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湖北

“看哭了!”湖北仙桃,一名女孩在街边理发,身边有个牌子,“8元一位”,

“看哭了!”湖北仙桃,一名女孩在街边理发,身边有个牌子,“8元一位”,

“看哭了!”湖北仙桃,一名女孩在街边理发,身边有个牌子,“8元一位”,这时,一男子过来理发,理过之后甚是满意,赶紧付款,但当看到数额后,女孩惊慌失措,紧张的说“你转错了吧,你看看,”不料,男子说道:“没错,希望你越来越好”!据8月16日第一眼新闻报道,在湖北仙桃的街头,一位年轻的女孩用自己的手艺撑起了生活,也在困境中用善意温暖着周围的人。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令人深思的故事,讲述了一名患有白血病,面临家庭困境的女孩,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选择坚强自立。以很低的价格为过路人提供理发服务,并向老年人免费。女孩年约二十出头,头发已经被剃光了,因化疗而显得特别瘦弱。她独自在一条老街上支起了一个简陋的理发摊,每天的收入大多维持在几十元到一百五左右。在这条不起眼的小摊上,8元钱的理发费用和对老年人的免费服务,似乎成了她面对病痛与家庭困境时唯一的坚持。她每天都像是与命运做斗争,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同时承担着照顾瘫痪母亲和行动不便的父亲的责任。她没有选择依赖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无论是在500元版本还是8万元版本中,女孩的坚韧与善良始终未变。两种版本对她的描写有所不同,500元的版本侧重于她日常生活的艰难,而8万元的版本则试图更深刻地展现她的内心世界和所面临的压力。在女孩的理发摊上,女孩不仅仅是在为生活而工作,更是在用她自己的微薄力量去温暖他人。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陌生男子的捐赠上。一个名叫“子衿”的慈善人士,他的捐赠方式复杂得多,首先以需要画画素材为由,给女孩800元。而后再通过扫码支付失败的理由,分两次转账给女孩8万元。他用心设计的方式避免了让女孩产生任何不适或尴尬。在送上巨额捐款之前,他还通过买西瓜的方式,做出了一种平等的交易姿态,使得女孩在接受帮助时能够感到更加舒适。在这个过程中,捐赠者通过自己的方式,既传递了善意,也保证了女孩的自尊不受伤害。最打动人心的并不是捐赠的金额,而是捐赠背后所展现出的对他人境遇的真切理解与体谅。信源:第一眼TV新闻
“解释不清了!”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在家午休时,因光线太强就拉上了窗帘,结果等

“解释不清了!”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在家午休时,因光线太强就拉上了窗帘,结果等

“解释不清了!”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在家午休时,因光线太强就拉上了窗帘,结果等她躺到床上时,竟从天花板上看到了楼下的车辆!惊叹之余,女子将经历分享到网上,没想到还有和她有一样经历的人。网友:书中的知识照进现实!很多年轻人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全靠中午休息的那点时间“续命”,据媒体8月17日的报道,湖北的喻女士却在午休时发现了有趣的一幕。当天中午,吃过午饭后的喻女士又来了困意,便回到卧室休息,由于这天的太阳光太强烈,喻女士就拉上了窗帘,然后躺在了床上。喻女士望向天花板时,意外看到几个小白点,和汽车的倒影特别像!喻女士还以为自己太困了出现了幻觉,揉了揉眼睛仔细看,发现那就是汽车。出于好奇,喻女士来到窗户边向外面望去,发现出现在天花板上的汽车,就是楼下停车场的车!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是“小孔成像”。窗帘虽然被拉上了,但是上方还留有一条缝隙,缝隙形成了类似针孔摄像机的效果,将窗户外面的景象倒置,然后投射在了天花板上,光线越强,成像的效果就越好。大家对于这件事是怎么看?

湖北实验室发布30项亮点科技成果

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通讯员冯星星)8月13日,记者从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湖北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发布暨转化路演活动近日在武汉举办,30项亮点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湖北实验室30项亮点科技成果附后) 湖北省实验室协同技术...
笑发财了!湖北孝感,一高三女生竟在一天内,连着两次手指卡在课桌孔洞里,而当消防员

