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朝核问题

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而一旦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了。从2024年开始,朝鲜就成了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大供应商。各种报告都说,朝鲜每月往俄罗斯运送上千个集装箱的弹药,包括炮弹、火箭弹和迫击炮弹,光是2024年,俄罗斯军队每天消耗的炮弹里有一半就靠朝鲜顶上。俄罗斯那边急需这些东西来维持火力,朝鲜的生产线虽然规模不大,但正好能填补空缺。结果呢,双方合作越来越深,2024年6月,普京访朝的时候还签了互助防御条约,这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更夸张的是,朝鲜不光卖武器,还派人上战场。韩国情报机构和美国情报都确认,2024年底朝鲜开始往俄罗斯派兵,先是几千人,现在估计有1.5万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帮忙作战。这些士兵穿俄军制服,听俄军指挥,主要干些辅助活儿,比如工程建设和扫雷,但也直接卷进战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说,朝鲜部队可能增到10万人,这让西方国家直呼这是俄罗斯在拉盟友扩大战争规模。朝鲜从俄罗斯换来了什么?能源、粮食和外汇,还有些先进技术,比如导弹和核潜艇相关的东西。俄罗斯那边呢,靠朝鲜的补给稳住了前线,不然早扛不住了。可问题是,这合作的基础全靠俄乌战争在打。俄罗斯打得越狠,对朝鲜货物的需求就越大。朝鲜经济本来就靠这些外贸喘气,国际制裁下,能卖点军火换点硬通货不容易。2024年,朝鲜的军工出口据说占了对外贸易的大头,这让平壤尝到了甜头。但好日子能持续多久?看看2025年的战局,俄乌冲突已经拖了三年多,双方都累了。俄罗斯在前线推进慢,乌克兰靠西方援助勉强顶着,但特朗普上台后放话要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各种分析都说,2025年可能是转折点,谈判桌上的声音越来越大。俄罗斯经济也扛不住,预算赤字高企,军费开支占GDP两成以上。要是停火,俄罗斯的军需需求立马腰斩,朝鲜的炮弹和士兵就没那么抢手了。朝鲜高层肯定看出来了。情报显示,平壤的分析部门一直在盯俄乌动态,2025年夏末,俄罗斯在苏梅地区的攻势就卡壳了,国际调解提议也多起来。朝鲜要是继续死磕俄罗斯这条线,一旦战争收尾,它的经济后腿就得瘸。外汇断了,能源供应也得缩水,国内工厂电力时停时续,粮食短缺更严重。朝鲜本就没几个可靠贸易伙伴,制裁下只能抱大腿。俄罗斯这时候是临时靠山,但长远看不稳。中国呢?一直是老邻居,地理上挨着,经济上互补。过去几十年,中国提供的粮食和燃料占朝鲜进口大半,这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朝鲜开始主动靠拢中国,这事儿从2025年9月就明摆着。金正恩亲自访华,六年没见的双边会晤重启。他来北京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顺带跟中国谈了谈。会谈后,双方发了联合声明,强调战略合作,朝鲜还表态支持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这可不是客套话,朝鲜媒体把这次访问叫“历史性事件”,说巩固了政治互信。中国这边也回应了,贺电里重申中朝是传统友好邻邦,维护关系是坚定方针。结果呢,边境贸易口子开了点,粮食和燃料进口批得更多,朝鲜市场货架没那么空了。为啥朝鲜这么急?说白了,就是战略调整。俄罗斯需求降了,它得找新支点。中国不光能稳住物资,还能在外交上给力。东北亚事儿,中国说话分量重,朝鲜核问题和导弹试射上,中国一直推对话解决,不想地区乱套。朝鲜知道,抱紧中国腿,能在制裁网里多点喘息空间。过去几年,中朝关系有点凉,2024年外交互访才八次,朝鲜更爱跟俄罗斯黏糊。但现在风向变了,朝鲜高层估计算过账:战争一停,俄罗斯忙着国内重建,注意力转回欧洲和中东,朝鲜的优先级就掉队了。反观中国,经济体量大,供应链稳,边境一过就是鸭绿江,物流成本低。当然,这不等于朝鲜全盘依赖中国。它还留着空间,核计划和导弹试验没停,外交上多线操作。