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混合基金

基金市场周报:电子板块表现较优 主动投资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

基金市场周报:电子板块表现较优 主动投资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

主动投资股票基金较上期上涨0.66%,主动投资混合基金上涨0.82%,主动投资债券基金较上期持平;QDII基金较上期上涨1.37%。权益类:煤炭板块表现较优 本期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其中煤炭和电力设备表现较好。从最近12期申万一级...

上银基金增聘张和睿管理上银慧尚6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

9月19日,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上银慧尚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宣布增聘张和睿为该基金基金经理,与蔡唯峰、陈博共同管理上银慧尚6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基金主代码:012334)。张和睿证券从业...
重仓贵州茅台,泰信基金互联网+混合风格漂移?年内仅涨7.35%,收益率落后

重仓贵州茅台,泰信基金互联网+混合风格漂移?年内仅涨7.35%,收益率落后

泰信互联网+混合基金合同中,对于“互联网+”主题涉及公司的界定比较宽泛。具体来看,互联网+主题涉及的公司包括为互联网建设提供基础设施的软件、硬件设备等行业的公司,包括终端设备提供商、运营商等,以及各个行业依托...

申万菱信基金宫雪接任双利混合基金经理,与原经理共同管理

9月18日,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申万菱信双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宣布自当日起,宫雪接任申万菱信双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主代码:013634)的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刘敦、王赟杰共同管理该...
华商龙头优势混合基金:深耕AI产业链 捕捉科技成长红利

华商龙头优势混合基金:深耕AI产业链 捕捉科技成长红利

华商龙头优势混合基金经理彭雾认为,科技行业未来五年的创新和投资机会或依旧围绕AI展开。她管理的华商龙头优势混合基金将继续以AI为主线,以海外算力链为核心,优选国产算力龙头,并密切关注其进展,同时精选智能驾驶、3C创新...

易方达基金增聘黄蕴藉为易方达科益混合基金经理

公告显示,此次基金经理变更类型为增聘基金经理,新任基金经理为黄蕴藉,将与彭珂共同管理易方达科益混合(基金主代码:010389)。黄蕴藉拥有4年证券从业年限和4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自2021年7月起,他便在易方达基金管理...

农银平衡价值混合基金9月1日起发行

在此背景下,农银汇理基金将于9月1日起正式发行农银平衡价值混合基金,凭借“30%-70%权益仓位动态调节”的核心设计,搭配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拟任基金经理廖凌,为追求“风险可控下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买基金的几个误区要懂得避开,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资本市场开始活跃起来,牛市氛围

买基金的几个误区要懂得避开,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资本市场开始活跃起来,牛市氛围日益高涨,很多投资者通过基金入市,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中老年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信息获取习惯等特点,更容易陷入一些误区,需特别注意避开以下问题:一、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误区表现:轻信“年化收益20%+”“稳赚不赔”等宣传,优先选择股票型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忽略自身能承受的亏损底线(如退休资金、养老钱)。避坑建议:明确“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中老年投资者可优先考虑低风险产品(如货币基金、短债基金)或稳健型组合(债券基金为主,少量混合基金),避免将大部分资金投入高波动市场。二、频繁操作,追涨杀跌误区表现:看到基金短期上涨就跟风买入,下跌就恐慌赎回,频繁申购赎回导致手续费增加(如股票型基金持有不足7天赎回费高达1.5%),还可能错过长期收益。避坑建议:基金适合长期持有,尤其是稳健型基金(如指数基金、平衡型基金)。可采用“定投”方式分散成本,避免因市场短期波动盲目操作,同时注意查看基金的“持有期限赎回费规则”,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损耗。三、过度依赖他人推荐,缺乏独立判断误区表现:盲目相信亲戚朋友、网络“大V”或销售人员的推荐,不了解基金的投资方向(如是否投了高风险行业)、基金经理能力、历史业绩等,甚至跟风购买“爆款基金”。避坑建议:投资前务必自己“做功课”:查看基金招募说明书,明确投资范围(股票、债券占比)、风险等级;参考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优先选择长期业绩稳定、风格不漂移的经理);拒绝“内幕消息”“保本承诺”等不合规宣传,通过正规渠道(基金公司官网、持牌券商/银行)购买。四、集中投资单一基金或类型,缺乏分散误区表现:将所有资金投入一只基金(如某只热门股票基金),或只买同一类型(如全是股票型基金),一旦市场风格切换或单只基金踩雷,可能面临较大亏损。避坑建议:通过“分散配置”降低风险,例如:搭配不同风险类型(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少量混合基金);避免集中投资单一行业(如不把钱全投在新能源、科技等波动大的行业基金)。五、忽视自身资金流动性需求误区表现:将短期要用的钱(如医疗备用金、日常开销)投入封闭期基金或长期理财产品,急需用钱时无法及时赎回,被迫承受亏损或手续费。避坑建议:根据资金用途分类投资:短期备用金:选择货币基金、7天通知存款等灵活支取的产品;中长期资金(1年以上):可考虑债券基金、稳健型混合基金,避免触碰“封闭期1年以上”且提前赎回成本高的产品。六、不关注费用成本,忽视“隐性支出”误区表现:只看收益,不注意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成本。例如,部分基金前端申购费高达1.5%,长期下来会侵蚀收益。避坑建议:选择费率较低的渠道和产品,例如通过基金公司官网、第三方平台(如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申购,部分平台可享申购费1折优惠;优先选择管理费、托管费较低的基金(如指数基金通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费率低)。中老年投资者投资基金的核心原则是“稳健优先、控制风险、长期持有、理性决策”。避免被高收益诱惑,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年龄、资金用途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才能在投资中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