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纯电动车

先说说保养费用。小米SU7作为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那些复杂的保养项目,首保免费,

先说说保养费用。小米SU7作为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那些复杂的保养项目,首保免费,

小米SU7作为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那些复杂的保养项目,首保免费,主要检查底盘、三电系统、制动液等。第二次保养是1万公里或12个月,费用大概280-450元,主要是常规检测工时费和空调滤芯更换的钱。要是选择官方的“无忧包”,...
2025年7月纯电动车保值率一年排行榜

2025年7月纯电动车保值率一年排行榜

这次的榜单中,前三分别为: 小米SU7:88.7% 问界M9:80.1% 理想MEGA:78.6% 整体来看,国产品牌保值率普遍不错。买车除了看颜值、性能,保值率真的很重要!开一年还能卖个好价格。这份榜单可以存一下做个对比。...
越来越多人抛弃混动选纯电,难道没续航焦虑了?这次解释清楚了!

越来越多人抛弃混动选纯电,难道没续航焦虑了?这次解释清楚了!

越来越多人抛弃混动选纯电,难道没续航焦虑了?这次解释清楚了!如果说前两年,大家还在纠结混动和纯电到底谁更香,那么现在,风向似乎变了:理想在猛推纯电,比亚迪海豹卖爆,各种纯电车型也越卖越好。纯电动车,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可热闹归热闹,质疑声一点没少:吹得再好,没电了趴窝怎么办?节假日高速充电排大队不闹心?冬天续航打骨折,开着空调心慌慌!这种说法靠谱吗?纯电车是真没焦虑了,还是头铁勇士的选择?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说到续航焦虑,很多人觉得混动更踏实,确实有它的道理。毕竟从安全感上讲,混动车油箱就是定海神针,没电了烧油跑,加油站遍地都是,心不慌;而充电桩?再普及,也架不住节假日扎堆、坏桩、或者目的地压根没有。可纯电呢?看着是技术飞跃、体验纯粹,但也容易一步踏空就尴尬:一旦路线规划失误、充电排队过长、或者碰上低温天气续航缩水,那个电量百分比掉起来,真能让人手心出汗。不少车主是这么形容的:跑长途?电量低于50%就开始焦虑,低于30%?心脏跟着报警灯一起闪!这不是矫情,是很多纯电用户的季节性心病。而且,补能速度也确实是个坎:混动加油五分钟,满血复活;纯电快充再快,也得蹲个二三十分钟,要是慢充?那就更别提了。万一碰上充电位被占、设备故障,那种眼巴巴干等着的滋味,谁试谁知道。所以有人说,纯电车城里开是天使,跑长途变恶魔,找桩充电像求神。你说它省心吗?长途场景下,确实还比不上混动灵活。但话说回来,纯电就真的不能买?那也太绝对了!说白了,如果你符合这几个硬核条件,纯电车绝对是真香选择!首先,重中之重——得有家充桩,或者极其方便的固定充电点!这一点,比混动对家充的需求还要硬核!为啥?因为没有家充,纯电的优势低成本、满电出发直接腰斩。想想看:下班回家还得专门找桩?费时费力!依赖公共桩?电价贵、排队烦、还可能被占位!总想着还剩多少电、去哪充划算?心累!而有家充桩的情况下,纯电车瞬间封神:回家顺手一插,第二天满电出发,跟手机充电一样简单。谷电价格低到离谱,几分钱一公里,成本碾压混动即使用电和油车。日常通勤半径内比如300-4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几乎不用操心电量问题,体验极其丝滑。说白了,纯电真正的爽点,不是绝对续航有多长,而是每晚回家都能满血复活的低成本、零焦虑日常通勤体验。这份从容,是混动给不了的混动日常也得烧油或频繁充电。其次,跑长途?要么佛系,要么规划大师!这话听着像泼冷水,但确实是买纯电前必须认清的现实。很多人被纯电的低成本、静谧性和加速感吸引,冲动下单;结果第一次跑长途就可能傻眼——充电排队、功率慢、绕路找桩……瞬间觉得自由被剥夺了。心态就容易崩:不是说续航600吗?怎么实际跑不到?充电站看着不远,怎么开过去要绕10公里?排队一小时,充电半小时,这时间成本谁受得了?然后就开始怀疑:是不是买错了?不如当初选个混动?但问题是——这很大程度上,不是车的问题,是用车习惯和预期没对齐!纯电的优势场景在高频次、中短途、可规律补能的日常通勤。长途是它的相对短板。所以,如果你:经常跑单程500公里以上的长途,且对时间极其敏感不想多花半小时以上补能;或者极度厌恶规划路线、不愿意使用导航的充电规划功能、对突发状况容忍度极低;再或者,常去充电设施极其匮乏的偏远地区…那纯电的长途短板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不可承受之痛,混动或者增程确实更省心。但反过来说,如果你:长途频率不高一年几次,且愿意花点时间提前规划路线看充电桩分布、评价,利用好车机导航;对途中休息个把小时吃饭、上厕所顺便充电能接受;主要活动范围在充电网络发达的地区…那么纯电的长途焦虑,对你来说就远没有想象中可怕。配合现在动辄600km+的续航和越来越密的高速快充桩,体验在快速改善。最后,钱包要实在,别光看车价!纯电车普遍比同级别混动或油车贵几万电池成本摆着。虽说后期电费省,但这个差价要靠省油省回来,需要跑足够多的公里数和足够长的时间。所以,买纯电前得算笔账:你每年开多少公里?开得少,省的钱可能抵不上车价差有没有家充?没有的话,公共桩电价并不比油便宜多少,可能还更贵更麻烦打算开几年?开不久就换车,残值率也是个考虑因素说白了,如果你充电方便尤其家充,日常里程多,打算长期持有,纯电的总成本优势会非常明显。否则,可能混动更经济。总结陈词:纯电车值不值得买?是不是智商税?核心就看你两条:一是有没有家充桩?这是决定日常体验是否满分的关键!没有,体验打大折扣。二是能不能接受它的长途游戏规则?愿意规划、能接受稍长补能时间、长途非高频刚需。如果这两条都满足,那么纯电车带来的超低使用成本、丝滑静谧的驾驶感受、以及免保养相对的省心,绝对是用了就回不去的真香体验!续航焦虑?在日常通勤中基本不存在。
坐进N7后排的瞬间,1米8的壮汉会突然发现——原来纯电动车的后排能这么“放肆”。