笑发财了!湖北孝感,一高三女生竟在一天内,连着两次手指卡在课桌孔洞里,而当消防员

笑发财了!湖北孝感,一高三女生竟在一天内,连着两次手指卡在课桌孔洞里,而当消防员二次上门时,不免对女生发生了“灵魂拷问”,网友:请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据湖北日报8月14日的报道,女生在上课的时候,看到课桌里有个空洞,或许是出于好奇,就把手指给伸了进去。然而,这进去容易,想出去却难了,不管女生如何使劲,这手指头就是拔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头被卡的都肿胀了。在接到求助的时候,消防员们便立即赶到了学校,用工具把课桌给拆了后,终于是将她的手指头给解救出来。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却没想到,还没多长时间,消防员们又接到了报警求助,目的地还是这个学校。可当到达地方之后,发现需要帮助的依旧是那位女生,至于要解决的事情,也和前面相同无异。原来是在消防员们走了后,老师就给女生弄了张新的课桌,可谁能想到,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在见到这一幕后,消防员也忍不住发出问她:同学,你是和课桌有什么恩怨吗?就这样,在“阵亡”了一张新课桌的代价后,女生成功被解救出来了,就是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再次出现了。网友看过后就说:这种情况绝对是像给同学们演示下,第一次到底是怎么卡进去的,结果就发生了意外情况。那么对于这件事情,您有什么想说的呢?信息来源:湖北日报2025-8-14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费用高达几百万元,可谁知开庭之后,8位被告却互相推卸责任,甚至表示有了社会的捐款,他们就不会再继续赔偿了?网友:人怎么可能厚颜无耻到这种程度!"社会捐款的300万和你们有关系吗?今天不赔偿这个事情没完!"家属愤怒地说道,2024年7月9日凌晨,武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在合租屋内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灾难。室友李某将外卖电动车电池拆下后提到房间充电,锂电池突发爆燃,导致正在睡觉的杜均浩全身90%面积被严重烧伤,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摧毁了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更引发了一场关于责任与良知的激烈博弈。事发当天杜均浩与李某在校外租房兼职,凌晨时分李某将电动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这一看似平常的行为却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电池突然爆燃,火焰瞬间吞噬了整个房间。睡梦中的杜均浩根本来不及反应,全身被严重烧伤,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为全身90%烧伤,生命垂危,治疗费用如同天文数字,短短时间内就累积到了30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这笔费用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杜均浩的父亲杜先生向电动车所有者、房东等八方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然而庭审现场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八位被告互相推卸责任,甚至以"已有社会捐款"为由拒绝赔偿。更令人愤慨的是李某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竟表示,自己的儿子"也是受害者",这种毫无悔意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杜均浩的家人和广大网友,社会捐款的300万元是爱心人士为挽救杜均浩生命而筹集的救命钱,与被告方的赔偿责任毫无关系,被告方试图用社会捐款来抵消自己的赔偿责任,这种逻辑简直荒谬至极。庭审现场各方被告的推诿之词令人齿冷,完全忽视了正是他们的行为导致了这场灾难,这种互相推诿的态度不仅是对杜均浩及其家人的二次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战。杜均浩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杜均浩的同情和对被告方行为的愤怒,有网友表示:"将电动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作为成年人应该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现在出了事不仅不承担责任,还想用社会捐款来抵消赔偿,这种做法简直令人发指!"另一位网友则指出:"社会捐款是爱心人士的善举,与法律责任完全无关,被告方试图混淆概念,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不仅道德沦丧,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目前杜均浩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每天的治疗费用都在增加,对于一个全身90%烧伤的患者来说,后续的康复治疗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支持。社会捐款虽然暂时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远远不足以覆盖全部治疗费用,被告方以"已有社会捐款"为由拒绝赔偿,不仅是对杜均浩生命健康的漠视,更是对社会爱心的亵渎。杜均浩的遭遇令人痛心,而被告方的态度更令人愤怒,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出公正的判决,让杜均浩得到应有的赔偿,也让那些试图逃避责任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我们也希望这起案件能够引起社会对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视,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

