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新四军

山河铭记#【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13岁时,他因帮

山河铭记#【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13岁时,他因帮助新四军送信被排长看中,14岁就加入新四军,成了别人口中的“小鬼”。他看到连指导员被日本鬼子打中胸口却无能为力而伤心不已。解放后,他积极响应...
黄克诚大将非常节俭。他离开新四军第三师,在告别会上说了一番话:我到344旅工作,

黄克诚大将非常节俭。他离开新四军第三师,在告别会上说了一番话:我到344旅工作,

他离开新四军第三师,在告别会上说了一番话:我到344旅工作,从没用过公家的钱;我到三师工作,只因夫人唐棣华生孩子,借用了一些钱,事后我们节省开支,已全部如数还给公家了。有人嘲讽黄克诚是“看财奴”。黄克诚回答说,我...
1951年,大汉奸黄标被判死刑,到了刑场,黄标却很不甘心:我每个月给新四军送了2

1951年,大汉奸黄标被判死刑,到了刑场,黄标却很不甘心:我每个月给新四军送了2

1951年,大汉奸黄标被判死刑,到了刑场,黄标却很不甘心:我每个月给新四军送了20万银元,却被当成汉奸,我不甘心!黄标,1895年出生在湖北沔阳张家台村的一个穷苦人家。11岁那年,家乡闹饥荒,他跟母亲逃荒时走散,被山里一个道士收留,学了一身武艺。几年后回到村里,母亲因为想他想得太狠,已经双目失明。长大后的黄标靠着武艺和仗义的性格,在乡里混出了名堂。1925年,他带着百来号人搞洞庭湖农民运动,没成,之后投了革命,当上沔阳县苏维埃政府的干部。1932年,洪湖苏区被国民党围剿,他跑出去混成了洪帮头子,但心里一直没忘找组织。1940年,日军占了沔阳,当地汉奸雷筱圃几次三番拉他当伪官,都被他顶了回去。后来,中共襄南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找到他,带来李先念的指示:让他打进日军内部当卧底。黄标知道这活儿风险大,还得背骂名,但他为了打鬼子,还是点头答应了。从那以后,他顶着保安大队副大队长的头衔,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干卧底这事儿,黄标心里苦得没法说。族里人把他名字从族谱里划掉,媳妇被村里人指着鼻子骂,哥哥说他连狗都不如。最惨的是,他70岁的老母亲受不了儿子被叫“汉奸”,上吊死了。黄标硬是咬着牙,没跟任何人说实话,因为他知道,抗战这事儿比他自个儿的命重要。在日军那边,黄标没少干大事。他用职务便利救了不少被抓的同志和老百姓。有一次,汉奸抓了30多个妇女要送给日军,他找医生开了假证明,说这些人有传染病,挡下了这桩祸事。还有一次,新四军战士余清刺杀他没成被抓,他表面上贴了枪毙告示,背地里找了个土匪替死,把人安全送走。他还建了个玄玄灵宫当幌子,请日军司令来参加开光仪式,其实是给新四军领导当秘密碰头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断了军饷,6万正规军差点撑不下去。黄标借着“护航”的名头清了内荆河的土匪,设卡收税,每月从税钱里抽出20万银元,偷偷送给李先念的部队。这钱占了边区财政的七成多,成了新四军的救命稻草。李先念晚年说过:“这钱是部队的命脉!”可因为保密,连新四军里也没几个人知道这钱是黄标弄来的。1945年日本投降,黄标带着600多人、20条船回了部队,当了襄南军分区副指挥长。可解放战争中他受了伤,跟部队失了联系,化缘流浪了四年。1949年湖北解放,他在武汉公安局干了点活,但因为没身份证明,党籍没恢复。1951年镇反运动,沔阳县政府把他当“旧政权头目”抓回去要枪毙,幸好省厅急电拦了一下。可知情人死的死走的走,他还是被以“叛变革命”的罪名判了十年。1953年8月,58岁的黄标病死在武昌监狱,走的时候身上还背着“汉奸”的黑锅。黄标的儿子黄忠汉因为爹这“汉奸”名声,从小被人看不起,连爹都不肯叫。1955年,他翻《洪湖革命史》看到“黄标系党派遣”几个字,才知道爹不是叛徒,开始四处跑着喊冤,整整折腾了二十多年。1979年,湖北省高院撤了原判,1980年,武汉公安局给他爹平了反。2014年8月3日,黄标骨灰进了湘鄂西苏区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抗日英雄”,黄忠汉摸着这几个字,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江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

