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美股

如果美国36万亿美债还不上了,谁会哭得最大声?这么说吧,一旦美国还不上债,最惨的

如果美国36万亿美债还不上了,谁会哭得最大声?这么说吧,一旦美国还不上债,最惨的

如果美国36万亿美债还不上了,谁会哭得最大声?这么说吧,一旦美国还不上债,最惨的就是日本。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目前持有1.12万亿美元美债,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全年财政收入的40%,更要命的是日本央行的外汇储备里,超过78%都是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而其中大部分又是美债。一旦美债违约,日本央行持有的美债价值可能瞬间蒸发,直接导致日元汇率崩盘。2022年日元对美元一度暴跌30%,那次危机只是美债信用松动的预演。日本老百姓的养老金更是直接踩在火山口上,全球最大养老基金GPIF持有价值1.4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43%是海外债券,而美债占比超过40%。如果美债变成废纸,日本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缩水一半绝非危言耸听。而且,日本经济已经陷入通缩泥潭30年,美债危机可能让这个慢性病突然恶化成癌症——企业倒闭、消费萎缩、政府财政彻底瘫痪。相比之下,中国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从2022年开始,中国连续28个月减持美债,持仓量从1.32万亿美元降至7654亿美元,降幅近40%。与此同时,中国黄金储备从6264万盎司增至7329万盎司,外汇储备多元化策略成效显著。更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CIPS跨境支付系统2024年处理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美债崩盘,人民币很可能接过美元让出的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新选择。而欧洲虽然不会像日本那样直接被美债拖下水,但也难以独善其身,欧元区国家持有约1.2万亿美元美债,更麻烦的是欧洲银行系统对美债的风险敞口高达数千亿。不过,欧元作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占比20%的市场份额能提供一定缓冲,德国等国家正在通过增加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来刺激经济,尽管这可能导致债务率上升50%,但相比日本,欧洲至少还有调整空间。俄罗斯倒是很可能成为这场危机的最大赢家,由于长期遭受制裁,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不足10%,黄金和人民币占比超过40%,更妙的是中俄能源贸易已实现本币结算,2024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供应国,而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中的份额从1%飙升至99.6%。美元霸权松动反而给了俄罗斯扩大非美元结算的机会,在能源、矿产等领域,卢布和人民币的组合正在取代美元。最有意思的还是美国自己,虽然美债违约会导致信用破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可以通过量化宽松继续印钞,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样,用通胀稀释债务,不过这种做法会引发全球通胀,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债务买单。综合来看,美债危机对各国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日本因过度依赖美债而深陷泥潭,中国通过战略调整化危为机,欧洲在危机中艰难求生,俄罗斯则隔岸观火甚至渔翁得利,这场危机既是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冲击,也是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契机。
美债神秘买家曝光!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美债神秘买家曝光!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美债神秘买家曝光!疯狂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在过去18个月里,美债的“幽灵买家”稳定币悄然现身,买走了约1.5万亿美元美债,超出了日本与中国持债量的总和。从2023年起,中日等传统买家对美债纷纷抛售,致使美债利率飙升至5%的高位。然而,稳定币作为新的“神秘买家”登场,在美债市场疯狂扫货。稳定币中的泰达公司(Tether)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稳定币的总市值达到1.8万亿美元,年度涨幅高达80%,在这些稳定币的储备配置中,80%都是美债。其中,泰达公司持有美债规模高达900亿美元,超过了德国政府持有的美债规模。据美国财政部测算,到2030年,稳定币可能承接高达2万亿美元的美债。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加密货币,以USDT为代表,其背后资产很大程度上是美债。全球用户参与这种金融循环,如埃及用户购买比特币时,会先将本币兑换成USDT,泰达公司收到美元后购买美债,通过美债利息维持USDT与美元的锚定关系并发行更多USDT,形成循环。如今,全球每天通过稳定币进行的转账金额高达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万事达的交易总额。美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稳定币与美债的关联中扮演关键角色,强制稳定币将80%的储备用于购买美债,规定储备平均期限小于93天,收割短期债。还要求外国稳定币发行商在美国设立实体,允许PayPal发行PYUSD稳定币,美联储对Circle开放贴现窗口,使稳定币成为美债“助力器”。然而,稳定币大规模承接美债暗藏危机,如泰达公司66%的资产押注在美债上,美债违约或利率大幅飙升将引发严重后果。2022年Terra-UST稳定币暴雷事件就是前车之鉴。稳定币市场面临类似风险,且无存款保险制度保障。Tether曾因隐瞒储备风险被罚,审计透明度受质疑。2025年美国到期债务高达7万亿美元,按当前趋势,稳定币需承接其中的20%,但其自身流动性只能应对15%的挤兑风险,若美债收益率突破6%,稳定币可能触发“锚定-赎回”的恶性循环。
美国拒绝向中国出口乙烷!为报复中国稀土管制,美国突然卡住乙烷出口,这原料是造乙