“太缺德了!”8月1日,湖北武汉,一大学生在睡觉时被室友的电动车电池烧伤,总治疗费用高达几百万元,可谁知开庭之后,8位被告却互相推卸责任,甚至表示有了社会的捐款,他们就不会再继续赔偿了?网友:人怎么可能厚颜无耻到这种程度!"社会捐款的300万和你们有关系吗?今天不赔偿这个事情没完!"家属愤怒地说道,2024年7月9日凌晨,武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在合租屋内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灾难。室友李某将外卖电动车电池拆下后提到房间充电,锂电池突发爆燃,导致正在睡觉的杜均浩全身90%面积被严重烧伤,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摧毁了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更引发了一场关于责任与良知的激烈博弈。事发当天杜均浩与李某在校外租房兼职,凌晨时分李某将电动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这一看似平常的行为却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电池突然爆燃,火焰瞬间吞噬了整个房间。睡梦中的杜均浩根本来不及反应,全身被严重烧伤,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为全身90%烧伤,生命垂危,治疗费用如同天文数字,短短时间内就累积到了30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这笔费用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杜均浩的父亲杜先生向电动车所有者、房东等八方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然而庭审现场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八位被告互相推卸责任,甚至以"已有社会捐款"为由拒绝赔偿。更令人愤慨的是李某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竟表示,自己的儿子"也是受害者",这种毫无悔意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杜均浩的家人和广大网友,社会捐款的300万元是爱心人士为挽救杜均浩生命而筹集的救命钱,与被告方的赔偿责任毫无关系,被告方试图用社会捐款来抵消自己的赔偿责任,这种逻辑简直荒谬至极。庭审现场各方被告的推诿之词令人齿冷,完全忽视了正是他们的行为导致了这场灾难,这种互相推诿的态度不仅是对杜均浩及其家人的二次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战。杜均浩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杜均浩的同情和对被告方行为的愤怒,有网友表示:"将电动车电池带入室内充电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作为成年人应该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现在出了事不仅不承担责任,还想用社会捐款来抵消赔偿,这种做法简直令人发指!"另一位网友则指出:"社会捐款是爱心人士的善举,与法律责任完全无关,被告方试图混淆概念,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不仅道德沦丧,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目前杜均浩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每天的治疗费用都在增加,对于一个全身90%烧伤的患者来说,后续的康复治疗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支持。社会捐款虽然暂时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远远不足以覆盖全部治疗费用,被告方以"已有社会捐款"为由拒绝赔偿,不仅是对杜均浩生命健康的漠视,更是对社会爱心的亵渎。杜均浩的遭遇令人痛心,而被告方的态度更令人愤怒,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出公正的判决,让杜均浩得到应有的赔偿,也让那些试图逃避责任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我们也希望这起案件能够引起社会对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视,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湖北恩施,女子将17岁的自闭症儿子,送往特殊学校,结果儿子被打伤,她说,她的儿子

湖北恩施,女子将17岁的自闭症儿子,送往特殊学校,结果儿子被打伤,她说,她的儿子

湖北恩施,女子将17岁的自闭症儿子,送往特殊学校,结果儿子被打伤,她说,她的儿子在上课的时候,和老师发生争执,就被老师无缘无故打了,她要求学校将老师开除,但校长很快回复,说是女子的儿子先打老师,抓老师头发的,老师心里慌了,才会用手一抓,抓住学生的耳朵外皮,校长承认,老师打学生是不对的,但是因为此事开除老师,这还不至于。8月8日,据观威海报道,尹女士看着17岁儿子身上多处伤痕时,心疼与愤怒交织。儿子患有自闭症,需要更多关爱,却被特殊学校的老师动手打了,这让她懊悔不已,后悔把孩子送到那里。按照常理,这个年龄的男孩已相对独立,让家长省心不少。但尹女士的儿子情况特殊——社交障碍明显、理解力有限,也缺少朋友。两个月前,她将儿子送进特殊学校,希望他能逐渐融入,哪怕只是交到朋友,她就会感到满足。然而,短短两个月后,孩子却带着多处伤回到她面前。她追问缘由,儿子说是老师打的,但无法说清原因。在尹女士看来,这等于“无缘无故挨打”。她心疼又愤怒,认为特殊学校的老师更应该懂得如何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却反而伤害了他。她态度坚决——无论原因,孩子被打就要讨回公道,要求学校开除老师。这一要求让校长倍感压力,于是公开回应,还原了经过。校长称,事发在课堂上,老师当时在批评尹女士的儿子,男孩情绪激动,先伸手抓住老师的头发。尽管孩子患有自闭症,但力气不小,如果不制止,老师可能受伤。老师慌乱中抓住了他的耳朵,在拉扯中造成多处轻伤。校长承认,老师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打学生,都是不对的,但认为这不足以构成开除理由。事件发生后,警方已对老师处以10日行政拘留,目前其已回到学校工作。从法律角度看,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规定,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人受损,需承担责任。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也规定,殴打他人可被处以拘留和罚款——老师已因此被拘留。不过,尹女士的儿子先动手抓老师头发,也构成了“有错在先”,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双方均有过错,应分别承担相应责任。至于老师是否该被开除,意见分歧依旧存在。你认为,应该吗?
湖北恩施,特教老师被17岁自闭症男学生抓住头发后,情急反击被拘10日,出来后学生