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江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

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江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他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钟伟,现在还活着,来抓我啊!”钟伟原来是北京军区参谋长。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被批评时,钟伟仗义执言,替彭德怀发声:“彭老总说的句句属实。”结果,因为这次发言,钟伟当场被撤职。不久,钟伟调任安徽农垦厅担任副厅长,对钟伟来说,这是降职,但他不在意,因为他认为,他没有错。在之后的几年里,钟伟倒也没有什么事情。但到了1967年的夏天,有人却要求钟伟揭发他的黄克诚,钟伟知道后,气得不行。黄克诚是钟伟的老首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黄克诚带队支援新四军,出任新四军3师师长,而钟伟是3师10旅28团团长。对于黄克诚这位老领导,钟伟十分敬重,然而,现在有人让他揭发黄克诚,说黄克诚的坏话,以钟伟的脾气,自然是干不出这种事情。钟伟见有人想对黄克诚不利,还大声训斥道:“黄克诚可是革命功臣,你们这是污蔑忠良!”当地造反派的头目张建民,见钟伟态度不好,就把他定为“顽固派”,还打算除掉钟伟。这天,钟伟正在农垦厅办公,张建民却带了20多人冲了进来,他们二话不说,就将钟伟绑了起来。钟伟虽然身经百战,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由于对方人多,而钟伟只有一个人,他自然不是对手。这20多人将钟伟绑好后,就塞进了麻袋,接着又连人带麻袋一起装上了卡车。路上,钟伟不断反抗,想挣脱麻袋,看守他的人见状,竟用木棍敲击他,直接把钟伟打晕过去。大概过了30分钟,这20多人把钟伟带到江边,江边停了一艘小船,其中几人就把钟伟带上船。随后,钟伟被带到了江心,到了江心,这几人就把装着钟伟的麻袋从船上抛了出去。钟伟就这样沉入江水之中。沉入江水后,钟伟也清醒过来,他知道,现在没人救他,他只能自救。情急时刻,钟伟将手伸到了鞋底,在他鞋底,藏了一把小刀,钟伟取出小刀,先是割断了绳索,又割开了麻袋。因为担心敌人没走,钟伟挣脱了麻袋后,并没有露出水面,而是在江底潜游了200多米。到了岸上时,钟伟狼狈不堪,浑身湿漉漉的,他的左腿在刚才的挣扎中,还被石头划出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休息片刻后,钟伟开始了逃亡之旅。次日,钟伟去了一个供销社借电话,直接打到了造反派总部:“我是钟伟,我还活着!你们有本事,就继续来抓我,我等着你们!”张建民听说以后,顿时气得不行,就派人四处寻找钟伟。钟伟也知道,现在他的处境很糟糕,好在钟伟征战多年,那么多敌人都没打死他,区区几个造反派,还奈何不了他。那时,钟伟先是乔装打扮、改名换姓,在皖南山区流亡,在皖南流亡了两三年后,钟伟于1971年秘密回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他在老战友的帮助下,藏在了一个隐蔽的胡同里,没有人发现他的踪迹。在北京藏身的那几年,老战友王平,每个月都会秘密给钟伟送一些粮票。王平是开国上将,与钟伟的关系素来不错,在他的帮助下,钟伟在北京藏身的时候,倒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在那段岁月里,钟伟在藏身时,一边关心时事,一边写申诉材料,只为了给自己平反。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4月,在众多老战友的帮助下,钟伟终于被平反了,平反后,钟伟恢复正兵团级待遇,还补发工资3.2万元。同一年,当年迫害钟伟的主谋张建民,也被抓起来审判,并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1979年,邓小平视察上海,当时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叫彭冲,是新四军老兵,粟裕的老

1979年,邓小平视察上海,当时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叫彭冲,是新四军老兵,粟裕的老

1979年,邓小平视察上海,当时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叫彭冲,是新四军老兵,粟裕的老部下,第三野战军走出的干部。彭冲汇报说,上海市委常委一共有19人。邓小平皱起了眉头说,人太多了,年龄也太老了,能不能保留7个常委?彭冲十分为难地说,7个太少了,工作没法干。邓小平拍板说,那就9个吧。从19个到9个,压缩了一半还多。
61年。王必成司令员在家看文件。看着。看着。突然。秘书走了进来。秘书说:司令员。