但大方向是稳中国这条线。俄罗斯那边,普京8月还跟金正恩通话谢援助,但9月下旬焦点转国内,边境列车班次减了,朝鲜仓库弹药堆着卖不动。乌克兰战场上,朝鲜士兵伤亡不小,韩国情报说有些被俘后送基辅治疗,这也让平壤警醒。战争结束在即,朝鲜不能赌一把大的。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敢使用核武器,这个国家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我们,更不是印巴,还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敢使用核武器,这个国家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我们,更不是印巴,还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敢使用核武器,这个国家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我们,更不是印巴,还不是以色列,那会是谁呢?最有可能是朝鲜。朝鲜搞核武器,说白了是被逼的。从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开始,这个国家就像在玩“技术闯关游戏”——美国带着盟友一轮轮制裁,朝鲜就一轮轮突破。到现在,朝鲜已经炸了六次核弹,最后一次的当量比广岛原子弹还大好几倍,专家说这可能是氢弹。美国那边的机构估算,朝鲜现在攒的核材料够造50到90枚核弹头,实际装好的大概有50枚,主要靠中程导弹扔出去,韩国全境和日本部分地方都在打击范围内。但朝鲜的核技术也不是没短板。比如他们2022年试射的“火星-17”洲际导弹,号称能打到美国本土,结果发射时出了故障,暴露了发动机技术不行。更麻烦的是,朝鲜没有卫星通信和精准制导,核指挥系统靠不靠谱还得打个问号。可这些缺点反而让朝鲜更焦虑——常规军队打不过美韩,核武器就成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底牌。朝鲜的核政策就像个“变色龙”,一会儿说“不先扔核弹”,一会儿又喊“先打你再说”。2013年他们立法说“不首先用核”,结果2022年又改了法律,说自己有权“先发制人”。这种转变和他们的战术核武器发展脱不开关系。比如他们现在用的“北极星-2”导弹,能藏在卡车里到处跑,发射完就溜,韩国根本找不到。还有种叫KN-25的火箭炮,射程快400公里,一次能发20多枚,韩国境内的重要目标都能覆盖。朝鲜的核威慑更像“吓唬人”。2016年他们放话要先把韩国总统府炸了,再打美国在亚太的基地。这种“分层威胁”的套路,就是想让美国不敢轻易帮韩国。2024年朝鲜领导人还亲自测试“核扳机”系统,意思就是“核按钮在我手里,但前线指挥官也能用”——这摆明了是在告诉外界:“别逼我,否则谁都不好过。”朝鲜核问题说到底,是地缘政治闹的。美国拉着日韩搞“核保护”,朝鲜就用核武器对抗;2023年美韩签了个协议,说能一起用核武器,朝鲜更急了,直接加速造核弹。更麻烦的是,韩国现在也搞了个“核武企划团”,日本那边保守派天天喊“核共享”,整个地区都在比着造核武器,风险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朝鲜核问题也没招。美国非要朝鲜“彻底、可验证、不可逆”地放弃核武器,但死活不肯给安全保障。朝鲜则要求“分阶段弃核”,先解除制裁再谈。六方会谈停了十几年,中国提的“双暂停”也没人理。2025年朝鲜的核弹头可能涨到60枚,但技术进步慢了,未来怎么样就看三点:朝鲜能不能搞出潜射导弹和分导多弹头、大国能不能联手施压、朝鲜自己会不会调整“先军政治”的路子。不过朝鲜也清楚,真扔核弹就是同归于尽。美国的反导系统、二次打击能力可不是吃素的,朝鲜政权分分钟会被端掉。所以它的核威胁更像是“虚张声势”的谈判手段——通过展示核能力,逼国际社会松松制裁,或者给个安全承诺。但这种手段的风险在于,万一哪边误判了,或者情绪上头了,核战争可能就真打起来了。现在国际社会最该做的,不是一味施压或者放任不管,而是给朝鲜一个“体面下台”的机会。比如先解除点制裁,换朝鲜暂停核试验;再慢慢谈,建立点信任。毕竟朝鲜要的不是“同归于尽”,而是“活下去”。只有解决了它的生存焦虑,这局核牌局才能真正破局。
中朝明明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中国还援助朝鲜走出九十年代饥荒,为何当年朝鲜核试验成

