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8598米,滑翔伞失控无法降落,男子全身多处结冰,仍坚持住有意识控伞,最终安全着陆,成功生还。该飞行员在视频中记录了整个过程,此次事件被认定为一次飞行的意外事故。当事人回忆:“当时感觉到缺氧,手在外面一直冻着。手都露在外面了,然后一直在对讲。”该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祁连山滑翔伞玩家遇上云吸5月26日,橙柿互动记者采访了滑翔伞飞行专家詹永海。詹永海毕业于沈阳炮兵学院航空气象专业,在部队曾担任空降兵教练员,现任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认证滑翔伞/动力伞、动力降落伞教练员,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滑翔伞项目考官。詹永海就祁连山滑翔伞玩家被云吸到8千多米高空事件进行了专业解读及安全提醒。滑翔伞3000米以上高度起飞未佩戴氧气设备的失误及可能后果詹永海说,祁连山滑翔伞飞行事故中,飞行员在高原环境(起飞海拔超过3000米)进行长时间飞行,却未佩戴高空供氧设备,这是一个严重的安全准备缺陷。可能会发生急性高原缺氧,从3000米开始,空气氧含量已降至海平面约70%,而在8000米高度,氧气浓度仅为30%左右,会出现判断力会下降、意识模糊、动作迟缓、视力模糊、冒冷汗、晕厥、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高空缺氧会严重削弱飞行员对伞体状态、气流反应的处理能力,增加失控风险,甚至因失去意识而坠伞,带来严重的飞行风险。祁连山玩家遇到的还不是最强云吸最强云吸的乱流、撕扯力后果严重“云吸”即积云强烈上升,气流在其底部及云内形成强劲上升带,将飞行器“吸入”高空。本次案例虽极端(上升至8589米),但仍未进入最极端积雨云(Cb)核心区域。最强云吸垂直上升气流速度可达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甚至更高,强上升与周边沉降气流交汇,形成剧烈湍流时速最快能达到数百公里,产生剧烈剪切力,其撕扯力可能造成伞体大范围崩塌或“螺旋扭转”,另外在雷暴云中飞行可能引发静电感应放电(见于雷暴云底),从而导致电击风险。2007年,德国女飞行员EwaWisnierska被吸入9800米高空,15分钟失去意识,奇迹生还,但同场中国男飞行员因冻伤和缺氧身亡。一旦遇到云吸滑翔伞飞行员应如何应对?一旦判断即将进入或已被吸入强上升气流,飞行员应迅速执行脱离策略,避免进入积云底部,即便有上升力也应远离云壁10~15分钟飞行距离,立即使用加速器,全加速俯冲飞行(速脱离动作),外侧大耳朵(BigEars)+加速器,可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