坐进N7后排的瞬间,1米8的壮汉会突然发现——原来纯电动车的后排能这么“放肆”。

坐进N7后排的瞬间,1米8的壮汉会突然发现——原来纯电动车的后排能这么“放肆”。2915mm超长轴距带来的不仅是两拳的膝部余量,而是足以舒展身体的奢侈:跷二郎腿、半躺式观影,甚至临时处理工作文件,都能找到最自在的姿势。传统认知里,日产“大沙发”的标签已是舒适代名词,而N7的AI零压云毯座椅直接颠覆想象。49个传感器实时感知体态,19个动态气囊像隐形管家般自动调整支撑力度,配合12点位按摩功能,长途驾驶反而成了放松时刻。曾有晕车体质的乘客感叹:“坐半小时山路,居然没睡着。”‌上月拿下合资纯电销冠的N7,靠的不是蛮力。后排纯平地台让中间乘客告别“蜷缩模式”,1487mm超低车身设计即使溜背造型也不顶头,全家出行时老人孩子都能直起腰杆看风景。正如车主所言:“这车空间是‘作弊级’的,比某些标榜豪华的车型更懂家用。”从空间魔术到AI舒适科技,N7用越级表现证明:纯电时代,合资品牌依然能精准击中中国家庭的痛点。‌新势力销冠也想来日产躺赢东风日产N7
李想亲自下场“破案”,是谁三次持续攻击,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李想亲自下场“破案”,是谁三次持续攻击,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李想亲自下场“破案”,是谁三次持续攻击,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了2023年,理想纯电MPV,理想Mega发布,结果引发了巨大争议。2024年,理想纯电SUV理想L8上市,又引发了一大堆网络攻击。2025年理想i8上市,这下子更要命,以前他们只是攻击理想汽车本身,而现在开始攻击理想汽车车主了。有些攻击者说,理想汽车的车主没有素质,乱停车,到处变道之类的,好像所有的理想汽车车主都是这么开车的。但实际上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哪里都有没有素质的人,拿着这种事情说事,和人人喊打的地域黑又有什么区别?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知道不管用,他们还要这么宣传?我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理想这三款车全部都是纯电动车车型,弄不好,是动了某些生产纯电动车企的蛋糕了。而之前理想发布的全部是增程式车型,理想在那里赚钱再多,这些纯电动车企也不在乎。但现在他们不允许理想侵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中。于是,网络攻击也就出现了。理想法务部收到了多位车主举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理想车主的负面评论,甚至导致理想汽车用户在线上线下都受到了严重干扰。如果任由攻击继续进行下去,必然会影响一部分用户买理想汽车时的判断,这是理想汽车所不能忍受的,也是社会公平公正所不能接受的。这些负面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在多平台发布,多频次,内容又高度同质化,若说没有组织没有预谋,恐怕谁都不信。现在理想汽车董事长也要亲自下场破案,不知道能不能有什么效果。但我们知道的是,靠网络水军只是一种最低端的做法,最高端的做法还是要靠产品。只有拿出好的产品,才是打压对手的最佳方案。
第30周纯电动车型销售公布,吉利成最大赢家,比亚迪纯电表现平平

第30周纯电动车型销售公布,吉利成最大赢家,比亚迪纯电表现平平

第30周纯电动车型销售公布,吉利成最大赢家,比亚迪纯电表现平平吉利银河凭借星愿车型以1.09万辆的成绩强势登顶,环比增长13.67%;特斯拉ModelY紧随其后,销量为0.79万辆,环比增长4.66%;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以0.71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三,环比增长10.90%。前三名销量合计2.59万辆,占总量近三分之一。特斯拉ModelY、Model3两款车型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十三,销量合计1.06万辆,环比增长9.23%;小米汽车小米SU7和小米YU7两款车型销量合计0.76万辆,环比增长5.36%!小鹏汽车小鹏MONAM03、小鹏G7、小鹏P7+三款车销量合计0.75万辆,环比增长53.90%。在合资品牌中,广汽丰田铂智3X销量0.16万辆,环比增长19.43%。而自主品牌表现更为亮眼,吉利银河两款车型销量合计1.32万辆,环比增长9.68%。新势力品牌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蔚来等销量合计1.95万辆,环比增长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