中朝明明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中国还援助朝鲜走出九十年代饥荒,为何当年朝鲜核试验成

中朝明明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中国还援助朝鲜走出九十年代饥荒,为何当年朝鲜核试验成功后,中国没有反对联合国制裁朝鲜?要明白中国的决定,得先看看整个核问题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朝鲜追求核武早就不是秘密,苏联解体后,他们感到身边再没什么靠山,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安全。所以金正日要把核计划搞下去,哪怕外面的世界怎么看他,这事他就不松手。他们觉得,只有真有本事、有核威慑,别人才不会轻易动手。可世界一直防着核扩散,大家谁都不愿意看到多一颗核弹头。当时中国的难题也不小,冷战期间中朝关系铁得很,签了条约就像结了兄弟情,可后来中韩建交,气氛马上就变了。朝鲜一看,中国没一心一意和他们玩,心思就多了。信任不再像以前那么牢靠,哪怕中国不断送粮食、石油,一趟趟火车从丹东开进朝鲜,还是难消对方的猜疑。九十年代的援手让不少朝鲜人记了一辈子,可政府层面,心里的疙瘩却越来越大。核试验响声一出,不仅吓到邻居,世界都慌了。美国、日本、韩国第一个跳出来声援制裁,压力一层层地推向中国。如果不站到全球这边,外界肯定要质疑中国是不是在为朝鲜撑腰。实际上,中国既担心边境安全,又怕东北的生活被乱局拖进去。一旦核平衡被打破,朝鲜半岛的稳定全是变数,甚至会影响中国自己的经济环境。各国的紧盯让中国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得和国际社会步调一致,这时候友好条约和现实利益需要重新权衡。朝鲜一直不信别人的承诺,六方会谈谈了好几轮,协议签了又废,丝毫没能减慢他们的核脚步。每次国际谈判都是你来我往,最后谈崩的比谈成的多。金正日心思很明白,只要能自己站得住脚,就不怕外头嚷嚷。可核试验后,真正把自己推向了孤立,出入受限、资源也捉襟见肘,进出口贸易缩水,老百姓日子越发紧难。中国这头也越来越谨慎,过去可以说有求必应,现在做什么都要一一考量该不该帮。边境口岸还开着,但查得更严了,对朝支援不再那么畅快,很多政策都加了红线。中国盼着半岛能安稳过日子,不希望局势越绷越紧,更不想半岛乱起来影响自己国内的发展计划。核试验一事,其实把中朝几十年的关系切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朝鲜核化让中国不再能只站在感情和过去的条约上考虑问题,这背后的现实压力太大了。联合国的决议成了中国维护国际信誉和区域安全的底线,也让中国对援朝的路子变了方向。朝鲜靠核计划保命,却给自己又添了难解的麻烦,外头的友谊少了,经济困境加重,日子越过越苦。中国左右为难,一面是历史情谊和边境安全,一面是世界的反扩散大格局。核问题拖得越久,东北经贸越发不景气,朝鲜经济更难有出头之日,区域紧张长期存在着,投资和发展自然也没了着落。对中国来说,友好可以继续,底线和原则不能丢,东北亚的未来,得看各方是选择强硬到底,还是在压力下重设对话和信任,给紧张降降温。
金惠媛教授:韩国不算强国!批特朗普下台太乐观,批朝核问题太自信!金惠媛教授:强

金惠媛教授:韩国不算强国!批特朗普下台太乐观,批朝核问题太自信!金惠媛教授:强

批特朗普下台太乐观,批朝核问题太自信!金惠媛教授:强国应该具备四个特点: 1.军事独立,不依赖其他国家;2.能源和粮食有自给自足的能力;3.生活成本不高,对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保障;4.有独立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韩国这四点...
朝鲜的靠山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老大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身后没有

朝鲜的靠山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老大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身后没有