61年。王必成司令员在家看文件。看着。看着。突然。秘书走了进来。秘书说:司令员。

61年。王必成司令员在家看文件。看着。看着。突然。秘书走了进来。秘书说:司令员。苏阿姨打来电话找你有急事。王必成司令员说:什么急事?秘书说:苏阿姨说她儿子病了需要车送医院。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生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日子苦,5岁没了爹,妈带着他和妹妹硬撑着过。11岁上了私塾,可1925年家乡闹大旱,家里啥也没收成,只能辍学回家干农活。1926年,14岁的他接触到革命思想,加入少先队和赤卫队,1928年入了共青团,1929年投身红军,从此走上革命路。他在红军里从勤务员干起,一步步升到营长、团长。在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时立了不少功,1933年在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中受了重伤,伤好了还接着上战场。1935年,他带队走长征,吃尽了苦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调到新四军,在茅山一带打鬼子,1940年率部北渡长江,成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里,他指挥部队打淮海战役,功劳不小,为新中国成立出了大力。新中国成立后,王必成干过浙江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了中将军衔。1961年,他当上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这时候,他不光忙军事,还特别关心战友和烈士家属。他说,革命胜利用的是烈士的血,照顾他们的家人是咱的责任。那天晚上,王必成吃完饭就在书房看文件,都是南京军区建设的事儿。秘书突然进来,说苏阿姨来电话有急事。苏阿姨是烈士刘别生的老婆,刘别生是新四军48团团长,在新登战役牺牲时,儿子才两岁。王必成跟刘别生是老战友,对烈士家属的事儿特别上心。听说苏阿姨儿子病了要送医院,王必成立马让司机出车。车很快去了苏阿姨家,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肚子疼,不算严重。司机回来报告情况,王必成松了口气,让司机先歇着。秘书劝他也休息,可他说不困,让秘书先睡。秘书感慨,王必成对苏阿姨家孩子比对自己孩子还好,自己孩子都没怎么坐过他的车,可苏阿姨家一有事,他立马派车。王必成说,苏阿姨是烈士遗孀,失去了太多,咱得照顾好他们,这是对牺牲战友的尊重。秘书挺感动,说自己守电话,让他去睡。王必成没同意,非要等医院消息。直到确认孩子没事,他才回屋休息。这事儿不大,却挺暖心。那年头,烈士家属日子不好过,男人没了,家里啥都难。王必成身为大将,不光打仗厉害,还真心关心这些家属。这种情谊,不是装出来的,是骨子里的东西。共产党人就这样。革命年代,无数人牺牲,家属却只能咬牙撑着。党和军队照顾他们,是对烈士的交代,也是革命精神的传承。王必成这举动,就是个活例子。史料里说,王必成在南京军区时,没少操心烈士家属的事儿,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说:“烈士血不能白流,他们家人不能受苦。”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重新组建了军部。当时,由江南的新四军部队和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重新组建了军部。当时,由江南的新四军部队和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重新组建了军部。当时,由江南的新四军部队和南下八路军部队合编为7个师。第一师师长是粟裕,第二师师长是张云逸,第三师师长是黄克诚,第四师师长是彭雪枫,第五师师长是李先念,第六师师长...
1942年,淮北地区,新四军赵兴兰被捕,在狱中一伪军说要救自己,可对方又对不上暗

1942年,淮北地区,新四军赵兴兰被捕,在狱中一伪军说要救自己,可对方又对不上暗

1942年,淮北地区,新四军赵兴兰被捕,在狱中一伪军说要救自己,可对方又对不上暗号。这让赵兴兰疑惑起来,伪军试探自己还是想要得到情报?淮北地区,日伪军通过“清乡”政策强化控制,新四军运河支队的情报网络面临严峻考验。...
1939年,新四军在追击汉奸时,误打误撞闯到了上海虹桥机场,看着停在草坪上的四架