美国拒绝向中国出口乙烷!为报复中国稀土管制,美国突然卡住乙烷出口,这原料是造乙

美国拒绝向中国出口乙烷!为报复中国稀土管制,美国突然卡住乙烷出口,这原料是造乙烯的“命根子”,而乙烯又是石化产业的“心脏”。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553万吨乙烷,占其出口量近一半。咱们得先弄明白,为啥中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553万吨乙烷,占了人家出口量的近一半。其实,中国不是造不出乙烷,只是成本太高。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乙烷产量暴增,价格比咱们国内低一大截。就像炒菜得用便宜油,企业当然愿意买美国货。而且乙烷是造乙烯的“命根子”,乙烯又是塑料、橡胶这些东西的核心原料,咱国内需求太大,一时半会儿离不开。但美国这步棋走得太急了。他们以为卡住乙烷,中国石化产业就得瘫痪,可他们忘了,中国早就在悄悄布局。国内企业像卫星化学、中泰股份,早就备好了乙烷裂解技术,就算美国断供,他们也能快速转向其他原料。更绝的是,宁夏、内蒙古那边已经开始用风电制氢,再合成甲醇,最后裂解成乙烯,成本比进口乙烷还低12%。这就好比炒菜不用油,改用其他调料,照样能做出好菜。再说替代供应。沙特、俄罗斯这些能源大国,早就盯上了中国市场。俄罗斯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每年能产240万吨乙烷,沙特的货轮也已经往中国开了。美国乙烷运不过来,这些国家正好补上缺口。而且美国乙烷价格因为卖不出去,已经开始暴跌,路易斯安那州的储罐都堆成山了,企业每天光仓储费就烧30万美元。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美国可能没想到,乙烷这东西技术门槛不高,真正的壁垒在成本。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一发挥,分分钟能把乙烷打成白菜价。更关键的是,中国在乙烯技术上已经突破,大庆乙烯装置用的就是咱自己的技术,各项指标都国际领先。就算美国卡脖子,咱也能自己造血。现在美国乙烷出口受限,受伤的不只是中国。美国乙烷生产商找不到替代买家,价格跌得比天然气还低,企业利润缩水,连华尔街都警告说这会冲击美国能源行业。而中国呢,一边从沙特、俄罗斯进口乙烷,一边加速国产替代,日子照样过。说到底,美国这招就是典型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他们想拿乙烷当武器,却忘了中国早有后手。稀土咱有绝对话语权,乙烷咱也能找到替代,这场博弈,美国怕是要输得很难看。
黄力晨:非农数据好于预期 美元美股上涨黄金承压

黄力晨:非农数据好于预期 美元美股上涨黄金承压

上周四美元从一个多月的低位反弹,对黄金造成短期压制,到上周五,由于非农数据表现好于预期,打消了一些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市场降息预期有所降温,美元继续反弹,美股上涨刷新三个月新高,造成金价短线进一步下跌。...
6月9日财经资讯速览1. 国内动态:我国外汇储备

6月9日财经资讯速览1. 国内动态:我国外汇储备

6月9日财经资讯速览1.国内动态:我国外汇储备规模5月末达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升幅为0.11%;央行5月末黄金储备报7383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连续第7个月增持黄金;工信部正式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推动算力发展。2.国际消息:美国5月非农新增就业13.9万创2月以来新低,前两月数据下修9.5万,美联储或维持夏季“观望”立场;俄罗斯央行近三年来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20%;本周原油市场强势反弹,布油和WTI原油周线涨幅分别达6.30%和6.55%。3.A股相关:下周44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22.29亿股,6月9日是解禁高峰期。以上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据路透社6月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暂停向中国核电站出口设备和零部件,同日,中国

据路透社6月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暂停向中国核电站出口设备和零部件,同日,中国