朝鲜的靠山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老大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身后没有“小弟”,连巴基斯坦都不算,原因很简单,中国不搞结盟!近年来,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确实引发关注,比如2024年曝光的朝鲜向俄罗斯派遣特战部队参与俄乌冲突,以及双方签署的《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中包含的军事互助条款。这些动态似乎暗示朝鲜在安全领域向俄罗斯靠拢。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从经济命脉来看,朝鲜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极高。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朝鲜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90.6%,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逾30%,中国持续为朝鲜提供能源、粮食等关键物资。这种经济依存度远超俄罗斯,因为俄罗斯自身在俄乌冲突中面临西方制裁,难以大规模援助朝鲜。政治层面,中朝传统友谊根基深厚。2024年“中朝友好年”启动,双方签署互免外交公务签证等多项合作文件,高层互访频繁。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是推动对话解决,反对军事施压,这与俄罗斯的策略形成互补。例如,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并与俄罗斯共同提出人道议题草案,试图为半岛局势降温。朝鲜虽在军事上与俄罗斯合作,但在经济生存和外交缓冲上仍高度依赖中国,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俄罗斯”的二元结构,反映出朝鲜在大国博弈中的务实平衡。再看中亚五国。俄罗斯通过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等机制,确实在中亚保持着传统影响力。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曾称俄罗斯在军事上“不可战胜”,但同时强调与中国的合作是“优先任务”。这种表态折射出中亚国家的现实考量:俄罗斯在安全领域仍是重要伙伴,但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已渗透到中亚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核心,成果斐然。中吉乌铁路、中哈原油管道等项目重塑了地区基础设施格局,2024年中国与中亚贸易额达948亿美元,成为中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签署的《中国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更将合作提升到战略层面。在安全领域,中国与中亚联合举行“和平使命”“蓝盾行动”等反恐演习,建立了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协作机制。中亚国家在俄乌冲突中采取谨慎中立立场,既未公开支持俄罗斯,也未追随西方制裁,而是通过参与“C5+1”对话机制,在中俄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核心,在于倡导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而非传统的宗主-附庸模式。这种策略在中巴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巴经济走廊累计投资超300亿美元,覆盖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但双方并未签署军事同盟条约。2023年“雄鹰-10”空军联合训练虽展示军事协作,但更多是技术交流而非战略捆绑。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被称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但本质上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务实合作,不涉及排他性义务。反观俄罗斯与中亚的关系,尽管有历史纽带和安全机制,但经济上的短板日益凸显。俄罗斯自身经济结构单一,对中亚的投资规模远不及中国。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恰恰暴露了传统结盟思维的局限性。中国通过经济合作和多边机制扩大影响力,这种模式不寻求军事控制,而是以互利共赢为纽带。从历史经验看,结盟往往导致阵营对抗和战略僵化。北约东扩引发的俄乌冲突,正是传统结盟模式的负面案例。中国的不结盟政策避免了这种风险,使朝鲜、中亚等国家能够在大国竞争中保持战略自主。例如,哈萨克斯坦既参与俄罗斯主导的CSTO,又深度融入中国的“一带一路”,这种灵活性使其在国际变局中左右逢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并非孤立主义。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始终扮演斡旋者角色,既反对朝鲜的核试验,也反对美国的军事演习施压,这种平衡策略为半岛局势降温提供了关键支撑。在中亚,中国与俄罗斯通过上合组织等平台协调立场,避免了直接对抗,这种“竞合”模式成为大国相处的新范式。朝鲜和中亚五国的“靠山”归属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中国通过经济依存、政治互信和多边合作,在这些地区构建了独特的影响力网络,这种影响力不依赖军事同盟,而是基于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俄罗斯在安全领域仍具重要性,但经济短板限制了其全面掌控能力。中国的不结盟政策,本质上是一种超越传统霸权逻辑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践,它为中小国家提供了第三条道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而是通过平等合作实现自身发展。
太大胆了!韩国女专家在节目中,居然直接表示,自己的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强国,并且她直

太大胆了!韩国女专家在节目中,居然直接表示,自己的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强国,并且她直

太大胆了!韩国女专家在节目中,居然直接表示,自己的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强国,并且她直接点出韩国的问题: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每次听到媒体对于美国大选、朝核问题的言论,我都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这个专家说的也挺中肯的,在发言之前,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做好被骂的准备了,并且她对于美国的分析也很到位,在很多韩国人眼中,他们都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太高,然而特朗普不过是想让韩国当个“马前卒”。其实这样的称号,看起来比较好听,但直白点说,美国是想找一个炮灰在前线顶着,如果真要说韩国有什么值得特朗普关注的,那就是三星电子的科技。在我看来,各国都有这样的“明眼人”,当一些人在夸大叙事时,总会有这样的专家跳出来制止他们,但咱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糖衣炮弹”不值得推崇,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支持!

特朗普:不允许朝鲜拥核!据美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称:将与朝鲜商谈朝鲜弃核

在伊朗核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特朗普掉转枪头,将矛头指向朝鲜核问题,很难不令人猜想,伊朗解决完之后,特朗普是不是就要对朝鲜下手。很显然,朝鲜不同于伊朗,其面对美国的姿态,一直都是相当强硬的,不可能放弃拥核,...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回忆说,其实朝鲜原本是打算放弃核武器的!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回忆说,其实朝鲜原本是打算放弃核武器的!

朝鲜核问题在东亚局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对韩国和日本的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还间接削弱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控制力。...在克林顿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佩里自1992年至1996年担任朝核问题的负责人,他强烈主张通过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