1939年,新四军在追击汉奸时,误打误撞闯到了上海虹桥机场,看着停在草坪上的四架

1939年,新四军在追击汉奸时,误打误撞闯到了上海虹桥机场,看着停在草坪上的四架日本飞机,廖政国大喜:“全部炸掉!”说干就干!廖政国当即指挥战士们,趁着夜色掩护,如同幽灵般悄悄潜入机场。战士们哪见过这铁疙瘩怎么摆弄?有人还紧张地问怎么开走。廖政国目光坚定,压低声音却掷地有声:“开个啥?烧了它!”命令一下,战士们迅速行动。他们先是摸出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朝着飞机一通猛砸。但这些“铁鸟”外壳坚硬,手榴弹的威力似乎有些隔靴搔痒。就在这时,有战士眼尖,发现机场边上竟然堆放着几桶汽油!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大家七手八脚撬开桶盖,一股刺鼻的汽油味瞬间弥漫开来。战士们将汽油狠狠地泼洒到飞机的机身、翅膀和引擎上,然后划着火柴,点燃了临时制作的火把,奋力扔了上去。“轰!轰轰!”火光冲天而起,四架飞机几乎同时被大火吞噬,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浓烟夹杂着火星直冲云霄,将大半个夜空都映得通红。机场里的日本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彻底搞懵了,警报声、枪声、爆炸声、呼喊声乱作一团。他们哪里想到新四军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摸到防守严密的虹桥机场来?一时间,日军阵脚大乱,只能躲在碉堡和掩体里胡乱射击,根本不敢出来与新四军正面交锋,眼睁睁看着那四架飞机在烈火中逐渐化为一堆焦黑的废铁。驻上海的日军司令部惊恐万状,一面紧急调兵增援,一面命令其他地区的日军飞机连夜起飞,“躲避袭击”。那会儿,廖政国担任的是新四军东进抗日武装“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的支队长。这支队伍,是根据中央和军部关于向东发展的战略部署,由陈毅司令员亲自派遣,从茅山根据地出发,一路向东挺进苏南敌后。他们如同尖刀一般插入敌人心脏地带,拔据点、打伏击,搞得日伪军焦头烂额。就在1939年7月23日这天,廖政国率部在上海青浦地区设伏,成功重创了一股日军。战斗刚结束,战士们正打扫战场,清点着战利品,心里乐开了花。可就在这时,旁边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几名新四军战士猝不及防,当场牺牲。原来,是汉奸许雷生的部队搞的鬼。这家伙原是国民党军官,后来摇身一变成了铁杆汉奸,趁着新四军与日军激战、打扫战场之际,妄图捡便宜搞偷袭。廖政国见状,怒火中烧,当即指挥部队发起反击。汉奸部队的战斗力哪能跟久经沙场的新四军比?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许雷生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窜。廖政国深知,对付这种民族败类,必须把他打疼、打怕,让他不敢再轻易挑衅。于是,他下令部队穷追不舍,即便不能全歼,也要给予重创。这一追,就从下午一直追到了繁星满天的深夜,足足追出了六十多里地。追着追着,部队来到了一处四周用铁丝网和围墙圈起来的“奇怪地方”。只见里面空旷平坦,散落着几栋“没见过的洋房子”,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却又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廖政国经验丰富,直觉告诉他这里非同小可。他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随行的上海地下党同志凑上前来,轻声告知:“廖队长,这里就是虹桥机场,现在被日本人占领了。”“虹桥机场!”廖政国眼睛顿时一亮。他太清楚这个地方的分量了,这可是侵华日军在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是日军高级将领、各路政要从日本本土飞抵中国战场的“第一站”,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他脑海中立刻闪过两年前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机场,一举炸毁日军24架飞机的辉煌战绩,那件事轰动全国,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咱新四军也不能逊色!廖政国当机立断,决定冒险一搏,趁敌人不备,端掉这个“鸟窝”!他迅速集结部队,悄无声息地向机场包抄过去。说来也巧,或许是日军过于迷信其在上海地区的“绝对控制”,虹桥机场外围的守备竟然出奇地松懈,主要由一些伪军看守。这些伪军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压根儿没想到会有中国军队敢摸到这里来送“惊喜”。当“江抗”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摸近时,好些伪军还在哨位上打瞌睡,几个警醒点的,也根本不是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解决了。战士们麻利地收缴了他们的十几条步枪和弹药,把俘虏捆好塞进一间小屋。廖政国派侦察员先行探路,不一会儿,侦察员就兴奋地跑回来报告:“队长,真的有飞机!整整四架!”炸毁四架敌机后,廖政国见好就收,指挥部队趁着夜色和混乱,迅速而有序地撤离了战场。当惊魂未定的日军援兵气喘吁吁地赶到时,虹桥机场上除了四架飞机的残骸和一片狼藉,连一个新四军战士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沙家浜抗日:新四军追杀到虹桥机场摧毁4架敌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
1982年初,基建工程兵撤销,有2万多名战士准备安置在深圳。深圳方面忧虑重重,担