据路透社6月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暂停向中国核电站出口设备和零部件,同日,中国向通用汽车、福特和斯特兰蒂斯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了临时出口许可证。在这种看似“不平等”的措施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大国游戏的深层逻辑。在上海临港稀土深加工车间,工程师们正在调试世界上第一条智能钕铁硼磁体生产线。这些米粒大小的磁体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核心部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获得的临时许可证是针对这些关键材料的——,但许可期只有六个月,每笔交易都应通过国家稀土跟踪系统实时报告。这个系统就像在稀土上安装了“GPS从矿山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全过程可追溯,既防止战略资源流入军事领域,又为国际供应链制定了新的规则。当特斯拉德州工厂因缺乏异常铁硼磁体而被迫减产时,中国工程师正在实验室中测试新技术,这一突破将使中国在稀土应用领域再次采取主动。另一方面,美国西屋电气总部会议室气氛凝重。对华出口暂停作为全球400多个核电站的技术供应商,直接影响到价值3.2亿美元的订单。然而,令美国惊讶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已经实现了60%的设备定位。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正以“模块化建设”的形式加快推进。当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时,相当于减少8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的核电产业链带动了5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从核燃料到运维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相反,美国设备供应中断已成为国内替代催化剂。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在稀土领域也显示出威力。尽管美国联合盟友施加了压力,但中国的稀土出口并没有完全切断,而是通过准确发放许可证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合规贸易不受影响,但不可能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数据显示,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稀土出口同比下降89%,但墨西哥等第三国稀土化合物转口激增370%。这种“绕道而行”的贸易模式不仅避免了直接冲突,也让美国感受到了供应链重建的痛苦。正如美国谈判代表私下承认的那样:“中国用稀土编织了一张网,我们挣扎得越多,挣脱就越困难。从日内瓦到伦敦,中美博弈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以完整的工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准确的对策,将谈判从“单边压力”拉回了“平等对话”的轨道。正如《人民日报》在《钟声:对话与合作是中国和美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所说:“中国总是以最大的诚意促进谈判,但永远不会为暂时的利益牺牲核心利益。光明网报道“125%”→10%、24%的税率暂停90天对美国关税的开始调整证实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双方关税水平的大幅下调预计将降低中美企业500多亿美元的贸易成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但历史证明,任何试图通过极端压力让中国屈服的计划都将失败。你认为中国在稀土和核电领域的“组合拳”将如何影响未来中美科技博弈的模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信息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钟声:对话与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2025年6月7日;光明网2025年5月14日《125%→10%、24%的税率暂停90天对美关税开始调整)
坐不住了!6月7日,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直言:

坐不住了!6月7日,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直言:

坐不住了!6月7日,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直言:美国芯片出口禁令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无法遏制中国技术进步,反而正在摧毁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根基。但你可能不知道,现在中国自己搞的光刻机已经能造28纳米芯片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那帮科研大神更是在憋大招,说是2026年就能把极紫外光源技术整条产业链打通。这就像啥呢?好比邻居怕你偷学他家的菜谱,结果你直接自己开饭店还搞出满汉全席了。ASML老板为啥急眼?人家去年在中国卖光刻机赚的钱占了总收入的快一半,现在硬生生被美国砍掉一半订单,这不等于逼着中国自己当厨子嘛!最逗的是,美国越卡脖子,咱们的突破越猛,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那些技术突破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现在连老外都开始嘀咕:再这么封下去,怕不是要把中国封成"光刻机界扫地僧"了?
万科今日面临崩盘!其实是他在任职期间种下的恶果!他在美国陪读田小姐的几年,

