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董明珠想到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2025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语出惊人:我绝不用海归派,只用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国内媒体引起巨大争议,以《环球时报》首席评论员胡锡进为首的各大媒体纷纷指责“董明珠言论已经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个人观点,而是在制造社会对立情绪,她应该为此道歉。”嗯,又是一个制造社会对立。那么是不是制造社会对立呢?社会是否有对立,如果有,是否是董明珠制造的呢?董明珠为何会发表这个言论,这不得不从格力的一件事说起。2023年,格力研究院曾聘用一位从海外知名院校毕业的硕士(国内"双一流"本科背景)参与核心技术研发。然而,这位海归人才在短时间内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并据称将格力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泄露给了海外企业,导致格力损失了价值约12亿美元的订单。人家是一个企业。一个人,一个内部的高级技术人员,海归,给格力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这还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引进这个人才的一系列人员、机制、相关的同事乃至招聘思路是否也受到了巨大的牵连和打击呢?这个,各位专家和媒体,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不会去操心吧。作为个人,作为一个企业,为了自身,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错就错在她说出来了,如果人家不说,但是绝不招聘入海归,你有办法吗?现在招聘市场,海归早已没有了之前那种风光,很多企业明着不说,但早已把重心转向了国内高校的高材生。大家还记得几年前,全国很多企业招聘台前挂着的那个“不招河南人”的牌匾吗?国家不得不出面批评这些企业,但要想扭转这个局面,还得靠自身,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可以去大肆批判董明珠,当然,你们都在道德的最高点,就像地铁上那个道貌岸……正义凛然的侠女一样,将董明珠拘留,但是,海归市场就能因为打倒了董明珠而方兴未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