1982年初,基建工程兵撤销,有2万多名战士准备安置在深圳。深圳方面忧虑重重,担

1982年初,基建工程兵撤销,有2万多名战士准备安置在深圳。深圳方面忧虑重重,担心市里增加一倍人口,影响市民们的生活状况。谁料会面时,工程兵李司令讲:“我们是‘带嫁妆嫁人’的。”主要信源:(深圳速度——百年党史缅怀一代传奇名将李人林;周刊网——开国名将李人林雕像在广东省惠州市落成)1914年,在湖北天门的一个普通小镇黄潭,李人林出生了。这个日子看着平常,后来却见证了一位将军的传奇人生。李人林的家乡不算富裕,但乡风淳朴,让他从小就有了为国家出力的想法。才17岁那年,他就参加了赤卫队,开始投身革命工作。1931年刚过18岁,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还加入了共青团,从此一条心扎在革命事业上。在那个年代,外头战火纷飞,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李人林这样有冲劲的青年人不多,他从一个战士干起,一步步升上来了。刚开始的革命岁月,他主要在南方打游击战,那几年他当过班长,后来做排长、连长,一直到指导员。那时候敌人盯得紧,打游击不是轻松活儿,得靠灵活躲藏还要猛打猛冲。李人林总是头一个带头冲,战士们看见他这样卖力,自然跟着拼。他带的队伍在山区转了又转,敌人来了就打,打完了就跑,这样坚持了三年,给革命力量存下了不少本钱。后来抗日打仗了,他就调到鄂豫挺进纵队,担任3团的政委,专门管部队的思想和指挥。再往后又去了新四军5师做政委,还负责过军分区的司令工作。这些经历让他磨练出打仗的真本事,也长成了坚定的革命者。他在抗日战场上敢打敢拼,指挥部队打了不少硬仗。到了中原突围那会儿,李人林已经是江汉军区的副政委。他带着部队渡过襄河,回大洪山开展游击战,还建起了自己的根据地。敌人一听这消息就慌了神,立刻派了两个正规师和十多个保安团去围剿。但李人林不是好啃的骨头,他带队东奔西跑,跟豫鄂边的独立支队合起来,弄成鄂鄂边游击支队。队伍打起来越打越精神,每仗都能干掉百八十个敌人。从桐柏山到天幕山,再到江南一带,这支队伍一路打到湘鄂边,游击战打了个遍。1947年,鄂西北的军情紧急,军区参谋长张才千用电报问李人林,江南那边啥情况,长江哪个地方好过江。李人林回话说:“长江哪都能过,就看咱们心有多硬。”这话一传开,全军的劲儿都提起来了。张才千马上带兵渡江,和李人林队伍联上手,组成了江南游击纵队。这支部队横跨湘鄂川黔二十多个县,走了一千七八百公里路,打了一百多场仗,消灭敌人三千多,牵制了国民党四个旅的正规军。解放战争打起来,李人林还干过江汉军区的师长,也当过51军的副军长。他带队全国各地跑,打下不少地盘,给解放整个中国添了不少功劳。1950年6月,朝鲜战争来了,美国领头的联合国军越了三八线,还派舰队进台湾海峡,眼看要打到鸭绿江边,炸到东北地界。中国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李人林就去了朝鲜。1951年4月,他带着志愿军47军到了朝鲜,先是在平壤附近守机场、防空降,不让敌人登上来。他指挥打仗有一套,部队在他手下打退多次进攻,硬生生扛住敌人。1952年11月,47军被派到临津江两岸,接替39军任务。李人林冲在最前头,带队冲锋时沉着冷静,战士们都受他鼓舞,打出了好多英雄事迹。1953年4月,他们又调去安州、肃川沿海守备。这一仗下来,李人林得了朝鲜一级国旗勋章,这代表人家对他敬重。从朝鲜回国,他就调去北京军区,当了炮兵政委。那阵子他使劲抓炮兵建设,关注武器更新、训练方法,一心想让部队战斗力提上去。后来1978年,国家组建基建工程兵,李人林当了第一任司令员。他跑部队实地检查,指导施工,为这支新兵种打稳了根子。晚年李人林没闲着,时不时回湖北天门老家,看看乡亲生产生活,也参加地方开会谈党史。他总惦记老区发展,帮忙推动天门建市的事。李人林一生没停过为国家出力,直到1995年3月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那年8月,按他生前愿望,骨灰安葬在老家黄潭镇。天门市为他主持仪式,老家乡亲都说,将军一生为国流血,魂归故里,精神长存人间。对此您怎么看呢?