的爆发,也能推着国产芯片从“能用”变成“好用”。监管部门这次问询不是故意找茬,而是在做战略引导。让头部企业说清楚为啥买H20,一方面是逼着企业掂量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也是给国产芯片腾空间。这种“以竞争促发展”的思路正在起作用:H20的安全问题曝光后,华为昇腾910B的订单一周内就多了不少,腾讯云、阿里云也开始把部分核心业务往国产芯片上迁。更聪明的是,监管部门没一刀切禁掉进口,而是让企业在过渡期里混合着用,但关键业务得逐步换过来,这样既没让产业链乱套,又给了国产技术成长的时间。现在距离2026年的替代红线还有不到一年,整个行业都在加速调整。原来依赖英伟达生态的企业开始两条腿走路,既用进口芯片保证短期稳定,也投钱研发国产适配技术。芯片厂商则根据企业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寒武纪最近就推出了针对云计算优化的新款芯片,把能效比又提高了一截。这种“企业提需求、厂商搞研发”的互动,正在形成国产芯片的良性循环。说到底,这场芯片换血战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话语权的重塑。美国想用“阉割版”芯片既赚中国的钱又卡中国的脖子,但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工程师红利,正在打破这种垄断。当阿里的服务器里国产芯片越来越多,当腾讯的AI模型在国产算力上跑得越来越顺,这些变化都会汇聚成改变全球芯片格局的力量。监管部门的红线和问询,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推了一把,让整个行业更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只有自己搞出来,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眼下的芯片市场就像一场马拉松,英伟达虽然暂时领先,但中国军团正在加速追赶。国产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会有磕磕绊绊,会有成本压力,但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结果。对于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来说,现在的每一次国产芯片试用,都是在为未来的技术自主铺路,这不仅是企业责任,更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个参与者的选择都很重要,因为这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把数据安全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