湖北恩施,特教老师被17岁自闭症男学生抓住头发后,情急反击被拘10日,出来后学生

湖北恩施,特教老师被17岁自闭症男学生抓住头发后,情急反击被拘10日,出来后学生母亲尹女士让学校开除老师,彻底毁掉他的前途,令人意外的是学校少见地护犊子没答应。老师动手虽然不应该但对面是一个成年人,害怕之下动手不对但可以理解,况且已经付出了代价,如果真把老师开除,大概率没有哪个老师再敢收这位自闭症少年,实际上是为了他好。
解放军新舰下水,4个字让赖清德吓破胆,但这次恐怕不是冲着台岛去! 解放军“湖

解放军新舰下水,4个字让赖清德吓破胆,但这次恐怕不是冲着台岛去! 解放军“湖

解放军新舰下水,4个字让赖清德吓破胆,但这次恐怕不是冲着台岛去!解放军“湖北舰”正式服役,该舰是075型两栖攻击舰。“两栖作战”的功能一出,民进党当局立刻吓破了胆。更关键的是,台媒在报道中指出,大陆专家称,两栖攻击舰服役,是出于“保卫领土完整”的需求。台当局自然是做贼心虚,认为此处意指“收台”之战。但实际上,“收台”是必行之事,不过此次解放军新舰恐怕不是冲着台岛去的。相关消息显示,该舰在南部战区服役,这一战区重点应对在南海事务。台岛问题主要由东部战区进行部署。不过,这并不影响解放军一步步拉紧“收台”之网。
【#仙桃救人白马离世主人获赠三匹新马##仙桃将建7米高雕像纪念救人白马#】今年2

【#仙桃救人白马离世主人获赠三匹新马##仙桃将建7米高雕像纪念救人白马#】今年2

【#仙桃救人白马离世主人获赠三匹新马##仙桃将建7米高雕像纪念救人白马#】今年2月,湖北仙桃,一男子落水后,被好心人骑着白马冲入江中成功救起。但遗憾的是,救人的“白龙马”几天后因病去世,它勇敢救人的身影却深深印刻在很多人的心中。“白龙马”的主人依立拜·多松别克后来获赠了三匹白马。今年5月,依立拜从湖北仙桃出发,骑着马去往了北京、内蒙古等地。他说,骑行的路上,曾遇到一匹长的很像“白龙”的马,让他更加思念“白龙”。仙桃相关部门曾表示,当地计划建设一座“白龙马”的雕像来纪念它。依立拜告诉记者,雕像目前还未开始建设,他很期待能为“白龙马”建一座雕像。今年2月4日,湖北省仙桃市汉江边,一名男子不慎落水。危急关头,新疆人依立拜·多松别克骑着自己名叫“白龙”的马冲入水中救人,和苏邵高、刘杭州一起,3人1马将落水男子成功救起。三人被授予“仙桃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白龙马”也一起戴了大红花受表彰。然而,事发后,“白龙马”突发疾病,虽有专家前来救治,但遗憾的是,2月11日晚,“白龙马”还是永远离开了。据仙桃当地媒体报道,“白龙马”离世的原因是突发绞窄性肠梗阻。“白龙马”遗憾离世让很多市民和网友感到难过。为了纪念“白龙马”,仙桃市计划为它立一座雕像。今年2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仙桃市文明办了解到,已经启动为“白龙马”立雕像的程序。在“白龙马”去世后,依立拜获赠了三匹新的白马,其中一匹还是去世“白龙马”的亲兄弟。事发近半年后,8月7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再次联系到依立拜,他几天前刚从内蒙古回到新疆老家。在依立拜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最近更新的一条视频是一个月前发布的,IP位置在内蒙古。依立拜说,他前段时间在内蒙古待了20多天,自己后来获赠的三匹白马中有一匹就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那里被称为“中国白马之乡”。依立拜告诉记者,今年5月23日,他从湖北仙桃出发,带着三匹白马,骑行去往北京。其中一匹马在走了300多公里后身体不适被留了下来。大约一个多月后,依立拜和两匹马到达了北京,在首都待了5天的时间,又出发去往内蒙古。“有天在河北看到了一匹马很像‘白龙’,四个脚有一个脚是黑色的,耳朵和头型也很像。”依立拜说,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怔住了,后来询问马的主人是否愿意卖那匹马,但对方可能对那匹马也很有感情,不愿出售,那天晚上,他又梦到了“白龙马”。依立拜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白龙马”的雕像还没有开始建设,他曾经看过设计初稿,雕像高度约有7米,他很期待看到“白龙马”的雕像。(大皖新闻记者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