万科今日面临崩盘!其实是他在任职期间种下的恶果!他在美国陪读田小姐的几年,

万科今日面临崩盘!其实是他在任职期间种下的恶果!他在美国陪读田小姐的几年,仍然拿上千万的年金!又说他选的接班人也没带好路,万科现在惨兮兮!有网友表示:万科走到今天这一步,王石的责任不大,他已经走到幕后,最多接班人有问题,关键是这班管理层,千方百计想把企业的钱转到个人账户。房地产低谷期,企业困境是大环境与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王石的贡献不否认,但时代变了,如今破局更需团队直面挑战,一味归咎个人太片面。万科还有张底牌没打,就是惠州双月湾,搞得好的话还可以翻盘,搞不好就回家吃自己。大家怎么看呢?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春天到了美国又突然间发出对华核电设备出口禁令,这对于国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春天到了美国又突然间发出对华核电设备出口禁令,这对于国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春天到了美国又突然间发出对华核电设备出口禁令,这对于国内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是绝大利好。可控核聚变要是真能突破,那可不得了。现在咱们中国这堆科技公司可真不简单,玩得都是硬核技术。就拿王子新材来说,他们捣鼓的那个纳米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名字听着挺唬人,说白了就是给核聚变反应堆造"防弹衣"的。这可不是普通防护层,得扛得住上亿度的高温,这材料要是真能顶住,那可比钢铁侠的盔甲还牛。​合锻智能-这哥们也不含糊,搞的那套超高压成型设备,跟打铁似的把金属材料压得服服帖帖。核聚变装置里那些奇形怪状的零件,没他们这套万吨级压力机还真玩不转。不过要说最科幻的,还得数永鼎股份的超导带材。这玩意儿看着跟铜片差不多,一通电直接开挂,零下200多度还能带电流狂奔不带喘气的。​搞科研的都知道,超导材料就是核聚变的命根子。那些个环形磁体要产生足够强的磁场,就得靠这玩意儿撑场子。现在永鼎整出来的低温超导带材,听说已经能稳定扛住20特斯拉的磁场强度,这数据放国际上也是能打的。更绝的是他们还搞"兼职",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电网里的超导电缆,都开始用上这黑科技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搞核聚变这行当就像在沙漠里挖井。你看着这些企业现在挺风光,实际上个个都顶着巨额研发经费在死磕。就说永鼎的超导带材,实验室里造个几十米容易,真要量产千米级的高质量带材,那得烧掉多少真金白银?还有材料稳定性这关,在极端环境下连续工作几万小时不出问题,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现在国际上的核聚变竞赛已经白热化,美国人整出"点火成功"的大新闻,欧盟的ITER项目虽然老是跳票但家底够厚。咱们中国搞的"人造太阳"EAST装置去年刚破世界纪录,背后就是这些企业在默默供弹药。要我说啊,现在谁能在材料领域先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能源革命中卡住脖子。​不过也别高兴太早,现在这些技术都还在实验室阶段。就说那个纳米陶瓷纤维,实际装到反应堆里能扛多久?高温粒子流可不是吃素的,分分钟给你打出筛子眼。还有超导带材的冷却系统,光是用液氦降温这一项成本,就够喝一壶的。这些坎儿不过去,核聚变商用就是镜花水月。​看这架势,国内企业算是摸到门道了。王子新材的防护材料、合锻智能的成型设备、永鼎的超导带材,这三驾马车要是能并驾齐驱,搞不好真能拼出条中国特色的核聚变之路。不过也别指望三五年就见分晓,这玩意儿的研发周期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近一个月以来,涨的最好票的居然是美基,建信这只票重仓美股科技巨头,近一个月涨了近

近一个月以来,涨的最好票的居然是美基,建信这只票重仓美股科技巨头,近一个月涨了近

近一个月以来,涨的最好票的居然是美基,建信这只票重仓美股科技巨头,近一个月涨了近21%,业绩排名稳居第一,我记得之前也分享过这只票,但没想到它现在依旧还这么能打,主要是美股表现太稳了,这一波从底部V上来超20%,马上又要新高,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美股回调的机会,不过这个票波动大,建议大家不要去追涨,还是低吸为主,以后美股再也挖坑的机会,这个票是个不错选择。除了美基,近一个月表现最好的就是港股创新药和算力,像红土医药和长城医药近一个月均涨了17%,而长城医药今年更是涨超60%,还有永赢医药今年也涨了50%多,真是年少不知医药香,错把科技加满仓,本以为今年最强的这条线应该是机器人,会贯穿全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创新药,搞得机器永赢也跌落神坛,其实整体还是一个存量博弈,跷跷板。当市场情绪不好,成交量低迷,资金就抱团银行、创新药,北证还有微盘股,而一旦市场情绪好转,成交量上来,还是科技股的天下,就像这周四一样,所以踏准节奏很重要,那现在创新药能不能追,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年初的机器人,在市场情绪未回暧前,它肯定还会反复活跃,但这个位置再往上涨空间有限,估摸也就10个点左右,而且创新药已经涨了大半年,也不可能一直涨,资金也会高低切,所以前面跌的多的标的现在可以慢慢捡起来,像机器人、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这个位置再去介入,机会肯定大于风险。算力概念这周也表现亮眼,这周中航和永赢科技均反弹近15%,有点超预期,特别是中航这只票,前面科技股萎靡的时候,被我转换到港股和机器人,如果当时不去折腾,一直熬着估计也就回本了,而我发现CPO这个方向,基本上都是跟着美股走,只要达子超预期,美股也吃香,CPO也能跟着喝汤,不过这个票向来比较渣,也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波动比较大,所以在车上盈利较多可以适当止盈部分,免得坐过山车,目前看科技持续性最好的几个方向就是算力、游戏,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也不错,而最拉垮的就是低空和机器人,还有半导体下周,看看能否轮动到它们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